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法1.自信训练法自信训练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通过使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哪些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借以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
自信训练分为以下两步:(1)明确问题。
让学生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把一些朦胧的消极暗示用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在一张白纸上把他对考试的所有担忧逐条写下来,使其清楚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
(2)自我质辩。
让学生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
指出这种消极自我暗示的不现实性、不必要性、对个人的危害、消除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态度,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提高自己获胜的信心。
[例]消极意识:“离考试时间越近,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自我质辩:“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我认为毫无必要。
平时自己一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以往的考试成绩也证明,自己虽无很高的天赋,但起码也是正常的。
因此,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工作,就完全有可能考好,自己丝毫不该为这种无端的忧虑而苦恼。
此种担忧有危害吗?当然有,这种担忧对自己当前的复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它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自己的精神状态。
若不及时排除,到考试时将悔之晚矣。
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要牢记:当前最要紧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
既要对考试充满自信,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就是自己应取的态度。
”2、放松训练法常识和实验研究表明,焦虑和放松是不会同时存在的。
当你感到焦虑时,就不能放松;而当你完全放松时,就不会焦虑。
因此,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克服考试焦虑。
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常见的放松法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1)意念放松法。
学习者静下心来,排除杂念,闭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想象着在丹田有一股气。
此时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
吸气时,想象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胸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顶“百会”处;吐气时,想象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
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
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学习者逐渐达到排除一切杂念、心静神宁的境地,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2)肌肉放松法。
这是通过循序交替收缩和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会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体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式。
①准备工作寻找一安静场所,准备一把舒适的椅子,解开领扣、腰带,摘下眼镜、手表,采用一种舒适的坐姿,忌吃零食或喝水,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②具体步骤A、放松脚趾肌肉将双脚脚趾慢慢向上用力弯曲,两踝与腿部不要移动。
持续10秒钟,然后渐渐放松,体验微微发热、麻木松软的感觉。
20秒钟后,将双脚脚趾缓缓向下用力弯曲,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B、放松小腿肌肉将双脚向后上方膝盖方向用力弯曲,使小腿肌肉紧张。
保持10秒钟后慢慢放松。
20秒钟后,将双脚向前下方用力弯曲,保持十秒钟,然后放松。
C、放松大腿肌肉绷紧双腿,使双腿后跟离开地面,保持10秒钟后放松。
20秒钟后,将双腿伸直并紧双膝,如同两膝盖紧紧挟住一枚硬币那样,保持10秒钟后放松。
D、放松臀部肌肉将双腿伸直平放于地,用力向下压两只小腿和脚后跟,使臀部肌肉紧张。
保持10秒钟后放松。
20秒钟后,将两半臀部用力夹紧,努力提高骨盆的位置,持续10秒钟后放松。
体会臀部肌肉发热、沉重感。
E、放松腹部肌肉高抬双腿使腹部肌肉紧张,同时压低胸部,保持10秒钟后放松。
20秒钟后再做一次。
F、放松胸部肌肉双肩向后并拢,使胸部四周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
20秒钟后再做一次。
G、放松背部肌肉向后用力弯曲背部,努力使胸腹部突出,持续10秒钟后放松。
20秒钟后往背后扩双肩,使双肩尽量合拢以使上背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
H、放松肩部肌肉将双臂外伸悬浮于沙发两侧扶手上方,尽力使双肩向耳朵方向上提,保持10秒钟后放松。
20秒钟后再做一次。
I、放松臂部肌肉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上,握紧拳头,使双手和前臂肌肉紧张。
保持10秒钟后放松。
接着,双臂向外伸直,用力收紧,以紧张上臂三头肌,持续10秒钟后放松。
J、放松颈部肌肉将头用力下弯,力求使下巴抵住胸部,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K、放松头部肌肉紧皱双眉,使额头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
闭上双眼,眼球转动,先使两眼珠向左边转,尽量向左,保持10秒钟后放松;再使两眼尽量向右边转动,保持10秒钟后放松。
然后,使眼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周,放松;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周后放松。
皱起鼻子和脸颊部肌肉,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
紧闭双唇使唇部肌肉紧张,保持10秒钟后放松。
收紧下腭部肌肉,保持10秒钟后放松。
用舌头顶住上腭,使舌头前部紧张,10秒钟后放松。
做咽食动作以紧张舌头背部和喉部,保持10秒钟后放松。
这套放松训练,对于学习焦虑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
3.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病人面前重复暴露,同时病人的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考试焦虑者可以自己运用这一方法来达到克服焦虑的目的。
其步骤和方法如下:第一步,列出引起你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
如“明天就要考试了”,“我是走在去考场的路上”,“我被一道题难住”,等等。
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焦虑等级”。
下面是假定的6个刺激情景的合理排列,它们引起的焦虑反应是依次递增的。
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
放松训练的方法前已述及。
现在假定你已完成了全部放松步骤,机体正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在大脑想象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当你完全放松时,开始想象“焦虑等级”中的第一种情景。
明天就要考试了,可你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围绕这一情景利用你的想象力在脑海中生动地加以描绘。
这种描绘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尽情创造。
你可以想象你手忙脚乱地翻书,可以想象同学问你问题你都答不出来······在想象过程中,如果你发现由些部位的肌肉开始紧张,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焦虑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呼吸急促等,就需要再次进行放松,直到你的想象结束后,同时感觉到所有的肌肉完全放松为止。
这说明,你对“焦虑等级”的第一中情景的脱敏成功了。
松弛反应已经抑制了想象中的相应焦虑反应,接下来对第二种情景进行脱敏,以此类推。
对所列“焦虑等级”的脱敏,每次数量不宜过多。
一般每天进行一次,每次脱敏所包括的“焦虑等级”不应超过三种。
4.简易的团体辅导法下面介绍一种简易的团体辅导法,它综合了多种克服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简单易行,可供老师对班内考试焦虑较重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
第一步,指导学生全身放松。
指导语为“首先尽可能坐得舒适些,然后开始放松全身肌肉。
头和额部最先放松,接着放松脸部肌肉,上下额也不要绷紧,颈部肌肉要完全松弛。
肩膀上的肌肉也跟着放松,从肩膀到肘、到手指都要放松。
紧接着是使胸部肌肉放松,先作深吸气,在慢慢呼气放松,使紧张感慢慢消失。
然后继续使腰、臀、大腿直到膝盖,再到小腿、脚踝到趾端都得到放松”。
此时让学生稍稍地休息一下,多数学生紧张情绪可以得到缓解。
第二步,当学生的身体完全放松后,由老师生动逼真地描绘考试的情景,学生随之假想自己进入考场进行考试。
当学生感到极度焦虑时,马上让他停止假想,然后再开始作前述的松弛运动,待全身放松后,过几分钟再描绘考试情景······这样反复多次,直到学生再假想的考试情景中不再感到焦虑为止。
第三步,老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教室中进行模拟考试。
在模拟考试中,让学生有意识地放松,并默诵一系列的指令:“全身肌肉放松,不要紧张,考试没有什么可怕的,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答题时保持冷静,想一想其他可能解决的办法;深吸气,再慢慢吐气,全身松弛,果断地去做。
”经过几次这样的辅导,学生的考试焦虑会明显降低。
5.应试指导此外,对学生进行应试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学会上减少考试焦虑,提高考试成绩,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良好个性品质。
(1)考前指导为了在考试时保持充沛的精力,要做到: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复习越紧张,越要注意合理支配时间,安排复习计划。
根据学科特点,文理科、背诵与练习轮流交替复习,使大脑皮层细胞的各个功能交替兴奋。
睡眠是使大脑细胞得到充分休息、功能得到恢复的重要方式,所以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不少于8小时,在夏令时间还可以适当时间午睡,以保持大脑的清醒。
②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考生除参加学校规定的体育课、广播课、眼保健操、课外活动外,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调节身心。
临考前要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防止出现以外的伤害事故,无法应考。
平时每复习1小时左右,要有5~10分钟的休息、活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有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
③要注意营养、卫生和安全。
复习期间,体力、脑力消耗多,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科学合理地调配膳食,注意营养。
考前,不要吃过多的油腻的食物,以防腹泻。
要多补充一些蛋白质食品,多吃些蔬菜与水果,有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
夏令期间,更要注意饮食卫生,晚间睡觉不要贪凉,防止中暑和感冒,否则临考前,病情发作,欲罢不忍,欲考不能。
复习迎考,考生来去匆匆,在马路上不要分散注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2)答题技巧指导答题技巧很多,究其要者,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①注意身份资料。
拿到考卷后,首先要把自己的姓名、学号或准考证号码等身份资料填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有些学生不注意这一点,往往到交卷时才匆忙填写,结果不是填错位置,就是忘了某些项目,这不仅给阅卷、登分带来困难,有时还会搞错成绩。
②注意老师说明。
考试开始前,监考老师往往要对试卷作一些说明和交待,此时一定要注意倾听,对老师交待的试题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
否则,一旦开始答卷,由于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忘记更正。
这样,就难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③注意先易后难。
此法即按照题号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先做一道,一时不会做的先跳过去,继续往下做,直至把会做的题目全做完了,再回过头来做一时不会做的题目。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使自己很快进入答题状态,由于注意力专注于考试上,没有时间想别的事情,因而有利于消除刚迈入考场时的心理紧张;二是随着答题数的累加,心中越来越有底,信心不断增强,智力操作效率越来越高,难题也不难了;三是可避免把时间过多地花在难题上,使自己明明会做的题目也无暇解答。
④注意认真审题。
现在的考试,一是题目数量多,二是题型变化大,因此,能否审清题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