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教学管考一体化试题库2020年2月29日第一单元(1、2、3、4章,5章1、2节)一、单选:1.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 D )学科。
A.经济 B.基础 C.管理 D.社会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C )。
A.经济因素 B.道德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4.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应当以1601年英国颁布( A )为标志。
A.《伊丽莎白济贫法》 B.《济贫法修正案》C.《日志》 D.《基督慈善的典范》5.19世纪80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德 B.英 C.法 D.美6.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B )。
A.国家保障制 B.国家——单位保障制C.城镇单位保障制 D.农村集体保障制7.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 D )出版了《福利经济学》,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A.亚当·斯密 B.萨缪尔森 C.帕累托 D.庇古8. ( C )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
A.经济学 B.政治学 C.社会学 D.管理学9.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 B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10. 与社会保险相比较,以下属于商业保险特点的是( D )。
A.属于公共政策范畴 B.不以营利为目的C.国家财政充当担保人的角色 D.经营目标是为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11.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 A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12. 军人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是( B )。
A.征收社会保险税 B.国家财政拨款C.个人缴费 D.企业缴费13.“社会保障”一词的出现,最早是在( B )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14.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 D )。
A.权利型 B.义务型 C.权利义务择一型 D.权利义务结合型15.( A )的国家干预论和增加公共支出等政策主张,为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通过这种制度来调节社会经济的发展,确实扫清了理论障碍,从而事实上推进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A.凯恩斯 B.庇古 C.哈耶克 D.弗里德曼16.( C )追求社会协调与和谐。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17.( A )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
A.社会保障体系 B.社会保障制度 C.社会保障结构 D.社会保障系统二、多选:1.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 ACE )。
A.经济保障 B.政治保障 C.服务保障D.物质保障 E.精神保障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 ABCD )。
A.调节功能 B.互助功能 C.稳定功能D.促进发展功能 E.资本积累功能3.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公平原则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C.责任分担原则 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E.互济性和法制性原则4.慈善事业包括( BCD )。
A.国际慈善事业 B.官办慈善事业C.民办慈善事业 D.宗教慈善事业E.国家慈善事业5.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包括( ABCDE )。
A.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B.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C.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D.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E.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6.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是( ABCE )。
A.立法先行 B.协调发展C.多样化发展 D.可持续发展E.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7.中国社会保障的理论源流包括( BCDE )。
A.空想社会论 B.大同社会论 C.仓储后备论D.社会互助论 E.社会救济论8. 社会保障与政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DE )。
A.政治学中的选择理论充当着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B.政治学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方法C.政治学特有的视角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政策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方式D.政治需要社会保障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E.社会保障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推动9. 社会保障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政策,在实践中又与( ABDE )等其他公共政策休戚相关。
A.缓贫或灭贫政策 B.人口政策 C.经济政策D.教育政策 E.家庭政策10. 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共性包括( ABCDE )。
A.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B.都进行风险转移C.都以给予损失赔偿或保险金给付等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D.充足的基金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E.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1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保障体系的( ABC )。
A.完整性 B.协调性 C.层次性 D.目的性 E.系统性12.社会保险制度独具的特点包括( ABCDE )。
A.储蓄性 B.补偿性 C.互助共济D.预防性 E.责任分担13.社会保障学的理论基础包括( ABE )等学科。
A.经济学 B.社会学C.行为学 D.伦理学E.政治学14.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包括( ADE )。
A.公平与效率 B.经济与社会C.分配与消费 D.政府与市场E.权利与义务15.社会福利的特点包括( ACDE )。
A.保障对象全员化 B.互助共济,责任分担C.保障项目广泛 D.资金来源多渠道E.保障水平弹性化三、判断: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优抚三大部分。
(X )2.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X )3.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社会产业结构。
(T )4.社会救助制度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X )5.1951年2月26日,我国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全面确立了适用于中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
(T )6.在现实社会中,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许多国家能够并行不悖,共同构成国民生活的经济保障系统。
(T )7.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措施,是保障社会成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X )8.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
(T )9.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从发展的、开放的角度出发,选择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T )10.社会保障的发展具有刚性增长和阶梯式持续发展的特征。
(T )11.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该时期举办社会保障项目或内容的社会基础。
(X )12.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X )1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正是促使社会成员的需要获得满足并由低级向高级转移的良好的社会机制。
可见,帕森斯的需求层次论确实可以充当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的重要基石。
(X )14.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几乎均是与社会保障有关的基础性理论问题。
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地可以作为研究与解决现实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石。
(T )15.社会保障分配系统都是按劳分配的成分。
(X )16.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是既增加又抑制的作用。
(T )17.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是指不借助公共权力而由非政府组织或企业等自愿推动的社会化保障措施。
(X )18.在中国农村,家庭保障仍然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方式。
(T )第二单元(5章3节,6、7章)一、单选:1.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充分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的是( B )社会保障模式。
A.福利国家型 B.社会保险型 C.强制储蓄型 D.国家保险型2.福利国家的起源国是( D )。
A.美国 B.加拿大 C.瑞典 D.英国3.( B )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A.社会保障管理 B.社会保障基金C.社会保障法 D.社会保障模式4.社会保障基金在性质上属于( A )。
A.社会公共基金 B.个人消费基金C.积累基金 D.补偿基金5.社会保障( A )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最终环节,是国民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标志。
A.基金给付 B.基金筹集C.基金运营 D.基金监管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有利于实现所储存的基金的( D )。
A.监管 B.收益 C.风险规避 D.保值增值7.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必须首先考虑( B )原则。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收益性 D.分散投资8.( C )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社会保障制度 B.社会保障管理C.社会保障法 D.社会保障法制化9. 社会保障法作为一种实体法,一般认为缘起于( A )中世纪的济贫立法。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智利10.( B )原则是社会保障法的首要原则。
A.公平优先 B.人权保障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D.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1.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主要就是以( C )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法律解释12.以下采用社会保障集散结合管理模式的国家是( D )。
A.德国 B.英国 C.新加坡 D.美国13.( A )是最早出现的现代社会保障模式,亦被称为“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
A.社会保险型模式 B.福利国家模式C.强制储蓄型模式 D.国家保险型模式14.1942年底,英国政府发表( C ),提出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A.国民保险法 B.社会保险法 C.贝弗里奇报告 D.亨利报告15.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的( D ),是指风险来源为非全局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基金管理者的操作进行防范、化解的具体风险。
A.政策风险 B.利率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非系统性风险16.下列不属于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来源的是( C )。
A.中央财政拨款 B.减持国有股收入 C.企业缴费 D.投资收益17.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世界上第一批社会保险法律为起始标志,直到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止,属于( B )阶段。
A.济贫法 B.现代社会保障立法产生C.现代社会保障立法成熟 D.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与发展二、多选:1.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有( BCDE )。
A.全民保障型 B.社会保险型 C.强制储蓄型D.国家保险型 E.福利国家型2.下列国家中采用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的有( BE )。
A.新加坡 B.美国 C.英国 D.瑞典 E.日本3.国家保险型保障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