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与xx融合xx,你可以想很多词,比如自然,集体,家庭,学校,等等。
但是,不管哪一个,都要先确定中心论点。
说出与某某融合,怎么样或为什么要与某某融合。
然后再将中心论点细化成几个分论点,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层次。
下面我就以“与自然融合为例”来详细解说一下比如,与自然融合,你能得到什么?(中心论点)三(一)班王恩松是这样写的中心论点:与自然融合,得美好人生。
一、与自然融合,得高雅人生;二、与自然融合,得潇洒人生;三、与自然融合,得快乐人生。
又如,与自然融合,感悟什么?三(一)班勾文峰是这样写的中心论点:与自然融合,感悟自然大道。
一、与自然融合,感悟自然大道之一——静。
二、与自然融合,感悟自然大道之二----善。
三、与自然融合,感悟自然大道之三----谦。
中心论点还可以是:与自然融合,收获什么三(五)班瑞雨是这样写的中心论点:到自然中去,与自然融合,收获更多美好。
一、闲暇时,到自然中去,与自然融合,收获它带给你的美妙与奇特。
二、疲惫时,到自然中去,与自然融合,收获它带给你的放松与自由。
痛苦时,到自然中去,与自然融合,收获它带给你的爱与温馨。
分享1、扣住“分享的对象”展开。
可理解为对有形的物质的分享,也可理解为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分享。
2、扣住“分享的意义”展开。
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能通过语言分享他人的经验,正是这一点使人类能够走出丛林,使文明得以延续。
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组织分论点中心论点:分享每一天,生活更美好分享昨天,把逝去的美好誊入历史的记忆分享今天,把幸福的结晶无私地传递分享明天,把理想的号角吹遍每个角落我们还可以按照情感、思维、价值观的角度组织分论点中心论点:分享,使生活更加美好。
分享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带来的是生命的快乐。
分享是思维火花的碰撞,得到的是科技进步的辉煌。
分享是崇高的价值取向,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
大家要记住这个常见的组合模式:情感、思维、价值观,这个组合也可以用到其他作文中。
我们还可以按照梦想、思想、实践的角度来写。
中心论点:分享,走向优秀。
分享梦想,在黑暗世界中一起看到希望之光。
分享思想,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分享实践,在竞争和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实力。
我们还可以采用由小到大的递进结构来写分论点。
如,中心:乐于分享,促进发展和进步。
乐于分享,促进个人发展和进步。
乐于分享,促进集体发展和进步。
乐于分享,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同学们也要记住这个常见组合:个人、集体、社会(国家)。
可以将它用到很多题目中。
如何写并列式分论点大家都知道,高中生写议论文,一定要写分论点,否则就很难将道理分析透彻。
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递进式的。
今天我们着重讲一讲并列式的怎么写。
并列式从“是什么”的角度入手进行构思如,作文题目:宽容。
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正直的品格。
(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蔺相如)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高远境界。
(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分论点四: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林肯认为消灭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变为朋友)并列式从“为什么”这个角度构思。
如,作文题目:爱别人多一点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一个“人”为“人”,人若只顾自己,自私自利,变成孤立的人;两个“人”为“仁”,仁者爱人,则人恒爱之;三个“人”为“众”,人爱众人,则众人爱之,人便成为大写的人。
爱别人多一点,让社会充满春风。
1、爱他人多一点,或许只是一句问候,却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2、爱他人多一点,可能只是一种习惯,却传递着温暖。
3、爱他人多一点,也许只是一种执著,却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又如,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2008年卷满分作文)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动作可以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格。
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的涵和修养。
善待他人,就是一种人格魅力。
(总)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美丽。
(分1)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人气。
(分2)善待他人,举手投足之间,你就拥有了一份自豪。
(分3)举手投足之间,美丽在发芽,人气在开花,智慧在结果。
善待他人,让自己拥有一份人格魅力。
并列式解决怎么办例1:作文题目:学会欣赏别人(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对己)(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对人)(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双方)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分论点的设置一定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要偏离论述的中心,不要偷换论点。
二、分论点的设置不能重复交叉。
分论点要力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如何写递进式分论点大家都知道,写议论文要写出分论点。
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递进式的。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递进式分论点怎么写。
我们可以采用大家熟知的一种递进式结构来写分论点,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来写。
如,作文题目:分享中心论点:与人分享,造福社会。
一、与人分享,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与人分享,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与人分享就应展示自己最得意的东西。
这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顺序来写分论点的。
但是要注意,“是什么”一定要细化,具体化,否则就容易与中心论点重复。
我们还可以按照由思想到语言,再到行动的顺序层层深入。
下面再看一篇作文:慎中心:生活中,我们要注重“慎”。
一、慎心二、慎言三、慎行这三个分论点从心理到言语,再到行动,层层深入。
这也是常见的分论点组合,大家要记住。
我们还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组织分论点。
如,作文:细微之处中心论点:细微之处,折射品格分论点一、细微之处,折射一个人的品格分论点二、细微之处,折射一个城市的品格分论点三、细微之处,折射一个国家的品格这是按照个人、城市、国家的顺序写的,围由小到大,层层深入,非常好。
另外,城市也可以改为集体、单位等等。
我们还可以按照好、敢、会的顺序来组织递进式分论点。
例:问中心论点:问——打开真理之门。
①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
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
③会问,在关键处发问,真正发现真理。
从“问”的三个方面展开,“好问、敢问、会问”层层递进,解开“问”的道理,论点鲜明而深刻。
我们还可以按照明心、超越、力行的顺序来写递进式分论点。
如,市这次的二模作文题目:论家训中心论点:家训常伴,不断成长。
家训常伴,明志清心家训常伴,超越自我家训常伴,勇往直前这是从明心、超越、力行三个方面展开的,层层深入,逐步写出为什么要常伴家训,论点鲜明,论证严谨而有力。
我们也可以按照理想、奋斗、成功的递进式结构来组织分论点。
如,作文题目生活的诗意中心论点: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
1理想,是生活第一层诗意:“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2奋斗,是生活第二层诗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收获,是生活第三层诗意:“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总之,递进式结构的分论点还有不少,大家可以多搜集一些进行学习借鉴。
如何进行正反式分论点写作这次二模、三模语文考试的作文是一个类型的,那么,是什么类型呢?就是中心论点涉及到辩证眼光的作文类型。
一般都是给你一个材料,然后让你去思考,如果你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那么你就找到了最佳立意。
那么,怎样构思才能把这一类文章写好呢?要写好这类文章,可以采用正反式,也可以采用补充式。
今天我们着重讲讲正反式的构思样式。
正反式构思,就是把相反的两钟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最后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一方。
我们可以按照先正后反或先反后正的方式来写。
我们写作时,最好分为三层以上,这样容才会显得不那么单薄。
三层的话,可以按照正反反、反反正或正正反、反正正等方式来写,四层的话可以按照正正反反、反反正正等方式来写。
我们最常见的结构方式是三层式的。
可以按照正反反的方式来写分论点。
如市这次的二模作文考试题目:家训中心论点:家训既有好的成分,也有坏的成分,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简单朴实的家训,像一阵温暖柔和的春风,轻抚弱小的心灵。
2.细腻隽永的家训,像一杯充满清香的茶,给人深长回味。
3.腐朽古板的家训,像一把尖锐无比的匕首,刺痛人们的心。
又如,高考作文:回到原点1民为邦本,政府的原点就是“民”,治理国家应该以民为本。
(从正面阐明题旨:以民为本。
)2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
(反面论证。
)3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
(反面论证。
)(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的本论部分)我们还可以按照反反正的方式来构思,这种结构也比较常见例:适度的爱1爱得不够,会使孩子变得缺乏爱心,更加叛逆。
2爱得过分,会使得孩子变得懒惰软弱,更加无能。
3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例:如何估价自己1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2过低地估价自己,自卑胆小,不去开创奋进,就不能最大程度发掘出自身的潜力。
3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我们还可以按照正反总的方式来写分论点。
这次三模考试作文是一则关于机器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冠军的新闻材料,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结构方式来写。
中心论点:科技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妥善使用。
1.科技是天使,能给人带来莫大好处。
2.科技是魔鬼,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坏处。
3.利用好“天使”,控制住“魔鬼”。
说了正反式的三层,用的同学会问,如果是四层,怎么进行正反式构思呢?我们可以按照正正反反或反反正正等方式来组织分论点。
如,高考满分作文:跑步的人1我们惧怕,惧怕怀揣理想登上高楼被恶语推搡被势力所挟,坠入深渊,果决惨烈。
(反面论证“破”:析甘当“路边鼓掌者”的思想根源。
)2 以旁观者的身份存活于世,只负责惊呼与鼓掌,于人潮涌动时显形,于悄无声息时消遁,是再简单不过的保全之道。
(反面论证“破”:析“路边鼓掌者”的种种情态、行为。
)3人活着,并不是以此般形态,“口鼻尚存一丝气,四肢仍余一丝力”,而更应追求海明威所说的“高贵”。
(正面论证“立”:论述为何要做“跑步的人”。
)4跑步的人在冲向终点后获得荣誉,性情耿直者更是不会因过程中的辛酸和疲累而后悔。
(正面论证“立”:总论“跑步的人”的荣耀和无悔。
)最后,我们说说更复杂的正反式。
更复杂的正反式能够增加文章的容和层次,显得更有美感,更有深度。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复杂的一正一反式,即主框架是一正一反,然后再把正分为若干层,把反分为若干层。
如,题目留一道缝隙正面论证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分论点一)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分论点二)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分论点三)反面论证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