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摘要:园林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充分结合。
园林景观具有多元素多景观,好的施工技术,可以使园林景观给人以各种角度的美感。
本文深入阐述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为了我国的园林工程的美好前景互相借鉴学习。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的需求也在不停的转变,人们向往清新脱俗的舒适环境,为了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我国的园林工程快速发展着,园林景观给人以各种角度的美感使人心情愉悦。
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提高园林工程质量是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要职责。
一、准备工作
1、场外准备
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标书相关资料,组建项目施工人员,任务分工责任到人,必需材料和机械设备供应、苗木来源等联系到位。
2、场内准备
依据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范围,对现场进行勘察,对土方情况,不可更改的构造物情况进行统计,有计划选择生产区,土建材料、搅拌机安置在便于施工区域,这样避免占据施工作业区域,延误工期。
3、土方施工技术
多次复测设计方给的高程基准点,高程控制点引到施工现场。
参照现有路面、构筑物为参照测量记录现场高程现状。
进行测量高程与设计高程对比分析,控制现场土方标高高挖低补,使排水顺畅,建筑物散水高于周围场地高程,对地下管网方位走向了解清楚。
4、铺装施工技术
4.1 铺装类型
铺装类型包括: 荷兰砖铺地,红砖铺地,广场砖铺地,嵌草铺地,花岗岩铺地,防腐木铺地,嵌卵石铺地,橡胶砖铺地,塑胶场地等。
4.2铺装技术
4.2.1在基槽开挖之前进行测量放线,打木桩测量铺装面高程,根据结构层厚度计算开挖深度及排水坡度。
挖方段不可超挖,留有碾压的压实量,达到设计标高。
填方段应事先找平,分层填土分层夯实,每次摊铺厚度不超过 20cm。
4.2.2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夯实方法。
必须人工平整基槽在进行压实。
过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沙砾填实。
涵管顶面还土30cm 以上方可用压路机。
具备较大工作面时可采用压路机。
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压后震、先两侧后中间。
4.2.3二灰土、二灰石垫层、水泥稳定沙砾的厚度不超过20cm,材料应保持湿润,碾压结束后及时浇水养生。
4.2.4 c15砼垫层:铺装垫层呈直线型,根据垫层厚度选择相应的钢模板,造型复杂处可用木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浇筑垫
层前基层保持潮湿,否则砼垫层易裂缝。
使用完搅拌机应及时清洗养护,以防止残料粘连。
砼垫层面积大时应分伸缩缝,垫层伸缩缝应与铺装缝一致,分缝材料可采用 1cm 厚木板或苯板,高度与垫层厚度一致。
4.2.5 铺地面层:(1)植草砖:应从路边开始进行回填土,边回填边往外推进,以防止面砖变形。
(2)橡胶砖:砼垫层表面需压光找平,避免沙子中含泥量大而使压光面起灰。
(3)塑胶场地:砼面层必须待清洗并完全干燥后刮胶,塑胶配比合适,选择在天气晴朗时候施工,否则易大面积起泡。
至少两遍完成,第一遍上底层。
第二遍找平,完成厚度为 3~5mm。
5、给排水管线施工技术
经过施工放线,挖管线沟,管线安装,土方回填,浇水沉沟等工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挖沟在达到设计深度前,应该用水准仪抄平,挂水平线以决定下挖深度,为了保障回水坡度。
6、绿化施工技术
6.1 在乔灌木施工是先要测量放点经过挖坑再回填粪肥及种植土。
起挖苗木后应及时栽植,乔木需支撑。
最后经过修剪浇水和覆土等工序。
大乔木应根据树况适当进行重截、轻截、短截、疏枝等, 尽量保持树的骨干形态, 截面应涂抹油漆。
起挖前应作好朝向标记,按原有生长方向定植。
6.2 绿篱施工技术
在土壤松软时,可不挖种植槽,在放线后直接种植。
绿篱造型应
先做出边界线,栽植出绿篱形状。
从边缘往里栽,外密内疏,形成密实良好的绿篱形状。
种植完后修剪,浇水,并覆盖遮荫网。
6.3 地被施工技术
草坪施工铺草皮前,应进行场地整平均匀扬粪,镂平草炭土。
铺草前地坪应低于铺装缘石 3~ 5cm,防止在浇水时,冲刷泥土进入道路铺装,不利于绿地存水。
铺的草皮之间应留 1cm 缝隙,草皮之间不可相互连接。
铺完及时浇水踩踏,使草坪根系与土壤能够充分的接触。
7、小溪流施工技术措施
小溪流开挖通常采用浅条形基础。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 60cm 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小溪流两岸的景观效果要达到自然活泼,在施工时除做好基层素土夯实、碎石垫层、素砼垫层施工,还要严格按规范捣制砼结构层及防水层、保护层。
两岸造景主要靠大小卵石、景石来创造自然水溪,手法采用真石与塑石交叉使用。
在置石时,主要景石在捣制结构前就把景石放置到位,然后浇捣砼做防水,镶贴卵石,这样景石和水溪结构浑成一体天衣无缝,更符合景观设计意图。
两岸还要难以石块的地塑石以创造景“悬”“勾”“挑”等特殊效果。
在基层素土夯实、碎石基层后做砼结构层,抹35㎜厚水泥砂浆,置大小配用的河卵石。
根据设计要求,山岩石块的凹凸感要表现,且表面质感要更接近天然岩石,每组景
石色形相近而略有色差、斑驳,但石的延伸要有散点、连断。
景石的处理或延伸入水或摆入草地树丛。
8、瀑布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先按照施工图放线,确定瀑布的准确位置。
按要求把瀑布供水管引至瀑布外围 10m 处的阀门井。
按照施工图进行基础施工,开挖基坑夯实土层至 95% 以上密度。
铺设碎石垫层,c15 砼基层,捣制钢筋砼基础并预埋进水管;第二,根据设计意图及施工图确定瀑布跌水落差(即出水口高度)。
按此高度进行瀑布山体内部结构设计,根据此设计砌筑溢水池的支架及捣制砼溢水池,并把供水管预埋进去,溢水池浇筑完成后做防水砂浆,厚度不小于 30mm ;第三,在完成防水层后进行出水口安装,避免损防水层,然后从阀门井接入供水管,在溢水槽溢水口处进行特殊找平处理,使瀑布水流溢出时流畅且线条优美。
到此进行初次管道调试,检查水泵供水及出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第四,水景的供水及出水部分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对水景进行景观塑形(塑假山)及置自然石的外装饰。
在原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塑瀑布山形的地、梁、柱、支撑设计,将自然山形几何形体木行架作为瀑布山形支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形塑造,施工中应注意对山体外形把握,使杠架外形接近设计瀑布山形的外轮廓。
然后做砖基架,设钢网连接好溢水口和瀑钢网接口处,用木外向锤和其它工具加工成设计造型,挂水泥砂浆成纹路。
在塑造过程中水泥砂浆加入纤维,充分显示石质感,然后按照自然河石的光泽、颜色、纹理进行瀑布外表面上色处理,要使用非
水溶性颜料进行喷刷。
最后进行调试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瀑面效果;第五,根据瀑布周围的地形地貌在周围及瀑布落水区域摆放大小各种规格的景观石材以便真假互用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
结束语:
巧妙地运用园林施工技术,使园林景观的使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有“有山皆是园, 无水不成景“之说, 由此可见自然资源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使建筑学和美学巧妙综合运用到园林建设上,优秀的设计理念加上理想的施工技术就产生了一件完美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傅佳.园林施工技术中若干问题及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l,18.
[2]叶颖.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 l,09.
[3]郭英.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及监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