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5-
6
-6-
病理和分型
★一、霍奇金淋巴瘤( HL)
淋巴瘤
1965年美国纽约Rye会议,较好地反映了组织
形态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目前国际广泛应用
类型
病理组织学特点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性浸润,中、小淋巴细胞为主,
R-S细胞
临床特点
病变局限,
结节硬化型
R-S细胞少见
预后相对较好
明显 结节样结构,淋巴细胞、浆细胞、 多为Ⅰ期或Ⅱ期
Thomas Hodgkin(1798-1866), 在Jaffa的墓碑上的墓志铭:“ 一 个以科学贡献,高超的医术和自我牺牲,热爱人类而闻名杰出的人”
-23
重点 淋巴瘤的诊断 淋巴瘤的临床分期 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淋巴瘤的护理
-3- 4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 NHL)
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免疫 系统恶性肿瘤—— 全身任何部位
一、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起病
浅表淋巴结起病:颈部、腋下、 腹股沟
深部淋巴结起病:纵隔、腹膜后、
咽淋巴环Biblioteka 二、结外起病:扁桃体、肝脾、胃肠
皮肤、骨髓
-4-
5
淋巴瘤
发病率 逐年增多,男性﹥女性;城市﹥农村;
HL﹤国外,NHL ﹥国外
病因学
1. 病毒感染 已证明某些动物的淋巴瘤是病毒引起的,目前 认为人类淋巴瘤组织增生性疾病与病毒感染也有关,即EB病毒 和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1)
淋巴瘤
lymphoma
1
病因 人类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人类只有两种病毒
很明确与淋巴瘤有关,即EB病毒和人类T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病毒(HTLV-1)。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 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
? die
无痛性进行性增大包块,可伴不明原因发热、盗汗、消瘦
2
淋巴瘤 Lymphoma
混合细胞型
中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 R-S细胞较大 预后相对较好 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 病变播散倾向
粒细胞, R-S细胞较多见 淋巴细胞消减型 淋巴细胞少见,组织细胞浸润
R-S细胞混同存在
预后较差 Ⅲ或Ⅳ期,病
变广泛,预后最差
7
-7-
病理和分型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淋巴瘤
原发累及结外淋巴组织,淋巴结结构破坏
左多于右,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触诊有 软骨样感觉,如淋巴结压迫神经、邻近器官, 引起相应压迫症状 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 30-50%)年 龄稍大.男性较多,病变较为弥散
10
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年轻、女性 侵犯各系统或器官:如脾大、肝实质受
侵、肺实质浸润、胸腔积液、骨痛、腰 椎或胸椎破坏、 及脊髓压迫症等 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这是HD 特有的 带状疮疹好发于HD ,约占5-16%:
原始T细胞肿瘤
为主型HL(NLPHL) B-原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原始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成熟(外周)B细胞肿瘤 成熟(外周)T细胞肿瘤
结节硬化型HL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 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富淋细胞典型HL
淋巴细胞淋巴瘤
混合细胞型HL
B-幼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2. 免疫缺陷 动物实验证明,动物胸腺切除或接受抗淋巴血 清、细胞毒药物、放射可使其免疫功能长期处于低下状态,肿 瘤发生率高
3. 其他因素 淋巴瘤常伴有染色体异常,例如,HL常见有三 或四倍体,Burkitt 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常有T(14:18)等 染色体改变。药物与淋巴瘤发生的关系已初步得到证实
1832年Thomas Hodgkin报道7例淋巴结与脾脏 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33年后(1865年)Samuel Wilks重新复习并评价Hodgkin的病例,认为其中部 分病例是一种特殊疾病,与他自己所观察的11例病 例相同,并建议采用“ HD”这一名称,以后得到 国际公认并一直沿用至今.一百多年来,对HD的认 识逐步加深. 现代命名为Hodgkin Lymphoma,HL
合大细胞型;G.弥漫大细胞型 H.免疫母细胞型;I.淋巴母细胞型(曲折核或非曲折型);J.小
无裂细胞型(Burkitt或非Burkitt淋巴瘤)
毛细胞型、皮肤T细胞型、组织细胞型、随外桨细胞型,…
8
淋巴瘤
-8-
淋巴组织肿瘤WHO(2000)分型
HL
B细胞
T细胞和NK细胞
●结节性淋巴细胞 原始B细胞肿瘤
11
临床表现(NHL)
可见于各年龄,随年龄增长发病增多, 男>女
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 现,易侵犯纵隔;相应压迫症状。
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晚期或 弥散者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播散:
12
咽淋巴环病变:10-15%.软腭、扁桃体、 鼻腔及鼻窦、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 及颌下淋巴结大。
结外侵犯倾向: 胃肠道、骨髓、中枢神 经系统、肝、脾、肺门 及纵膈、肺部浸 润或(和)胸腔积液、 心包及心脏、骨骼、 皮肤、肾脏
13
淋巴瘤
-9-
★ 淋巴瘤的诊断
一、血象 贫血见于晚期或合并溶血性贫血者。白细胞除骨
髓受累之外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HD 常见。
二、骨髓象、骨髓活检 骨髓未受淋巴瘤侵犯之前,一般无异常。在HD 的骨髓涂片中见Reed-sternberg细胞有确诊价值 三、生化检查 血沉加快提示病情处于活动;硷性磷酸酶升高可 能有肝或骨骼受累;高钙血症提示骨侵犯
跳越性播散,多为侵袭性,早期远处播散
淋巴滤抛和淋巴窦消失
★ NHL国际工作分型(IWF,1982)
恶性程度
病理组织学特点(未能反应免疫表形和细胞遗传学特点)
低度 中度 高度 其他
A.小淋巴细胞型(可伴桨细胞样改变); B.滤泡性小裂细胞型 C. 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D.滤泡性大细胞型;E.弥漫性小裂细胞型;F.弥漫性小细胞与混
B-淋巴桨细胞白血病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结外NK /T细胞淋巴瘤,鼻
型NK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绒毛状淋巴细胞
毛细胞白血病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单核细胞样B细胞
9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 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