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组词教学方法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能认读,正确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对于字、词的理解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组词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组词教学方法一、字、词的认读掌握字、词教学的第一步是识字教学,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认读字、词,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有: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记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生活识字与阅读识字相结合等,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我通常才用以下方法:1、摘苹果识字法:看谁摘的苹果多,我把要认识的生字剪成苹果贴在画的苹果树上,让学生把认识的“苹果”摘下来,看谁摘得多,或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读生字,读对了苹果就落下。
2、找朋友识字法(也可以称为小猫找鱼吃游戏):把要掌握的生字发到一部分学生手上,再把可以与这些生字组成词语的字发到另一部分学生手中,看谁找的朋友多。
3、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让学生观察生字,看谁的眼睛最明亮,哪些字可以加一加、减一减。
加了之后成什么字?减了之后又成什么字?二、对字、词的理解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能认读,正确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对于字、词的理解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语;抓重点句理解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语;利用找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来理解字词语;拆字组词法来理解字、词语等。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词语放到不同的句子环境中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读,以读促情;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从而更好地来理解词语。
三、对字、词的积累字、词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具有发散性的。
我在字、词教学中,常常让学生来做一个字、词语游戏——生字开花。
即:根据生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多组几次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想有由这个生字词想到哪些成语、哪些古诗句、哪些俗语警句等,这样孩子们由一个生字可以积累好多新词,认识好多成语,俗语,古诗,名言,警句,这样的字词教学,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量。
四、对字、词的运用字、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运用了。
所以,在字、词教学中,我让不仅让学生正确认读,正确理解,丰富积累,更重要的是能灵活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我从兴趣入手,展开星级运用闯关赛,如:1、书面运用要求:能用一个词说一句话;能连用两个词些几句话;能用更多的词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甚至用给定的几个意思毫不相干的词语、句子等写一篇小练笔。
2、口头语言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表述表达中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字词。
2小学语文组词教学方法方法一:多音多义音随义。
绝大多数多音字的各种读音,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字义,在具体的词汇中只能使用一种意义,这类多音字就是“多音多义字”。
分辨这类多音字的最好办法,就是掌握音义对应关系,从而据义定音。
如果我们弄清楚了什么读音一定与什么意义对应的规律,知道了所使用的具体的意义,也就不难确定相对应的读音了。
由于多音多义字在多音字里是为数最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种多音字时,要引导学生据词定音,“音随义转”,要把字音读清楚,把字义讲清楚,还要把每一个多音字的不同读法和不同意义做一下比较,让学生认真区别,牢牢把握住。
方法二:多音同义文白定。
有些多音字,意义相同,但读音不同,这叫“多音同义字”,也是“文白”两用字。
多音同义字是多音字教学的难点。
学生容易出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文”“白”语言的不了解“文”指“读书音”,“白”指“口语音”。
一个字的“读书音”和“口语音”并不是可以任意互相替代的,一般“读书音”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音”用于口头语言,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区别书面语和口语,从而帮助学生辨别同义多音字。
比如教学“血”字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血”在一些成语或医学用语中读“xuè”,也就是书面语;而在口语中读“xiě”,一般是单独一个字使用。
这样,学生在判断“血债要用血来还(书面语言)、呕心沥血(成语)、血压(医学语言)”和“手上流了一点血(口语中的单音节词)、猪血(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时就比较容易区别了。
方法三:判断词性定多音。
汉字有的表示事物名称,有的表示行为活动,有的表示性质状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也就是词性。
有些多音字一身兼有多个词性,其词性与读音是一一对应的,词性不同,读音便不同,形成“音随词转”。
对于这种多音字,我们可以借助它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
如“长”,《现代汉语词典》中表明,当它解释为“生、生长、增加”,也就是作动词用时,读作“zhǎng”;而解释为“距离大”时,即作形容词用,则读作“cháng”。
了解了这些,学生就不难辨析“长锈、长见识、成长”中动词“长”和“长远、长久”中形容词“长”的读音了。
这类多音字,只要弄清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就可以辨析其读音了。
方法四:舍众取寡识多音。
有些多音字的几种读音的词汇量差异很大,有的读音义项多,相应的词汇量就大;有的义项少,一般相应的词汇量也小。
对于这类多音字,教师应引导学生舍众取寡,记住词汇量较小的读音,以减轻记忆负担。
比如“埋”字,学生通过查字典非常清楚地发现,读“mán”时,只有一个组词“埋怨”,而其他组词都读成“mái”。
这样,记住了一个“埋怨”,就相当于记住了所有有关“埋”的词语的读音了。
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把容易记的一个读音的词串记下,其他组词都类推到第二种读音。
学生一旦抓住了最关键、最特殊的读音的应用,就相当于掌握了这个多音字全部的应用范围。
3小学语文组词教学方法(一)以字识词提高学生理解词义以字识词,把字词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理解字词的一体性。
小学教材把生字作为单独的一项内容列在课文后面,显示不出生字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来说,理解字词是学习本课的前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一般都是字词的学习,生字因为单独列出,所以比较明确具体,词语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定。
笔者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让学生根据生字自己组三个词语,可以是学过的词语,可以是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查的新词。
在课堂学习时,把这些不同的词语汇集起来,学生无形中积累词语,认识和生字相关的更多的词语,提高生字词学习的丰富性,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拓展。
(二)提高字词学习的频率和效度字词学习虽然一般情况下都设置在课文理解之前,但是仅凭上课之初的那几分钟时间并不能完全理解和巩固生字词,只有在课文的学习中始终贯穿生字词的学习,才能保证字词学习的有效性,也是对课文学习质量的巩固。
例如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后划出“明明”、“愉快”、“渲染”、“久立四望”、“勾勒”、“静寂”等词语,其中像明明、愉快等都是常用词,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但是像“渲染”、“久立四望”和“勾勒”等词语学生接触得不多,对它的意思也理解得不够,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上下文初步感知词语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最终理解整节课的进行中学生对字词的理解都渗透到课文的学习之中,不仅提高字词的理解效果,对课文的理解也很有帮助。
(三)有效进行字词教学的复习检查和每一项内容的学习一样,字词学习也需要不断地强化和复习,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复习和强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有效地检查对字词学习的检查,从多个方面进行。
除了课堂听写之外,可以让学生检查和听写,可以以听写大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识记积极性,也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方式,教师在其中都扮演着督促与指导的作用,从字词释义的角度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促进学生识记和巩固字词。
4小学语文组词教学方法一、按字的构造进行教学字,从构造上可分为六种。
(一)、象形字。
象形造字法是摹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造字的方法。
比如:“山”就像一座大山的样子,在一群山的中间有一座高高的山峰。
木头的“木”本来是一棵大树,上面是许许多多的树枝和树叶,下面是大树的根。
“休”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等等。
用这种方法向学生讲述,学生不但易于记字形,还能掌握字义。
(二)、指事字。
指事造字法是通过在象形字或象形图绘上增添指向性、标示性符号来创设新字的方法。
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加一点,表示刀口;“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
在教这一类字时,对学生进行提示性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
(三)、形声字。
形声造字法是利用相对独立的偏旁,来创设新字的一种方法。
从结构上看,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下面六种方式:左形右声河、晴、财、购、优、征右形左声都、切、致、胡、战、剃上形下声空、芳、宇、爸、翠、箱下形上声勇、盛、基、袋、盒、照外形内声阁、固、匣、囤、赴、廷内形外声闻、问、辩、辨、赢、嬴由于学生接触这一类的字较多,对学生进行讲解、说明,学生就能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四)、转注字。
转注造字法是在会意字上增添字形中原本已有的字根;或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上增添与其原本意义相通的字根,以其作为“类旁”,从而创设新字的方法。
它不是直接造字的方法。
如:我在教学生学习“抓”和“姥”时告诉学生:爪——抓,“爪”的构形为一手。
增添“手”(扌)旁,转注为“抓”,表示“爪”的本义之一(动词义),即抓取。
老——姥,“老”的本义为更年期以后的老女人,引申后则表示一般的年老、老人。
“老”字增添“女”字,经转注后写作“姥”,专一表示“老女人”。
(五)、假借字。
假借造字法是一种利用已有的文字(即本字)来创设新字的方法,即借用原本已有文字的形、音、义,以类旁或声义旁的置换来创设新字的方法。
如:“贪”借“含”的形、音、义,以“贝”置换本字下部之“口”,表示侵吞财贷。
沙——砂、纱。
“沙”字从水从四点小,乃是一个会意字。
“砂”从“沙”假借而出,表示砂粒。
“纱”从“沙”假借而出,表示稀疏而粗糙的丝麻织物。
(六)、会意字。
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如“莫”字。
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
“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
如“盥”字。
盥洗、洗手的意思。
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只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只手的象形伸入盆内,盆中还有水,表示在洗手。
于是我在教“众”这个字时,启发学生:“一个人用‘人’表示,两个人是‘从’。
三表示数目很多,那么,有很多人应该这样表示呢?” 由于前面已经讲过象形字的构造特点,学生很容易掌握“众”这个字的字形和字意。
二、按字的读音进行教学汉字从读音方面分为多音字和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