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11级地理科学<1>班姓名:学号:***********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一:自然地理概述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坐标为东经103°l0'~103°52',北纬34°30'~35°05'。
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2县,东西南3面被卓尼县包围。
总面积1557. 68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3公里。
临潭县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过渡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2825米,最高3926米,最低2209米,地形西高东低。
气候属高寒阴湿区,春季回暖缓慢,夏季多暴雨冰雹,秋季降温迅速,四季不分明。
年平均气温3.2℃,极端最低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29.6℃。
平均无霜期65天。
年平均降水量518毫米。
高寒、阴湿、霜冻、冰雹、旱涝为临潭县灾害性气候。
1:地质1.1:地层临潭位于秦岭褶皱系西部中段,以王家坟——合作大断裂为界,将西秦岭分为北秦岭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临潭县正处在这两个褶皱带的过渡带上。
县境内出露地层以上古生界及中、下三迭统为主,第三系、第四系分布零星。
1.2:地质结构横贯临潭境内主要地质构造为北秦岭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次一级构造由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和洮河复向斜组成。
新堡力士山复背斜:轴部由下石炭统砂岩、页岩、粉砂岩组成;两翼逐由中、上石炭统、二迭系、中下三迭统灰岩、砂岩、页岩、板岩组成;背斜轴部在秋峪山至甘沟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局部偏转呈弧形,由尖山向西则呈北西向展布;在复背斜轴部发更次级羊沙背斜,南北展布6公里,轴向.270。
至285。
,两翼不对称,倾角较陡,一般在55°至85°轴向微向南凸。
洮河复向斜:仅出露向斜北翼边缘部分,分布在城关至新城一线,长30公里,宽5公里,表现为中下迭统组成向北倾斜单斜层。
在复向斜北翼的三至岷县十里铺有次级一个较大的背斜以中三迭统第二岩组为核心,第三岩组组成两翼,轴向315°,延伸39公里,北西端为第三系上新统所伏,与下伏下迭统呈断层接触。
临潭县境内断裂很发育。
以NW为主,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拉石山扎那山断裂,秋峪山葸家庄断裂,拉尕城柏杨沟断裂,青岗岭娃娃山断裂,石门口长岭坡断裂,黄树湾兔儿山断裂,王家坟西沟河断裂,是临潭境内主要控岩控矿构造。
临潭境内浆活动很微弱,除黑河花岗岩体边部在尖山有出露外,绝大部分地区仅有花岗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分布,脉体方向近东西向,规模很小。
由于岩浆岩不发育,热源供给不足,导致内生矿床和规模较大的矿床形成极为不利。
2:地貌2.1:地貌类型临潭县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3000米,平均2800米左右。
地质构造体系,属于秦岭东西向构造中带的中南部,地势西高东低,中间高而南北低。
由于莲花山、厚星山、大石出和阿岗纳山等多个山带和山体的隔离控制,又受到南、东西面的洮河主流及其30余条支流的切割分离,使临潭地形变化相当复杂。
总体来说,临潭地貌属于侵蚀构造的高原丘陵山地景观。
临潭地貌形态按其成因分约三个地区:2.1.1:莲花山、大石山地区位于莲花山以南、大石山至总寨乡的东北,占据临潭县中北部大片地区,是甘南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2800至3580米之间,山岭近东西向排列,中东部被盆地及夷平滩地错割分离,呈侵蚀构造的高原中型山地地貌。
在莲花、厚星、大石等山体地带,山峦重迭,峰高谷深,洮河干流及冶木河、羊沙河等主要支流上,多数形成峡谷,切割高差达400米以上,峰峻谷狭,地势险恶,崩塌、滑坡时常发生。
主要峰脊及流水峡谷处岩石裸露,山麓、谷坡被黄土覆盖,阳山多生长灌木杂草,阴山长有乔木森林。
与山陵相间的盆地,海拔2800米左右,西北部多为天然牧场,东南部多辟为耕地,开垦指数较高。
纵览此区,呈现耕地、草场夹森林的镶嵌分布的自然景观。
此区的洮河支流稀疏而宽长,以树状向西伸展,多形成“V”型沟谷,极少见到宽滩平地。
2.1.2:八角、冶力关低山丘陵区位于莲花山以北的蒿坪至扎营坪,中间夹两小片临夏州的插花地。
面积小,在地貌上属于黄土高原的南缘带。
地势三面稍高而北中部偏低,海拔2500至3000米,平均约2600米,以丘陵盆地为主,馒头状山头少而孤立不连,常见面积较大的河沟滩地及高位夷平台地,居高俯视呈现平缓波状起伏,割切地形很少,垣、梁、坡、沟多被黄土覆盖,大片农田中间夹小片灌木林、乔木森林极少的构造,剥蚀与侵蚀构造相间的高原低缓山地丘陵地貌。
此区的洮河支流密集,以网状、梳状向不同方向延伸,多形成“U”型谷或箱形谷。
宽滩较多,只在山体“V’’型谷处断续出现岩石露头,低洼处出现浅湖、沼泽。
2.1.3:城关、新城丘陵山地区位于大石山、总寨以西的古战至店子,包括其西北边被围于卓尼县的两片插花地。
此区占据临潭县西南部的大片地区,与甘南高原北边缘接近。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2600至3402米,平均约2700米。
以中低山地为主,大小不等的盆地呈东西不连续地分布于此区中部。
有城关、新城等较大的盆底滩地,有亦子多、阿岗纳和下青泥河等处的高耸山岭。
黄土覆盖广泛,而且厚度比前两区为小。
盆地及其相连部分,被辟为农田;低山丘陵部介也已间年种植;灌木草场只在离居民点较远的水源缺乏地带留存;大片乔木森林分布在较高的山地阴坡部位。
洮河干流在此区约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其支流伸入条数却占一半以上,致使本区沟壑纵横,山丘多被割切出大小、方向各异的“V”形和“U”形沟谷,在西、北、东三面边缘部表现更甚,西南边山区常见崩塌和岩堆等物理地质现象。
总观此区,呈现山丘相间、波状起伏、错落连绵的高原丘陵山地地貌景观。
此区的洮河支流,以密集而不长的梳状、树枝状及线条状向各个方向伸展,间有较大的宽坦盆地,底洼处常形成沼泽湿地。
2.2:山脉临潭主要山脉均属积石山余脉。
以北部白石山、中部大岭山、南部斜藏大山为主要支系,从东向西贯穿县境。
在这3条支系线上又出现节节南北分支,形成扇形网络,覆盖全境。
白石山支系属太子山山系,大岭山、斜藏大山支系属腊利大山山系。
术布乡洮河以南山脉属西倾山余脉迭山山系。
全县山、沟、涧相对高差在150至200米之间。
2.2.1:白石山白石山为临潭县第一高山,上段主峰海拔3926米;下段主峰海拔3888米,从卓尼县康多乡起向西南延伸,过冶力关北部至八角东南面的卓尼县柏林乡境,全长约28公里。
莲花山为白石山中下段的一条分支,全长2公里,主峰海拔3578米,辟有自然保护区,是临潭县第一名山。
九条岭为白石山最下段的分支’南北走向,横跨八角、羊沙两乡,东部边缘是自然的境界标志。
2.2.2:斜藏大山西起卓尼县完冒乡'向东经临潭县卓洛乡日扎村过临潭的长川、新城、羊沙、石门、扁都、店子、陈旗、龙元、三岔等乡和卓尼县的恰盖乡境与岷县交界。
在临潭境内全长72公里。
这条主支系途径主要山段有阿米昂吉尔山(藏语)、铁占山(卓尼县境)、牙玛、红泉阳坡、长岭坡、大石山(海拔3216米)、兔儿石山、后山坡(海拔3240米)、达旗顶、长路沟梁、叶儿山(海拔2988米)、娥尔岭(海拔3205米)、大梁山(海拔3182米)、鸦乌沟粱(海拔3667米),是临潭、岷县界山。
斜藏大山又南北分支10条,网络临潭大小山脉计49座。
其中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有东明山、黑松岭~总寨大梁、标杆顶等;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有中嘴脑、大括驮阳坡、大括驮阴坡。
2.3:水文2.3.1:河流临潭县河流较多,均属黄河流域洮河水系。
冶木河、羊沙河等19条河流均为洮河支流,河道称为沟。
洮河源于碌曲县西南部西倾山东麓的勒尔当,蜿蜒东流,到岷县折向北流,在永靖县刘家峡注入黄河,全长652公里。
洮河在东流过程中折向北分3段流经临潭。
上段自术布乡牙关村入境,至波勺村出境,河长12.2公里;中段自新堡乡资堡村西入境,至总寨乡的巴杰村出境,河长40公里;下段自陈旗乡下磨沟入境,经石门乡至羊沙乡秋峪村古那社出境,河长53.3公里。
境内洮河支流计19条,自西至北分列于下:达加沟由北向南绕古战乡西部,河水源于卓尼县完冒乡,南下经卓尼达加村注入洮河,全长约15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19平方公里,境内年径流量400万立方米。
羊永沟羊永乡主流沟,北南流向,由长川乡的木地坡沟、马牌沟、汪槐沟水注入,汇集该乡端沟、张旗沟、西石沟等水流入孙家磨出境南入洮河,全长约20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39.9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280万立方米。
流顺沟又名唐巴沟。
流顺乡主河流,发源于卓尼县卓逊沟。
汇集红山沟、苏家沟、蒋平沟、王场沟、马场沟、杨家沟等,由北向南流经丁家堡、八仁、上寨、宋家庄,经杨家川出境南入洮河,全长约26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39.9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590万立方米。
张旗沟县境内河沟,源于新城乡西沟河。
由新城乡的端阳沟、党家沟、东南沟、扁都乡的刘旗沟、肖家沟、羊房沟、吴家沟和新堡乡的马旦沟组成,沟长约30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136.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590万立方米。
王清沟戚旗沟等水组成,由北向南流经店子乡的王清、店子、戚旗、捏仁、新堡乡的洛藏村南入洮河,全长约19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79.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10万立方米。
三岔沟三岔乡主河流,由直沟、半沟、岳家沟、大房沟组成,由北向南流经三岔、新站、高楼子至岷县冷地口村入洮河,全长约14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96.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830万立方米。
边墙沟龙元乡内流河。
由长路沟、营盘河、草场沟、龙元沟组成。
由西向东流经大沟门、长路河、王家坟、巴杰、草场门折向北过陈旗乡磨沟入洮河,全长约16公里。
流域面积71.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430万立方米。
石门沟石门乡境主河流,由该乡石头沟、牙尼沟、扎浪沟、黑沟等水组成。
由西向东流经萝卜沟、李家沟等8个村庄流入洮河,全长约20公里。
流域面积113.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260万立方米。
羊沙河源于卓尼县完冒乡境内,由西向东由羊沙乡杨沟,麻地沟、七石沟、堡子沟、娃娃沟、盘龙沟、窑桦沟、大草滩沟、各龙沟等沟水组成,由西向东流经卓尼县恰盖乡的4个村庄及临潭县羊沙乡的8个村庄,从舍科出境入洮河,境内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860万立方米,全长约60公里。
境外流域面积38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640万立方米。
冶木河过境河流。
发源于夏河县的麦仁乡境内,并有卓尼县康多乡诸支流汇入,在冶力关乡小河口入境。
由西向东流经冶力关乡的鲜家桥、解家磨、邢家庄、洪家庄、关街至八角乡的牙扎坎出境于康乐县境入洮河。
冶木河境内流域面积22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130万立方米,全长约7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