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构造 断裂构造

地质构造 断裂构造


逆断层
岩层沿着剪 节理发生上 盘相对下盘 上升的断层。

3
1

1

3
逆断层-逆掩断层
Galcier National Park,Montana 蒙大拿州国家冰川公园
飞来峰
产状陡立的上寒武统灰岩沿平缓的断层面推掩在下 奥陶统贾旺组泥岩之上,在山顶残留成飞来峰。
迭瓦式构造
由一系列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倾角相似的 逆断层组合,形成迭瓦式构造。
断裂构造的形成 节理 断层 断层的识别 工程地质评价
返回
Coulomb-Mohr 库伦莫尔强度准则


=C+
· tg
2 = 90º + = 45º + /2 = 90º - = 45º - /2
2

断裂构造的形成
张性结构面:由张 (拉)应力作用形成。 扭性结构面:由剪应 力达到岩石的剪切强 度引起,一般是共轭 的。 压性结构节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发育程度用裂隙 率表示:
裂隙面积 裂隙率= 总面积 100 节理玫瑰图
弱 <2,中2~8 , 强 >8
按节理产状进行 分组,可用节理 玫瑰图表示。
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面与断层破碎 带:产状表达方法, 附近节理发育、常 有充填。 断盘:上盘、下盘, 上升盘、下降盘。 断距
平移断层
岩层受水平扭力(剪 力)作用使两盘岩层 发生相对水平位移。
右旋:顺时针 左旋:逆时针
断层符号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断层与岩层走向、褶皱轴向关系
按Ft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走向Ft、倾向Ft、斜交Ft
按Ft走向与褶皱Fd轴向关系分类:
纵Ft、横Ft、斜Ft
断层特征-构造标志
断层破碎带及构造岩
断层破碎带:由于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在Ft附近形成破碎岩块 构 造 岩:Ft形成时,在构造应力作用引起的变质作用,形 成新的岩石。Ft泥,Ft角砾岩等。
擦痕
断层两盘发生相 互滑动和摩擦时 留下的痕迹,并 有小的阶步。陡 坎指向对盘滑动 的方向。
伴生节理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断层两盘中产生的次 一级结构面。
力的作用方向:张节理与1方向平行
牵引现象
断层两侧岩层错动,因塑性变形而形成的 弧形弯曲。
岩脉被切断,产生牵引现象
断层的地貌形态
陡崖
泉呈线性分布
河流改道
断层形成时代
比切割过的岩层中最新的还新 比未切割过的岩层中最老的还老
K J D P C D
C
P
断裂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优势面:
1. 时间优势:新断裂和活断层 老断裂是指J-K(燕山期)及以前产生而近期无明 显活动的断裂构造;新断裂是新生代形成的,是新构 造运动的产物;活断层是影响到第四纪的断裂。 2. 性质优势:结构面及充填物性质、粗糙度、张 开度 3. 数量优势 4. 产状优势
第三章 地质构造
3.1 3.2 3.3 3.4 3.5 3.6
Geological Structures
地壳运动与地质年代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褶皱 断裂构造 区域稳定性 地质图
3.4 断裂构造 Fractures
Fissures 裂隙、Joints节理:岩石中的裂缝,破裂面两侧岩层 没 有发生明显的位移。 Faults 断层:破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是沿节理发育 而成。 裂隙、节理及断层通常统称为结构面。
断距
断层Ft两侧岩层 的相对位移。
总 断 距:AB 垂直断距:AC A
水平断距:BC
C B
正断层
在水平张力 和重力的作 用下,产生 上盘相对下 盘下降的断 层。
1

3

3

1
正断层
地堑和地垒
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Ft 组合形成的中间断块下降,两侧上升的构造。 地垒:中间块上升,两侧下降的构造。
平叠坡
顺向坡
稳定性最差
逆向坡
1.断层可增大岩石的透水性和含水性;断层的交叉处常是 地下水出露的地段; 2.断层可以降低岩石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造成隧道工程、 矿井工程或坝基等塌陷的危险。
剪节理
剪应力形成 的两组X型共 轭破裂面。 特征是产状 稳定,节理 面平直、光 滑、闭合、 间距小,密 集成带。
张节理
岩层受拉应力产 生的破裂面,通 常呈锯齿状,产 状不稳定,延伸 不远,张开,常 被岩脉、粘土等 充填,发育稀疏, 间距大。
节理组
节理对工程的影响
1 .是地下水的通道。加速岩石的溶解破坏, 尤其在可溶盐地区易形成溶洞,发育成 为地下暗河; 2.加速风化作用和冻胀作用; 3 .降低岩石力学强度,降低工程的稳定性; 4.降低爆破效率; 5.降低地基承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