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精品PPT课件
8.病区一旦消除引起该病的决定性因素后,该 病逐渐消失。
三、地方病的流行规律
1.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规律为深山区高 于半山区,高原高于平原,内地高于沿 海,沟里高于沟口,河流上游高于中下 游,农村高于城市。
2.人群的发病无民族、年龄、性别等的选 择性,
3.老、少、边、穷地区发病严重。
我国主要的地方病
第二,碘是一种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的元素, 溶解度大,迁移性强,容易流失。由于地势的影响, 山区土壤中所含的碘容易随水和泥土大量地流失, 特别是那些因乱砍乱伐、植被遭受破坏的地区,由 于水土的大量流失,碘流失的情况也更加严重。
因而,碘缺乏病表现在山区重 于丘陵、丘陵重于平原、内陆重于沿海, 特别是那些地形倾斜、洪水冲刷以及降 雨集中及有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碘缺乏 更为严重。一般说来碘缺乏病山区多于 平原,越是高山峻岭,碘缺乏病的流行 就越严重。
第二节 地方性碘缺乏病
一、碘在自然界和人体内的分布
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岩石、土壤、空气、 水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海洋中生物 体内碘含量较高,海产品尤其海带含碘丰 富。
碘在自然界的分布:
山区水碘低于平原 平原低于沿海
碘缺乏成因
首先,地球在第四纪冰河期(距今约1.8万 年),大部分陆地被冰河覆盖。 以后,当冰河 融化消退时,随之把地壳表层富集腐殖质和碘 元素等化学元素的成熟土壤冲刷带入海洋之中, 此后陆地上的岩土又经过长期的淋溶、风化而 成为缺碘的新土壤,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类长期处于缺碘环境中。
②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地方病,其病 因为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③与特定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地方病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一)定义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Biogeochemical disease)是由于地壳表面 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 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 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 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 因地区环境缺碘,机体长时间碘摄入量不足而影响甲 状腺激素合成所导致的多种功能损害的一种慢性疾病。 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包括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肿)
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 亚临床克汀病(亚克汀) 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与污染 关系不大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
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 疾病,即某些在特定区域内相对稳定并经 常发生的疾病,特指在一定内发生的生物 地球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生 产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地方病的总称。
地方病的分类
①生物地球性疾病:如碘缺乏病、地方性 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
非地方病病区,或在非地方病病区内无该病发生 4. 当地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一般随年龄而升高。 5.病区内的某些易感动物也可发生罹患该种地方病。 6. 生活在地方病病区的人群与进入病区的外来人均有患
病的可能性,且外来人进入地方病病区属于高危人群。
二、地方病的特点
7.未患病的健康人离开病区后,除处于潜伏期 者外,不会再患该种地方病;迁出的患者其 症状可不再加重,并可逐渐减轻甚至自愈。
C, H, O, N, P, S, Cl, Na, K, Ca, Mg
必需微量 元素
非必需 微量元素
Fe, I, Cu, Zn, Mn, Co, F, Cr, Sn, Mo, Ni, Se, Si,
V
图2 人体元素的分类
图3 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 的剂量-反应关系
6
图4 饮水中的含氟量与龋齿的剂量-反应关系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碘对人体的作用是通过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来实现的。甲
状腺激素是人体最重要的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有:
*维持机体能量代谢: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保持体温。
*促进体格发育:调控儿童骨胳发育、性发育、肌肉发育、增 进身高体重。
*促进脑发育: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有一个临界期(宫内至 出身后2岁内)。缺碘——低甲状腺素——不同程度脑发育落 后。(不可逆过程)
第一节 概 述
不同疾病的策略与措施:
碘缺乏病 “全民食盐加碘” 克山病 “根据其病因采用综合性施” 大骨节病 “换粮、补硒、移民、退耕还林还草” 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 “改水、改灶”
第一节 碘缺乏病
第一节 碘缺乏病
病因学 流行特征 预防策略与措施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型、分度及诊断际准
第二节 地方性碘缺乏病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治地方病主要是第一级预防
➢建立地方病监测系统
地方病的监测:按一定规律有计划、系统地、连续地 观察地方病消长趋势、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效果, 为控制和最终消灭地方病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经常性监测,收集、分析、提供地方病动态信息 资料,研究地方病的流行规律,作出预报预测,评 价防治效果。
纳入重点防治的地方病: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克山病
大骨节病
鼠疫
布鲁氏杆菌病 血吸虫病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的 流行,受威胁人口超过5亿,各类病人数千万 。
表28-1 全国8种主要地方病病区范围及病例数
第一节 概 述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原则: 政府领导、齐抓共管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
第一节 地方病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碘缺乏病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一、地质环境 和疾病
生物体与地质环境中的一些元素保持动态 平衡。 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种类和含量上都 与地壳表层的元素组成密切相关。 地球素 macroelement
微量元素 trace element
10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判断条件
1.疾病与某种元素间密切相关; 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均有同样
的相关性。 2.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 3.有明显的地区性,一般在一定区域内发生 4.上述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
二、地方病的特点
1.地方性,即地域的特异性。 2.存在着引起某种地方病的因素 3. 在地方病病区内,地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显著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