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案二零一六年十一月聚氨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a)工程名称:b)工程地点:c)总包单位:注:本方案为我司根据施工图纸和现有资料制作的常规方案,进场后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甲方及监理要求完善。
二、编制依据《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0)《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02J121-1)《住宅建筑构造》(03J93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聚氨酯建筑密封膏》(JC484-92)《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JC/T841-1999)《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3-2005)三、工艺原理聚氨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是采用粘钉结合方式将聚氨酯保温材料固定在主体结构外部,并用抹面胶合耐碱玻纤网格布做为保护层的方式。
减少外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建筑墙体的影响,既可以减少主体的热应力,消除了热桥,又增加了墙体的热惰性,以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从而改善室内的热环境质量;又可以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
四、一般规定1、整体性要求凡直接或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部位,包括外门窗口、接触室外空气的地板、不采暖空间上部楼板、不采暖楼梯间内墙、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等都应做保温。
2、安全性要求①保温板与墙体基面的方式主要采用粘钉结合的方式。
关于机械锚固件的种类,涂料饰面可采用敲击式或拧入式;面砖饰面应当采用拧入式。
②机械锚固件数量:涂料饰面做法,标高在20m以下的部件可不设置;20m以上50米以下的不宜少于2.6个/m2,;50m以上的不得少于4个/m2.面砖饰面做法,标高在20m以下的部件不宜少于2.6个/m2,;20m以上50米以下的不宜少于4个/m2,;50m以上的不得少于4个/m2.50m以上的不宜少于5.3个/m2.锚固件宜均匀分布,墙面阳角、窗口周边的部位应适当增多,另外,还需要根据锚固件分置的布置情况来调整配合保温板后的胶粘剂的布置方式(点框法或条粘法),确保锚固件不是固定在胶粘剂的空隙位置上。
③机械锚固件压盘位置。
涂料饰面做法,锚固件压盘压住保温板;面砖饰面做法,锚固件压盘宜压住网格布。
④在粘结或以粘结为主的联结方案中,保温板胶粘剂与基层墙体的粘结强度(干燥条件下)应不小于0.3Mpa。
对加气混凝土等轻质多孔材料墙体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必须对保温板胶粘剂与实际墙体基面的粘结程度和锚固件的拔出力进行实测,如果该粘结强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采用相关措施,会同有关方面进行评估确认。
五、外墙外保温基本构造一座优异的建筑物功能主要取决于它的绝热性能,材料品质以及它的外装饰面设计。
要求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做到对保温系统的正确选择、系统各部分及施工构造措施的完美平衡,以及正确的规划和施工。
本系统的基本构造如表一所示。
表一聚氨酯板保温系统基本构造构造示意图(面砖饰面)①内粉刷层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专用聚合物改性胶粘剂粘结层⑥聚氨酯保温层⑦抹面砂浆复合单层耐碱网格布⑧饰面层(面砖)构造示意图(涂料饰面)①内粉刷层ﻩﻩﻩ⑥聚氨酯保温层⑦抗裂砂浆复合单层耐碱网格布⑧饰面层(涂料)六、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图1 施工工艺流程6.2.1施工条件6.2.1.1施工现场总包方应提供我方足够空间的材料仓库及工人宿舍,做到水通、电通,并保持作业面的清洁。
6.2.1.2外墙外保温施工应在外墙门窗框及发泡收头、外墙上的消防梯、水落管、各种进户管线以及外墙上的各种预埋件安装完毕后进行。
6.2.1.3保温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质量进行验收。
基层的处理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中一般抹灰工程质量要求。
聚氨酯板的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影响的附着物。
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
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面层不得有粉化、起粉、起皮、爆灰等现象,基层处理宜相同标号砂浆修补。
基于本工程特殊情况,干挂石材饰面基层需相关单位将入墙金属连接件安装完毕,我方方可进行保温施工。
干挂石材饰面保温层施工与面砖同。
6.2.1.4外墙脚手架均应验收合格,脚步手架离墙距离应大于200㎜,如距离过小影响保温板粘贴施工的应及时采取措施。
6.2.1.5外墙面脚手架、管线等如有拉结,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及时解除或移至门窗洞口部位。
6.2.1.6操作地点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均不低于5℃,风力不大于5级。
冬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风措施;6.2.1.7夏季施工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应在脚手架上搭高防晒布。
雨天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墙面;6.2.2原材料及工具的准备6.2.2.1 原材料包括粘结剂、聚氨酯板、界面处理剂、耐碱玻纤网格布、锚固件、抹面砂浆等。
6.2.2.2 施工工具主要有抹子、靠尺、电动搅拌器、滚刷、刷子、美工刀、卷尺、打磨抹子及砂纸等一系列工具。
6.2.3 粘贴聚氨酯板聚氨酯板的粘贴主要包括以下步骤:6.2.3.1确定施工方案、弹线: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按照工程设计图线的设计方案确定在建筑外墙上需要铺设聚氨酯板的墙面以及施工方法。
施工方案确定以后,根据粘贴方案在墙体上弹线。
(2)包网格布的粘贴在粘贴聚氨酯板之前,根据图纸及设计要求,在墙体上系统的终端部分翻包网格布。
其中包括勒角、散水、墙面下口、屋檐下口、门窗洞口边缘等部位。
凡在粘贴的聚氨酯板侧边外露处都应做网格布翻包处理,翻包网宽度≥100mm,如勒脚部位示意图。
2○1聚氨酯板错误!胶粘剂错误!基层墙体错误!加强网格布错误!翻包网格布⑥室外散水⑦饰面层6.2.3.4保温板的界面处理:先将聚氨酯板的表面清理干净,之后用滚刷在背面均匀的涂抹一层界面剂,以增加聚氨酯板的粘结强度。
待界面剂晾干至透明时,方可将聚氨酯板粘贴上墙。
6.2.3.5聚氨酯板的安装点状法布胶:用抹刀在每块保温板周边及中间涂抹宽60mm,厚度10mm,的聚合物改性粘结剂,然后再在保温板分格区两侧涂抹直径约120mm,厚度10mm的点。
注:保证粘结层与基层有效粘结面积达到40%以上。
具体图示参见图示3。
图3 聚氨酯板点框法图示6.2.3.6粘贴聚氨酯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除系统终端处外,其他情况下,均不得在聚氨酯板侧面涂抹粘结砂浆或挤入粘结砂浆(包括嵌缝用的长板条)。
其目的是防止系统的开裂和造成热桥使热能够在系统内外传递;(2)操作应迅速。
在聚氨酯板上墙前,粘接砂浆涂好后,不得有结皮现象,应立即将其粘贴在墙面上;(3)聚氨酯板上墙后,应滑动就位。
粘贴时,应轻柔,均匀挤压,使粘结砂浆与墙体和聚氨酯板能够充分的接触连接,并用力敲击聚氨酯板,使粘结砂浆与墙面充分接触;(4)应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每排板应错缝½板长。
如图4所示;(5)在转角处,聚氨酯板的粘贴应垂直交错互锁,并保证板材转角处粘贴的垂直度。
如图4所示;图4 聚氨酯板错缝隙及转角铺贴(6)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应随时用2m靠尺压平铺设的聚氨酯板;(7)聚氨酯板粘贴时,板间的缝隙和高差不得大于1.5mm,当缝隙和高差超过1.5mm时,应用聚氨酯板条填平,并打磨平整,看起来紧密且平齐;(8)在粘贴窗框四周的阳角和外墙角时,应先弹出基准线,作为控制阳角上下坚直的依据,门窗洞口四角部位的聚氨酯板应采用整块聚氨酯板裁成“L”型进行铺贴,不得拼接。
接缝距洞口四周距离应不小于200 mm,如图7所示。
图7门窗洞口排板图6.2.3.7系统变形缝的设置:贴板施工时,要注意应在下列位置设置系统变形缝:(1)主体结构设有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处;(2)根据工程个体设计,系统需设置变形缝处;(3)墙面的连续高、宽度每超过23m,且未设其它变形缝时;(4)外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接处。
6.2.4锚固件的要求及安装根据工程的需要,为了加强系统的强度,要在墙体上采用锚栓固定。
锚栓的主要作用还在于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起到一定得辅助作用。
6.2.4.1 锚栓应在粘贴挤塑聚苯板的胶粘剂初凝后钻孔安装,这样可以避免打孔时的振动造成聚氨酯板、胶粘剂和墙体间脱开。
注:边缘部位—基本上即指建筑的阳角、保温部分与非保温部分接界处、门窗边缘等。
.(1)对于门口、窗口及其他洞口四周的保温板端头应用网格布和粘结砂浆将其翻包住。
(2)大面积网格布埋填:沿水平方向绷直绷平,并将弯曲的一面朝里,用抹刀边缘线压铺展固定,然后由中间向上下、左右方向将聚合物砂浆抹平整,确保砂浆紧贴网布粘结。
网格布左右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局部搭接处可用聚合物改性砂浆补充原砂浆不足处,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空鼓、翘边。
(3)对装饰凹缝,也应沿凹槽将网格布埋入聚合物改性砂浆内。
若网格布在此断开,必须搭接,搭接宽度不少于65mm。
(4)对于脚手架与墙体连接处处理:在洞口四周应留出100mm不抹粘结砂浆,保温板面层也应留出100mm不抹面层砂浆,待以后对局部进行修整。
(5)在阴阳角处还需从每边双向绕角且相互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6.2.5聚合物抹面砂浆抹面并内置耐碱玻纤网格布(1)第一道护面层固化良好后(12小时后)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砂浆均匀地涂抹在保温板上,厚度约1mm,注意:确保砂浆与保温板粘结良好,或者采用齿型镘刀在上面来回拉涂,分布浆料并保证粘结良好,防止空鼓。
(2)埋入网格布:紧接着将裁剪好的网格布铺展在砂浆上,用抹刀边缘线压固定,然后将聚合物改性砂浆在网格布均匀抹平整,注意:确保砂浆料涂抹均匀,并保证整体面的平整度符合要求。
(3)对于门、窗洞口内侧周边与大墙面形成45°阳角部分处理:在此处的阳角部分各加一层300mm×200mm网格布进行加强,大面积网格布搭结在门窗洞口周边的网格布上。
(4)对于门口、窗口及其他洞口四周的保温板端头应用网格布和粘结砂浆将其翻包住。
(5)大面积网格布埋填:沿水平方向绷直绷平,并将弯曲的一面朝里,用抹刀边缘线压铺展固定,然后由中间向上下、左右方向将聚合物砂浆抹平整,确保砂浆紧贴网布粘结。
网格布左右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局部搭接处可用聚合物改性砂浆补充原砂浆不足处,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空鼓、翘边。
(6)对装饰凹缝,也应沿凹槽将网格布埋入聚合物改性砂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