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药物药理知识及分类

循环系统药物药理知识及分类

序号
类别
药名
规格
药理作用
24
抑制血小板聚集药
天麻素胶囊
50mg/24片
具有较好的镇静和安眠作用,对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症状有缓解作用。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还能抑制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和保护细胞膜作用。显著增强免疫功能。调节患者血管活性物质降压。
42
生脉胶囊
24粒
红参、麦冬、五味子。理气开窍、益气强心、生津复脉、回阳救逆、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抗凝等功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及肿瘤患者化疗的辅助治疗。
100ml
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
4
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
80mg/100ML
血栓烷(TX)合酶抑制剂,能阻碍前列腺素H2(PGH2)生成血栓烷A2 (TXA2),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用以合成PGI2,从 而改善TXA2与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异常。理论上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
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动脉压及冠脉阻力。增进微循环的作用。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阻止动脉血栓的形成。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的作用。用于闭塞性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脉管炎、冠心病、心绞痛等。
14
冠心宁注射液
10ml
丹参、川芎。丹参可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川芎能提高心肌血流量。
序号
类别
药名
规格
药理作用
35
抗凝止血剂
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
50mg/5ml
中和肝素的作用。也是一种弱抗凝剂,过量可引起凝血时间指标短暂轻度延长。
36
注射用血凝酶针
1ku
巴西矛头蝮蛇的蛇毒中分离提纯的血凝酶。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
37
凝血酶
500u
凝血酶能使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局部应用后作用于病灶表面的血液很快形成稳定的凝血块,用于控制毛细血管、静脉出血,或作为皮肤、组织移植物的黏合、固定剂。pH<5时失效。凝血酶对血液凝固系统的其他作用尚包括诱发血小板聚集及继发释放反应等。
5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针
40mg
6
棓丙酯氯化钠注射液
250ml/0.18g
有抑制(血栓素A2)TX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加快红细胞电泳速度,也可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得保护作用。
7
棓丙酯注射液
10ml/0.18g
8
疏血通针
2ml
1.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 2.抑制血栓形成和溶栓; 3.减少脑缺血范围。
循环系统药物
序号
类别
药名
规格
药理作用
1
抑制血小板聚集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30片
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2
肠溶阿司匹林片
25mg*96片
3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针
38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针
200mg/2ml
(1)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2)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产生止血作用。(3)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
39
低分子肝素钙针
22
藻酸双脂钠注射液
50mg/1ml
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防治。也可用于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出血热等。阻抗红细胞之间和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的粘附,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粘弹性的作用。能使凝血酶失活,其抗凝血效力相当于肝素的1/3~1/2,能阻止血小板对胶原蛋白的粘附,抑制由于血管内膜受损、腺苷二磷酸(ADP)凝血酶激活,以及释放反应等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因而具有抗血栓、降血粘度、微动静脉解痉、红细胞及血小板解聚等前列腺环素(PGI2)样作用。本品还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应用后不仅能使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迅速下降,同时又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本品对外周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微循环,抑制动静脉内血栓的形成,不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有可靠的预防作用。此外,本品还有降血糖和降血压等多种功能。
25
天麻素针
0.2g
26
血塞通片
100mg/24粒
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能增加脑血管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脑缺血脑组织含量,对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抑制血栓形成,提高T-PA活性。能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对缺氧所致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功能主治、神经科:1、治疗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脑血塞、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脑出血后遗瘫痪,面肌抽搐等)。2、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3、眼科: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眼前房出血、青光眼。4、内科:急性黄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5、外科、骨伤科:用于外伤,软组织损伤,骨折恢复期。6、以血塞通注射液代替腹膜透析中使用的肝素,每1000ml膜透液加1ml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慢性尿毒症。
9
西洛他唑片
50mg/12片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栓作用。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性溃疡、疼痛及冷感等局部性疾病。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本品能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并可用作上述疾病外科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11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25mg/10片
12
曲克芦丁注射液
100mg:2ml*10支
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管损伤,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13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40mg/2ml*10
33
蕲蛇酶针
0.75u
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不稳定的纤维蛋白产物,后者易被纤溶酶降解为小分子肽,经尿排出。用药后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下 降,凝血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制及血小板数量下降;因而阻止血栓形成。其作用不受肝素影响。
34
抗凝止血剂
华法林片
2.5mg/60片
本品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通过抑制维生素 K 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能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对血液中已有的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并无抵抗作用。因此,不能作为体外抗凝药使用,体内抗凝也须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消耗后才能有效,起效后作用和维持时间亦较长。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15
丹参川芎嗪针(参芎针)
5ml
丹参、川芎嗪。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16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针
50mg
对冠状动脉结扎引起的犬急性心肌梗死有降低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减少梗死面积,降低血清LDH的作用,对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
用于各种血管性和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网膜中央静脉与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眼内出血及其他眼底29长春西汀针10mg2ml脑血管扩张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管平滑肌松弛的信使cgmp的作用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量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人体血液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23
前列地尔注射液
1ml/5ug
1、改善血液动力学,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发挥其扩血管作用,降低外周阻力;2、改善血液流变学,PGE1 可抑制血小板凝集 ,降低血小板的高反应和血栓素 A 2(TXA 2)水平,可抑制血小板活化 ,促进血栓周 围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转 ,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3、PGE1,可激活脂蛋白酶及促进甘油三酯水解,降低血脂和血黏度;4、PGE1,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性物质(t—PA),具有一定的直接溶栓作用。5、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 Caz ,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改善微循环。
27
血塞通针
200mg/(冻干)
28
注射用血栓通针
150mg
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用于各种血管性和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 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老年性黄斑变性,眼内出血及其他眼底
29
长春西汀针
10mg/2ml
脑血管扩张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管平滑肌松弛的信使c-GMP的作用,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量,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人体血液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30
溶栓药
阿替普酶针
50mg
一种血栓溶解药,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含526个氨基酸。本药可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这一作用比本药激活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显著增强。由于本药选择性地激活纤溶酶原,因而不产生应用链激酶时常见的出血并发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静脉使用本药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