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区划-景观解析
❖ 区划单位和类型单位:区划单位是地域上连接的不同自然 地理综合体合并的结果,其在地表的存在是唯一的,不可 能出现两个命名相同的区划单位;类型单位则是在地域上 可以是不连续、彼此分离的,在地表可以重复出现的自然 地理综合体。
❖ 类型系统是根据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由多种多样的低 级单位概括成简单的高级单位,越是高级单位越抽象,分 类就越简单,但更具有本质特征。
景观的同一性
❖ 发生同一性
❖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 组成成分同一性
❖ 结构同一性 ❖ 1.组成结构同一性 ❖ 2.土地结构同一性
第5节 山地综合自然区划
❖ 地带性对山地分异的影响: ❖ 经度省性对山地分异的影响 ❖ 山势特征对山地垂直带结构的影响 ❖ 非地带性单位类型 ❖ 山地景观的划分 ❖ 实例
自然区划单位的必要条件
❖ 具有统一的发生学联系 ❖ 具有完整毗连的空间 ❖ 具有一致的整体特征 ❖ 划分的理论依据:区域联系性,即组成区
划单位的各低级单位具有统一的自然历史 发展过程和相互毗连的地域接触关系,然 后再根据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自然区划
❖ 综合自然区划既是划分,又是合并,划分意思是自上而下, 合并则是自下而上
综合自然区划-景观
自然地理区划
❖ 概念: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存在差异的部分 划分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 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照区域从属关 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方法。
❖ 意义:在于具体、系统地揭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分异 规律和组合规律,掌握一定地域的自然综合特征,以便合 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地改造自然环境条件,为生产 建设服务。属于区域地理研究的内容。
❖ 概念:由非地带性因素作用形成的非地带 性单位
❖ 特点
❖ 大区 地区 亚地区 州
❖ 大区: ❖ 地区: ❖ 亚地区: ❖ 自然州 ❖ 采用双列系统的依据
单列系统
❖ 带段 国 地带段 省 亚地带段 州 次亚 地带段 区
❖ 带段,地带段,亚地带段,次亚地带段是带段性单 位,为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而国,省, 州,区是省性单位,为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差 异
第6节 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类型研究
❖ 区域与类型
❖ 分类标志及等级系统
❖ 部分区划单位的分类——实践方案 ❖ 1.带的类型 ❖ 2.地区的类型 ❖ 3.地带的类型 ❖ 4.省的类型
第7节 综合自然区划调查和报告编写方法
❖ 室内准备阶段 ❖ 1.收集资料 ❖ 2.分析整理资料 ❖ 3.研究地域分异规律 ❖ 野外考察阶段 ❖ 1.野外考察 ❖ 2.政府部门 调查 ❖ 室内总结阶段 ❖ 1.整理与分析数据 ❖ 2.整理标本照片 ❖ 自然区划报告提纲及举例:P119
❖ 带段 ❖ 地带段 ❖省
❖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 1.区划等级 ❖ 2.对区划的评价 ❖ 3.理论上 突出的特点
第四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下限单位——景观
❖ 景观概述:区域学派与类型学派 景观既不同于土地分级单位,又与自然区划单位有所
不同
❖ 景观特点 :P105-106
❖ 景观概念:省(州)在发生上最一致的区域,是地 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最一致的地域地段,具有 自己特有的形态单位质与量的对比关系,并以此对 比关系与相邻景观区别
综合自然区划的界线
❖ 界线:是区域划分的具体体现,表明两个相邻的、彼 此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在质上转变的线或带,一般处在 自然综合体特征变化最显著的带段。
❖ 界线是一条龙逐渐变化、宽窄不一的过渡带,具有相 对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固体基础界线明确 ,易确定, 土壤和植物界线往往变化多端,但能用仪器或目视观 察确定,而气候,水文,动物等要素界线则表现模糊, 不能目视,需要专门方法确定
❖ 区划单位是由相邻的不同低级单位合并而成,越是高级区 划单位,所包含的内容就越复杂,在其内有更多更复杂的 低级自然综合体。
❖ 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 综合自然区划的理论依据:空间地理规律 ❖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 ❖ 1:一般性原则 ❖ A:发生统一性原则 ❖ B:相对一致性原则 ❖ C:区域共轭性原则 ❖ 2.基本原则 ❖ A:综合性原则 ❖ B:主导性原则
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
❖ 古地理法 ❖ 类型制图法 ❖ 顺序划分法 ❖ 部门区划叠置法 ❖ 地理相关分析法 ❖ 主导标志法
综合自然区划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 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 建立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标志法,
其实质就是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相结 合的方法 ❖ 用形式地理学思路研究综合自然区划
❖ 与土地类型学区别:土地类型学属于分级单位面积小,结 构简单,相似性突出,只能代表所属区划单位的某一自然 片段,属于局地地理所研究的内容。
区划
❖ 区域的划分
自然区划 经济区划
行政区划
❖ 广义: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 ❖ 狭义:综合自然区划
❖ 综合自然区划:以空间地理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 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 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照这些地域单位的从 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它着眼于自然地理 环境的整体结构,对自然综合体进行区域划分
❖ 特点
❖ 自然带 自然地带 自然亚地带 自然亚次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自然带:地表沿纬线延伸的宽阔部分,在其 范围内有大致相同的净辐射与热力条件相关 的基本相同的自然地理过程,其是最高级的 地带性区划单位。自然带应该按热量的地域 差异及其对整个自然界的影响来划分。
❖ 自然地带:
❖ 亚地带:
❖ 次亚地带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 界线类型:较明显界线;较模糊界线;镶嵌状界线 ❖ 界线的确定
第三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 双列系统:分别按照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 性分异规律拟定的两列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等级 系统——地带性区划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 地带性区划单位
❖ 概念:由于地带性因素在地表按纬度分布的差 异,引起与之有关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大致沿 纬线方向延伸而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地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