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护理查房
护理检查
T: 36.6℃ P :112次/分 R:21次/分 BP : 117/89mmHg。 ADL:100分 Braden:22分 Morse:50分 管道滑脱评分:4分 NRS: 0分 患者入院带手臂输液港一根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 45 U/L ↑,胆汁酸 10.8 umol/L ↑, 腺苷脱氨酶 25.0 U/L ↑,谷氨酰转肽酶 329 U/L ↑,前白蛋 白 189.4 mg/L ↓示肝功能轻度受损,予护肝治疗,肾功能 示:尿酸 373 umol/L ↑示高血尿酸血症,嘱患者低嘌呤饮 食,血脂示:甘油三脂 3.78 mmol/L ↑,载脂蛋白A 1.80 g/L ↑,脂蛋白a 766 mg/L ↑示高脂血症,嘱患者低脂饮食, 心肌酶示:CK同工酶MB 27 U/L ↑,乳酸脱氢酶 304 U/L ↑, 缺血修饰蛋白 62.2 IU/ml ↓。血沉 63 mm/h ↑。大便常规 示:白细胞 44.00 /ul ↑患者无泌尿系感染征象,必要时复 查。继观。即环磷酰胺 1.0g d1,长春新碱 1.5mg d1,吡柔 比星 100mg d1,泼尼松 100mg d1-5)及抑酸护胃,止呕, 护肝等治疗。
(2)饮食注意多样化,加强 营养,避免进食不消化的油炸 食品和容易产气的食物,忌吃 油腻和生冷食物。
(3)静脉输入营养物质如复 方氨基酸、脂肪乳,以维持机 体代谢需要。
评价:患者体重未减轻
知识缺乏
1.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讲解出现此临床症 状 的原因及简单的治疗及护理。 2 .提倡患者及家属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本病相关知 识,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 3.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积极回答。 评价:患者可配合医生治疗
焦虑
1. 多与其交流,确认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 对疾病、未来生活的担忧,给予适当的解释,鼓励 其积极接受治疗。 2.充分调动家庭支持系统,使家属充分理解病人的痛 苦和心情,注意言行不要埋怨。 3.营造轻松的环境,以解除病人的紧张和不安,保持 心情舒畅,同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请求。 评价:患者情绪稳定
护理诊断
1营 养 失 调 :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对机体的消耗
或化疗有关
2知 识 缺 乏 : 缺乏淋巴瘤有关的知识
3活动 无 耐 力 : 与肿瘤对机体的消耗或化疗有关
4焦
虑 : 与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疾病预后不良有关
5管路滑脱的风险: 与留置输液港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量
(1)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气氛轻松愉悦。
4.经常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输液港维护的相关宣教
评价:未出现感染及导管滑脱现象。
相关知识
定义
淋巴瘤(lymphoma)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 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值分化产 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 瘤。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实 体瘤的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其 中以淋巴结,扁桃体,脾以及骨髓部位最易受累, 组织分型分为霍奇金型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4、酒精疼痛 约17%--20%的病人在饮酒后20min 后病变部位发生疼痛,即称为“酒精性疼痛”,是 本病特有的症状。这些病人多有侵犯纵膈,且以女 性多见,该症状早于其他症状及X线表现,具有一 定的诊断意义。
方案
药物
HD MOPP 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泼尼松
ABVD 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甲氮
2、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可持续高热,也可间歇 低热,少数有周期热。30%--40%的HD病人为原因 不明的持续发热为首发症状。但NHL在病变较为广 泛时才发热,且多为高热。热退时大汗淋漓可谓本 病的特征之一。
3、皮肤瘙痒 这是HD的特异性的表现,可为本病 的唯一的全身症状,局部性的瘙痒可发生在病变 部位的淋巴引流的区域,全身的瘙痒多发生在纵 膈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人,多见于年轻病人,特别 是女性。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
免疫缺陷
其他因素
病毒感染
常见的病毒: ①EB病毒 80%病毒的病人血中的EB病毒抗体的滴定
浓度明显增高。 ②逆转录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已被证明是
成人T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的病因。 ③Kaposi肉瘤病毒也被认为是原发于体腔的淋巴瘤的
病因。
免疫缺陷
宿主的免疫功能也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动物实验 表明,动物胸腺切除或接受抗淋巴血清,细胞毒药 物,放射可使其免疫功能长期处于低下状态,肿瘤 的发生率高。 其他因素 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粘膜淋巴瘤的病因
咪胺
NHL COP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CHOP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
松
复发淋
巴瘤 ESHAP 依托泊苷、甲泼尼松、阿糖胞苷、顺 铂
谢 谢 您 是 聆 听
!
活动无耐力
1.病人取舒适体位,定时翻身,更换姿势。避免紧
身衣服及盖被过厚影响胸廓运动。鼓励病人进行 呼吸训练以提高活动耐力。 2.缓解期或全部疗程结束后,仍要保证充足休息、 睡眠,有计划的增加及改变运动方式如床上关节 主动、被动运动,床边移动,室内走动,病情允 许者可室外散步,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肺活 量。 评价:患者可无帮助下完成基本生活
临床表现
1、淋巴结肿大 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者锁骨 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其次是腋下,腹股沟 淋巴结肿大,以HD多见。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 也可以相互黏连,融合为团块,触诊有软滑样感 觉。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引起压迫症状,如纵膈淋 巴结肿大可导致咳嗽,胸闷,气促,肺不张及上 腔静脉压迫症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压迫输尿 管,引起肾盂肾炎。
管路滑脱的风险: 与留置输液港有关
1.输液港插针后给予无菌贴膜覆盖,每周换药一次, 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并观察留置导 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每日评估输液港针眼处有无红肿、渗出;敷料有无松 动,潮湿。发现异常时及时换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3.患者疑似输液港发生感染时,停止使用,通知医生 做细菌培养,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
6月份教学查房
淋巴瘤的护理
主讲人:李雁丽 2020年6月22日
病例
患者:花传文 性别:男 年龄:75岁 住院号:0338476 患者因反复发热4月余伴鼻腔及鼻咽右侧壁软组织增厚,于 2020-4-17就诊于安医一附院行PET-CT示:右鼻腔及鼻咽右 侧壁软组织增厚, PDG代谢增高,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 右侧鼻腔活检病例:镜见多量坏死,周围散在分布少量核染 细胞,组织图像并结合免疫标记结果,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 巴瘤。并于5-7日开始行长春新碱+环磷酰胺+VP-16+强的松 +脂质体吡柔比星方案化疗一程。化疗后出现发热,最 T38.4°C,开始予以拉氧头孢联合替考拉宁抗感染,体温下降 不明显,后更改为替考拉宁联合亚胺培南治疗,T恢复正常。 于5-13日出院,出院后有反复出现低热,当地给与抗感染治 疗后近3天未出现发热,未咳嗽咳痰,无胸闷气喘,无恶心 呕吐,无鼻腔出血,通气尚通畅,饮食一般,睡眠尚可,二 便正常,完善相关检查,在我科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