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凑十法教案

小学数学凑十法教案

小学数学凑十法教案篇一:大班数学教案《凑十法教育》】凑十法是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

运用凑十法能将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 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9+5,将 5 分成 1 和4,因为9 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

所以9+5,就分解计算9+1=10 、然后10+4=14 ,所以,孩子要牢记9 要1、8 要2、7 要3、6 要4、5 要5 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数学口诀大全凑十法一九一九好朋友【1、9】二八二八手拉手【2、8】三七三七真亲密【3、7】四六四六一起走【4、6】五五五五一双手【5、5】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花老鸭,三加七,十只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看到9 想到1,看到8 想到2,看到7 想到3,看到 6 想到4。

看到大数加小数,先把两数换位置。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1、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2、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3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退位减法1 、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2 、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3 、如果隔位退了1 ,0 变十来最好记。

连续退位的减法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2 、借走了往后走,0 上有点看作9。

练习一下例1 、8+5=?解析:加法8+5 ,看到8 就想到2,因此 5 可以分成 2 和3,8 和 2 组成10 ,10+3=13 ,所以8+5=13 。

例 2 、15-9=?解析:法1:15 可以分成10 和5,10-9=1 ,再用1+5=6 ,所以15-9=6; 法2:9 可以分成 5 和4,15-5=10 ,10-4=6 ,所以15-9=6 。

【篇二:凑十法教学+教案】凑十法的初步认识郫县实验学校张万波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96 。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有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学生学习了10 的分解组成,知道9、8、7 和几凑成10;二是学习了10 加几等于十几的计算方法。

利用这两个基础,将9 加几(8 加几,7 加几等)利用凑十法转化成10 加几,从而解决新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百分之六十已经会算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只是熟练程度不够,方法不当,例如还有很多数手指头的,少部分孩子完全不会,两级分化比较严重。

我打算利用交流分享让知道的孩子来讲述算理,通过演示、操作,叙述,让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设计:凑十法不仅是进位加法的重要计算方法,更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所以,凑十法的学习非常重要,必须让学生从多样化中感受到它的优越性并掌握凑的方法。

本课时我打算启用大量素材(观察、操作)让学生感受凑整的优越性,形成深刻印象。

建立十的模型对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都有好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是目前孩子们很缺乏的,所以我打算用大量的素材(观察、操作)进行训练,形成深刻印象。

对于抽象思考任务,更多放在下一课时。

教材把9 加几、8 加几、7 加几等分开来讲,我觉得这样的编排对掌握算法很有好处,各个击破,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太容易”会削弱学生的思维活动。

只有当他们发现凑十法可以解决不同的进位加问题,才会从内心欣然接受;只有从不同的分解当中才能归纳出凑十法关键:根据要凑十的对象从另一个数中分出相应的数来凑十。

本课时是对凑十法的整体感受。

下一课时进行熟练化和抽象思考任务。

教学目标: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

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 、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 、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用具:学具盒、 2 行5 列的大表格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10 加几。

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 、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 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10 +1=()10+7=()10+3=()10+8=()10+5=()10+6=()10+2=()10+4=()10 +9=()2 、小结:10 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

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 的模型(类似于正负数的模型是温度计,小数的模型是价格标签)。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想知道它的秘密吗?1 、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2 、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3 、出示9 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4、出示8 个、7 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 加2 和7 加3 的模型。

5 、出示10 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 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

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

1、小猴的桃子,9+3。

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 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 个桃子,盒子外面有 3 个。

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 个)今天又摘了几个?( 3 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

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

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 个。

(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 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 ,又快又简便。

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

2 、小乌龟的苹果,9 +5 。

继续感受凑十的优越性。

步骤同上,略简。

3 、小兔子的萝卜,8 +5 。

继续感受凑十的优越性。

感受凑十的关键:根据凑十对象的不同分出相应的数来凑十。

步骤同上,追加一个问题:这个10 是怎么凑出来的?4 、小孔雀的草莓,7 +5 。

继续感受凑十的优越性。

感受凑十的关键。

步骤同上。

5 、教师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数数和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课件揭示课题)四、小羊图。

凑十法的学习。

1、说图意。

师: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2、提问。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3、列式。

要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用什么方法(加法还是减法)进行计算?几加几?(板书:9+7=)4、计算。

(1)怎么计算?先用学具摆一摆。

请在盒子里摆9 个学具代表左边的9 只小羊,盒子外面摆7 个学具代表右边的7 只小羊。

一共有多少只小羊,怎么算的?自己小声说一说。

(2)汇报,完成凑十过程图。

学生可能汇报:从7 里面拿一个进去凑成10,10 加 6 等于16。

(教师板书过程)教师引导提问:为什么拿 1 不拿2?(因为9 加 1 等于10,所以只需要拿一个)。

谁再来说说?教师根据过程图引导叙述:因为9 加 1 等于10 ,所以把7 分成 1 和6,9 加 1 等于10,10 加 6 等于16。

(3)教师小结语:四、糖果图。

巩固凑十法。

步骤同上教师小结五、蚂蚁图。

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

提问:怎么凑十?3、教师小结:六、全课小结【篇三:凑十法教案与反思】微课“凑十法”青城路小学林光春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 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3、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能将“凑十法”运用到7 加几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凑十法。

学习之前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以前学过的凑十歌谣,你们还记得吗?(出示“凑十歌”一边读一边写1+9=10 等)从这首小的歌谣里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哪两个数凑到一起刚好就等于10,今天我们就是要借用这首歌谣来解决新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吧!二、新授1 、出示9+5= 。

①操作:左边画9 根红色的小棒表示数字9 ,右边画 5 根黄色的小棒表示数字5。

通过回忆歌谣知道9 根红色的小棒还差 1 根小棒就能凑成10 根,很自然的想到从 5 根黄色的里面拿 1 根到红色的小棒里面凑成10 根,在用10 根小棒和剩下的 4 根小棒凑到一起等于14 根小棒。

②把画小棒的过程体现在算式上:③简单讲解三、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反思:1 、本微课更适合于学习能力中下的学生,或课后复习时使用。

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动手操作总结出凑十法。

2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也动手摆,来加深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