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

(1)一等:结构严谨。 行文思路清晰,开头、结尾、中间段落衔接过渡自然,详 略安排恰当,有伏笔照应,全文结构严密完整。能透过现象深 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论据充实,构思新巧。 (2)二等:结构完整。 行文思路线索贯穿全文,内容表达有头有尾,材料内容先 后顺序安排恰当。 (3)三等:结构基本完整。 文章主体内容的思路线索基本清楚,但有部分内容游离于 思路线索之外。材料内容的顺序大体恰当,但有个别材料内容 安排不够妥帖。 (4)四等:结构混乱。 行文思路不清晰,材料顺序混乱,内容松散,无法形成一 个完整的结构。
上发表“等我下班再死”的冷血博文。这些事例是我们不希望
出现的。但它们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无一不给我们敲响了 警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等万物都是大自然的儿 女,当和谐相处,善良以对。抹去掩盖本性的尘土,回到人
性善良的原点吧。 回到灵魂无瑕的原点。 (分论点2)灵魂,是我们心灵 的皈依。古人云:“出世者入世,入世者出世。”所谓“出世”。 便是一种看透世间冷暖的智慧。许多海外游子一生在外打拼, 但只要到了生命的尽头,总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入土为安。 因为这是他们出生的地方,是他们灵魂最佳的归宿。有太多 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灵魂在暗夜里狭路相逢。只 有故乡才能洗涤灵魂的污浊,才能解脱生命的烦恼,守住一 方无瑕的灵魂。经受无尽风浪的洗礼后,我们终究要回到灵 魂的原点,用淡泊宁静来澄清污浊。
8段:我们要解决因手机而出现的“麻烦”——不 能失了良知、真情,不能让生活变单一,不能 成为手机的奴隶。
建议: ⑴文章的层次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层次间 是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的,所以作者在写作前 就安排好材料间的先后关系。 ⑵层进式结构方式不易让人一目了然,所以 每段开头的句子一定要写好。既紧扣行文的 要求,又要能体现出文章的层进式结构。如 《尊严与灵魂》与《爱迪生的惊叹》比较。
(四)借物起兴式
规律分析—— 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开头,通过一 组排比句子来强化其文采,最终落在话 题材料上
(1)蒲公英放弃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插 上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雨滴放 弃了天空中游荡的自由,化做甘露亲吻万 物,于是百花嫣然,万物蓬勃。……放弃, 并不是不作为,恰恰相反,有时只有适当 的放弃才能更好地作为。——放弃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 体验与认识,写一篇认识,自定文体,不 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回到原点(2011广东卷满分作文)
在喝多了掺杂着防腐剂、三聚氰胺的饮料后,一杯纯净 的白开水往往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工业烟尘的弥漫和满 天乌云的笼罩下,人们往往更钟情于雄鹰展翅白云点缀的天 空;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中,找回人性纯真的愿望 往往愈显迫切。于是,我们俯首聆听那来自生命的最强音: 回到原点。[提出中心论点] 回到人性善良的原点。 (分论点1)孟子曰:“人之初, 性本善。”当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世上时,便被赋予了善良 的本性。然而在金钱与权势的打磨下,我们的本性被阴霾掩 盖了它最初的光辉,以至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污点。 药家鑫在醉驾伤人后竟以“农村人难缠”为由,对无辜的村妇 狠下毒手,事后仍不知悔改。李启铭在大学校园中驾车伤人, 致两女大学生一死一伤,在众人激愤的责备下竟发出“我爸 是李刚”的狂言。汕头某医院医护人员披着“白衣天使”的外 衣,却在微博


提出问题:世上重重叠叠山,人生弯弯曲曲水。穿越短暂 的人生旅程,就是在万千山水中努力跋涉。急不得,躁难 行。 有一种“急”叫错误。

分析问题: 为什么急不 得,躁难行?
点 正 析 反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
论点
正面 论据 (理论、事实)
小结
B、对照式
本论(证明论点)
论点
对照
反面 论据 (理论、事实)
小结
结论(评析照应)
范例2
点正反析联总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 (1段:接受别人的指正与批评……的君子之风) 略 “正”——正面举例论述和扣题分析 (2段:列举胡适以谦和之风正视别人的指责)详
回到心灵单纯的原点。(分论点3)单纯,不予粉饰, 却能在当今浮华的社会里,轻轻触动人们的心弦。单纯如 许三多,认准一个理儿就埋头苦干,不抛弃,不放弃,他 从挨训的新兵迅速成长为兵王;单纯如季羡林,在追名逐 利的今天却请辞“三项桂冠”,继续过着自由简单的生活; 单纯如居里夫人,把奖章当作玩具,把奖金送给穷人。单 纯是我们的本性,人的一生,便是得到单纯失去单纯,再 回到心灵单纯的原点的过程。 市井的喧嚣和霓虹灯的艳影掩盖了人性的光华,我们 不得不为那些失落的原点扼腕叹息。于是,一种来自灵魂 的声音在呼喊:回到原点吧,去聆听生命最初的声音。 [总结全文]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三、层层递进逻辑严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论证分论点①: 回答是什么 C、层进式 本论(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②:回答为什么 论证分论点③:回答怎么办 层进
结论(照应)
范例3
1段:爱迪生一定会感叹科技、手机对人生活的 巨大影响。
2—7段:文章主体有三个层面: 手机对人类交往方式的影响; 由表及里 手机对人类思想感情的影响; 层层加深 手机对人类观念意识的影响。


(4)蜜蜂因忙碌于花丛之中而被人赞美,燕 雀因忙碌于衔泥营巢而为人称道,人生同样因 忙碌于理想追求而精彩纷呈。《人生因忙而精 彩》 (5)风雪中,梅花凌寒奋力开放于是才有了 浮动的暗香;悬崖上,流水弃命奋力一跃于是 才有了飞鸣的瀑布。生活里,人又何尝不是如 此,唯有拼搏人生方能绽放异彩。《爱拼才会 赢》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水到渠成地把读 者引到你的议论上来。
建议:
如果选择用并列结构写议论文注意: 1. 分论点之间避免交叉或从属,否则在论证 过程中容易造成思维混乱。 2.分论点的位置和句式要醒目。一般居于段 首或单独成段,这样更显条理清晰。 3.分论点最好句式一致,字数也差不多,这 样实际形成了排比句,既鲜明又美观,分论 点的数量以三个为宜。
(二)对照结构主题深
摆事实C、做分析 尊严是万物的灵魂。 (分论点3) 尊严看不见、摸不到,但它却得以在万物之 中处处体现。那是梅开林间的傲骨,零落成泥的 余香;那是《赤壁赋》的豪迈,《石灰吟》的清 冽;那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然,归隐田园的清 高;甚至那是负荆请罪的勇敢,逆流而上的执 着……万物的灵性,就在于那块沉稳的磐石,在 于那道刺穿黑夜的曙光--尊严。 回归人类的本性,灵魂在那条挺直的傲骨边 倚仗。尊严太宝贵又太平凡了,平凡在于它几乎 处处可见,而宝贵在于,你是否能坚持你的尊严, 倚仗它,登上人类灵魂之顶峰。 [总结全文]
借物起兴式规律分析
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开头,通过一 组排比句子来强化其文采,最终落在话 题材料上

作文竞赛题目: 以“路”为主题作文 。
讨论提升结构精
讨论提升
修改以“急”为题的写作提纲。 要求: 1.在每组中挑选一则提纲,改成所学的 三种结构中的一种。 2.小组派出代表,展示修改前和修改后 的提纲并作修改说明。 3.共同评价。
急,能够挖潜 (举例)

缓,可以生堕 (举例)

“急”的本质---------------“急”的好处及原因------“缓”的本质----------------“缓”的危害及表现-------当今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当 代青年特别是高中学生学习生活 热豆腐冷久了,失去鲜味;好事磨多了,徒增 痛苦。占鳌头,需急流勇进;建功业,必快马加鞭。 效疾风扫落叶,用快刀斩乱麻。在人生的舞台上, 我们劲舞的青春,将魅力四射。

急躁使许多朝 摆事实 讲道理 代如过眼云烟。 拒 绝 急 躁
小结
要拒绝急躁之心,需 四般法宝在手,即
坚定明确的目标, 超然物外的旷达,

急躁使许多天 摆事实 讲道理 才如流星划过。
小结
固守寂寞的勇气, 开拓进取的恒心。
急躁使许多企 摆事实 讲道理 业如昙花一现。
小结
点 正
急,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活在当今,需要“急”
分论点1 讲道理 小结 摆事实 分论点2 讲道理 小结 摆事实 分论点3 讲道理 小结
怎么样
提 出 中 心 论 点
结论
【几个分论点可在时间、空间、原因、条件、结果等方面并列】
2011广东省高考作文题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 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 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精心创结构,信步写华章
高考作文谋篇布局指导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
“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 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 ——梁启超
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 作文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如 果不把要阐述的道理、证明的观点先构思好安排好 ,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
阅卷老师是如何就“结构完整”评等级的:
巧饰凤头展才情
——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指导
(三)化虚为实式
美丽的发现 发现,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发现 ,是李白诗歌中的神仙仙境;发现,是余 秋雨散文里的文化内涵。发现无处不在, 发现时时存在,发现就在你我的身边。但 美丽的发现却需要仔细的观察和对生活中 细节的把握与思考。 (满分作文开头)
美丑,所 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 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 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 阔无边。人生因宽容而异彩纷呈。——宽容
(3)鸟儿因为长有一双能够凌空飞
翔的翅膀才选择天空,鱼儿因为长 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才选择海洋 ,骏马因为身姿矫健才选择驰骋千 里。所以,要成功就要扬长避短, 彰显自我个性。 高考作文《扬长避短,彰显个性》 的开头
“反”——反面举例论述 (3段:列举陈独秀拒绝接受任何批评建议及危害) 较略
“析”——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辨是非,挖原因; 4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