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作者:杨同涛,李万富
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7期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
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

自2010 年4 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将从
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
1. 该病大范围暴发首先发生在2010 年4 ~ 6 月份,发病地点主要集中在种鸭和蛋鸭养
殖比较密集的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地,在不到1 年的时间内传播到河北、山东、江苏、
广东、广西等沿海养鸭地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养鸭密集区都有该病发生。

2.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3. 该病主要侵害种鸭、产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从品种来看蛋鸭包括北京鸭、樱桃谷鸭、绍兴鸭、金定鸭、龙岩鸭和山麻鸭等。

肉鸭包括北京鸭、樱桃谷鸭、野鸭等。

4. 研究表明鸭场的蚊子和麻雀中可分离到坦布苏病毒,发病鸭为主要传染源,水平传播可经过呼吸道传播、经粪便排毒, 污染环境、饮水、饲料、运输工具等;也有可能存在垂直传播,赵冬敏等发现该病毒在种鹅中能经卵垂直传播给下一代。

5. 随着坦布苏病毒疫苗的问世,在我们临床调查过程中,该病发生与疫苗免疫率成负相关。

二、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临床及剖检症状
1. 该病发病比较快,主要是雏鸭(肉鸭)、产蛋鸭表现出临床和剖检症状,育成鸭无明显临床症状。

2. 雏鸭(肉鸭)发病主要发生在20 ~ 40 日龄,最早可见于10 日龄雏鸭;孙晓艳在不
同日龄肉鸭对坦布苏病毒的易感性研究中通过人工感染5 日龄、2 周龄及5 周龄3 个日龄樱
桃谷鸭肉鸭证实雏鸭对TMUV的易感性与日龄呈部分相关性,3 日龄和2 周龄雏鸭表现临床症状,5 周龄雏鸭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雏鸭发病主要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排绿色粪便,出
现站立不稳、软脚,有神经症状;剖检主要见于脑膜充血、出血,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出血、斑驳大理石样;发病死亡率从5% ~ 15% 不等。

3. 产蛋鸭发病率要高于雏鸭,开产鸭均可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产蛋鸭突然发病,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明显,排绿色粪便,刚开产蛋鸭或种鸭表现为产蛋上升缓慢,无产蛋
高峰;开产蛋鸭产蛋率急剧下降,4 ~ 5 d 可从90% ~ 95%下降到5% ~ 10%,甚至停产,病鸭出现瘫痪、神经症状;病程长的经过30 ~ 40 d 产蛋率逐渐恢复,种鸭在恢复后期出现明
显的换羽过程;发病鸭死亡率低;剖检主要表现为卵泡发育不良、出血、破裂、坏死,有的继
发感染形成腹膜炎,心内膜出血(有的外膜也出血),肝脏肿大、质脆,脾脏斑驳呈大理石样,有的极度肿大、破裂,脑膜充血、出血,有的病例胰腺表面有出血点、液化、坏死;有的病例
腺胃乳头出血。

三、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
1.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可做初步诊断,要想确诊该病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测。

2. 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病毒分离鉴定主要是通过无菌采集发病鸭的脑、卵巢、肝脏、脾脏,将病料研磨、稀释、过滤后,接种鸭胚成纤维
细胞或尿囊腔接种8 ~ 12 日龄鸡胚或鸭胚分离病毒,该方法是最经典诊断方法,但工作量大、时间长;血清学诊断主要是中和试验、ELISA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具有准确、简单、快速等
优点,也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常用的是PCR 方法,包括 RT-PCR、套式RT-PCR、荧光定量RT-PCR、RT-LAMP 和多重RT-PCR 等。

四、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预防
1. 针对该病无特效药进行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健全的生物安全制度、疫苗免疫是有效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

2. 加强饲养管从提供优质饲料,洁净水源,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入手。

3. 制定和落实健全的生物安全制度是有效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加强消毒,特别是各种用具和设备,如运输的车辆、共用的蛋托及其他用具等、种蛋的消毒,同时加强卫生管理,垫料
的消毒及处理、病死鸭的焚烧或生物处理等。

4. 疫苗接种是控制该病最有效措施。

2016 下半年国家正式批准两家疫苗公司生产鸭坦布
苏病毒疫苗,活疫苗和灭活苗各有1 家。

5. 鸭坦布苏病毒活疫苗活疫苗(WF100 株)具有安全、免疫效果确实、免疫副反应小、免疫次数少、可紧急免疫等优点,商品肉鸭建议5 ~ 10 日龄免疫1 次0.5 ml/羽份;蛋鸭(种鸭)首免1 ~ 2 周龄,0.5 ml/ 羽份,二免开产前1 ~ 2 周,0.5 ml/ 羽份;很多地区进
60 ~ 80日龄青年蛋鸭,建议开产前4 周免疫1 次,开产前1 ~ 2 周免疫1 次,每次0.5
ml/ 羽。

6. 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 株),肉鸭5 ~ 9 日龄,每只颈部皮下注射0.3 ml;
蛋鸭( 种鸭)5 ~ 9日龄首免,0.3 ml/ 羽,两周后加强免疫一次,0.5 ml/ 羽,开产前2 ~
4周第三次免疫,1 ml/ 羽。

参考文献(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