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丛书综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中国丛书综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中国丛书综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中国丛书综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编。

全书共三册,由中华书局分别于一九五九、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出版。

清代中叶以后,丛书大盛,其专目的编纂也应运而生。

由于丛书是汇刊多种独立的著作而成,因而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编。

全书共三册,由中华书局分别于一九五九、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出版。

清代中叶以后,丛书大盛,其专目的编纂也应运而生。

由于丛书是汇刊多种独立的著作而成,因而丛书目录不仅要反映它本身,更重要的是还要反映它所包含的子目。

但此后编制的《汇刻书目》、《增订丛书举要》、《丛书书目汇编》等都是列子目于丛书书名之后,只能检寻所收何书及其所收书籍的种数,却无从检寻某书或某人所著书收在那种丛书之内。

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有些图书馆针对上述缺陷,用索引之法编制子目索引等,虽便于子目的检索,却又顾此失彼,忽略了对丛书本身的反映。

此外,自《汇刻书目》以后的各种丛书目录都没有子目分类的编制,并忽于版本的考核,在检阅时带来很大不便。

为了便于使用者掌握丛书所包含的丰富资料,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上海图书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编成迄今最完备的丛书目录《中国丛书综录》。

全书共分三册。

第一册为“总目分类目录”,以丛书的名称为主,将每部丛书中所收的书名(子目)、作者一一开列。

知道丛书名称,要
想查找其中包括那些著作就查本册。

全书分为“汇编”、“类编”两部分。

“汇编”分为杂纂、辑佚、郡邑、氏族、独撰五类;“类编”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各类之下再分细目。

此册书后还附有“丛书书名索引”和“索引字头笔画检字”,可以检索所有丛书名称以及各丛书书中所包括的子目书名。

第二册是“子目分类目录”,以子目为单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书著录其名称、卷数、著者及所属丛书名称。

要想查某种书收于何种丛书,即查本册。

本册共收子目七万余条,其中一书为两种以上丛书所收,则加以比勘同异,或合并为一种,或分为数种著录。

第三册是“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是为第二册服务的工具书。

因为子目太多,故另编索引,以便检索。

索引按四角号码检字法顺序排列,书前附有“四角号码检字法”、“索引字头笔画”、“索引字头汉语拼音检字。


《综录》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对于我国学术界及世界文化,都是巨大的贡献。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搜罗完备。

它收录了全国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等地四十一个主要图书馆当时实际收藏的历代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种,古籍三万八千八百九十一种。

规模之宏大、体例之严谨,都超过以往所有的丛书目录,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历代出版的丛书全貌,也可作为考订丛书时参考。

二、便于检阅。

读者无论从总目、分类、书名、作者等任何角度去检寻,都可一索即得。

三、反映丛书收藏情况。

该书所有子目书籍全部现存,不同于其它目录有目无书。

该书附有“全国主要图书馆
收藏情况表”,以便研究者以目求书,就近取阅。

四、分类上的继承和创新。

本书既集过去四分法之大成,也为四分法开创了新途径。

本书第一册和第三册均采用四分法,但都予以创造性的修正。

总目分类分为两编,可入四部者为类编,更具有综合性者入汇编。

汇编中采用其他标准,分为杂纂(内容特别复杂)、辑佚(专辑各种古籍)、郡邑(某一区域的各种著作)、氏族(某一家族的各种著作)、独撰(个别学者的各种著作)等类,来统属不能归入四部的各丛书。

在四分法中,有的类目又将过去最多的三级制,扩充到五级制,从而更能反映书籍的性质,更方便读者因类求书。

有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排印本,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原纸型重印出版。

《综录》所收丛书,均系古典文献,十九世纪中晚期兴起的“新学”之类的丛书,以及“佛学”方面的丛书,均未收入,实是缺憾。

加上编辑时间仓促,兼受馆藏联合目录性质的局限,《综录》尚有若干美中不足之处:如版本著录不全;异名反映欠详;子目时有遗漏;此外,引用之人名、书名、时代出现错字、漏字以及著录不够规范之处也间有所见。

今人阳海清撰成《中国丛书综录补正》,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一九八四年出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