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制度一、护理执业人员资质准入管理制度为了贯彻〈〈护士条例〉〉,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管理规定。
在我单位从事护理活动,必须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者,方可从事护理活动。
(一)护士执业注册管理1执业注册及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据〈〈护士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2)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3)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4)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必须具备上述条件,经拟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后做出决定,准予注册,并发给护士执业证书。
(5)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2、护士变更执业注册:依据〈〈护士条例〉〉第九条规定。
1)凡调入我单位的护士必须在执业注册有效期内。
2)调入后必须及时申请护士变更执业注册。
3)凡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依法变更。
4)变更执业注册前同未注册护士资质,不能独立从事护理活动。
3、延续执业注册:依据〈〈护士条例〉〉第十条规定。
1)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满,需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执业有效期届满前30日向执业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提出申请。
2)护士延续执业注册条件主要是〈〈护士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条件。
3)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准许其继续执业5年。
4、注销护士执业注册:依据〈〈护士条例〉〉第十条规定。
5、各科不得自行聘用合同制护士从事临床护理活动。
二、护士行为规范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在护理岗位工作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工作要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沉着冷静、敏捷果断、仁爱慎独1、在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保持诊疗环境安静。
2、护理患者要做到细心、耐心,不怕脏、累,不怕麻烦。
3、工作时应恪尽职守,在护理工作中做到严、细、勤、查、想。
4、护理人员应按照护士长排班上班,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得私自换班、替班、迟到、早退。
5、病假必须持有医院急诊病假证明,应在值班前4小时与护士长请假,经批准后方可休息,无故不到岗按旷工处理。
(二)工作中公正无私、遵纪守法、爱护集体、团结同志1、品德端正,和患者保持正常的医患关系,不通过患者买卖商品或办其他事情。
2、在患者面前不议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工作中同志之间有意见。
分歧时要顾全大局,互相尊重,背后不议论人,有意见相互沟通或向组织反映,工作人员之间以礼相待,不起绰号。
3 、在执行医疗护理行为活动中,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三)护理人员精神饱满、举止端庄、仪表大方、服装整洁1、礼仪要求:佩带胸卡,淡妆上岗,不准化浓妆。
语言:温和、礼貌,注意使用保护性医疗语言。
检查:遇到来院或科室检查的人员要主动起立迎接,检查结束后要将检查者送出病房。
电话:接电话时要说:“您好!”“请问您找谁?”不要在病房内高声大喊。
问路:不论在医院的任何地点,只要穿着工作服,遇到有人问路,请停下来为别人指路,直到询问者清楚为止。
操作:要主动向患者问好,解释操作过程,询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
2、头饰1)帽子:干净、整洁,不应叠起放在兜内。
发卡别在帽子的后面,不能别在前面。
发卡应为浅色,不用黑色,大小要合适。
除特殊工作岗位要求外,不应带圆帽。
2)头发:发不过肩,散发及过肩长发必需戴医院统一的头花或发网。
3、衣着1)服装:干净、整洁,按季节穿长、短袖护士服,若穿裙子,长度不能超过护士服,裤子要求白色。
2)鞋:按要求穿着护士鞋,干净无破损。
3) 袜子:干净无破损,肉色或白色。
4、首饰:工作时不许带戒指、耳环和耳坠,不许染指甲,不许带手镯、手链。
5、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坐、站、行、持物姿势要正确规范。
三、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十对一注意)及“五不执行制度”。
1)三查:摆药时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2)十对: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3)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4)五不执行:口头医嘱不执行(除外抢救时);医嘱不全不执行;医嘱不清不执行;用药时间剂量不准不执行;自备药无医嘱不执行。
2、护士每班查对医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一遍,与医生核对用药后方可执行,执行后将药瓶保留至抢救结束,以备记录使用。
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齐医嘱并签字。
4、使用抢救药及毒麻药应二人核对。
毒麻药瓶用后应保留,并有记录,内容为用药名称、时间、执行人和核对人签名。
5、清点、补充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药品名称与标签、有效期限、药液清亮度、破损、密封度等,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6、给药前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7、无菌技术操作前,查对无菌用物有效期及灭菌效果。
8、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核对患者治疗项目无误后方可进行各种操作。
9、各班护士执行临时医嘱时要及时填写执行时间、签字,有条件时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10、护士接患者时应核对姓名、性别、诊断、病例、x光片、患者禁食情况等,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四、医嘱执行制度1、医嘱必须有医生签字,护士方可执行。
医嘱不全、不清、用药时间、剂量不准确不执行,自备药无医嘱不执行。
2、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紧急抢救和手术中因急需而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述一遍,与医生核对用药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瓶,丢弃时,要经过2人核对,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
3、处理执行医嘱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医嘱内容,并确认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用法和时间,无误后按时执行,用楷书签全名,并注明处理、执行时间。
4、如果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向科主任、护士长或相关职能科室的管理人员报告。
5、主班护士(或办公室护士)阅读医嘱后,应先将立即执行的医嘱分配给有关护士执行,然后再处理其他医嘱。
凡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班并在护士交班本上注明。
6、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处理长期医嘱时将长期医嘱分别转抄至执行单上。
7、长期备用医嘱(PRN)写在长期医嘱栏内,需注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护士每次执行后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供下班参考。
8、临时医嘱写在临时医嘱栏内,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需立即执行的不得超过15分钟。
9、临时备用医嘱(SOS)在规定时间内有效,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注销时由护士用红笔写“未用”二字。
10、手术、分娩、转科后应停原医嘱,重开医嘱。
11、医师开具特殊医嘱后,应向执行护士交待清楚。
五、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并熟练使用。
1、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一律不外借、不挪用。
所有人员熟练掌握各科抢救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抢救药物剂量、剂型、药理作用。
2、抢救车指定专人管理,各种物品、药品及数量按本单位要求统一分类放置,药品要求保持原包装,抢救车内各种物品及药品每日清点、补充、整理,无过期,并登记签署全名。
3、如发现有沉淀、变质、变色、过期、标签模糊、密封不严等药品时,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新,保证完好无过期。
4、备用抢救药品要有一定基数,并建立登记本,严格管理,班班交接,药品使用后及时补充、登记,签署全名。
5、做好各种抢救仪器保养,定时充电,保持完好、清洁、备用状态。
6、护士长每周不定期抽查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落实情况,并记录、签全名。
六、危重患者抢救配合制度1、危重患者需抢救者,应立即通知相关医生进行紧急抢救。
在医生未到达之前,护士不可以离开患者,应立即予以急救处理:开放气道、吸痰、吸氧、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止血、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等必要的抢救措施。
(静脉通路尽量建立在上肢)。
2、与医生一起根据病情将患者转入抢救室或安置在监护室,并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及护理措施。
3、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并将抢救物品、药品放置床旁,以便随时急用。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通畅,及时准确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凡因抢救未进行记录者,要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填写要求认真、及时、准确,时间精确到小时、分。
5、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认真、及时、正确地执行医嘱,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在得到医生或第三者认可后方可执行,并记录在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上。
6、危重患者需做辅助检查时必须由医生、护士陪同。
7、认真为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躁动患者加床档,医生下医嘱后征得家属同意,可行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
七、治疗室管理制度(一)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物品存放位置、清洁区与污染区。
有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应专柜放置,室内用具清洁,摆放有序。
(二)医护人员进治疗室,衣帽整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
(三)药品管理有序,清洁整齐,内用药和外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清楚,帐、实物相符,并有记录。
毒麻药品按《毒麻药管理制度》执行。
(四)保持治疗室清洁整齐,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消毒0.5-1小时。
使用中的灯管强度>70uw/cm2,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
(五)治疗准备工作:各种治疗操作,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定期清洁治疗室。
1、各种治疗认真做到三查十对。
2、无菌钳、镊、无菌容器、无菌溶液使用方法正确。
3、无菌盘铺法及使用正确。
4、各种治疗、注射均带治疗盘,三针以上要铺无菌盘。
5、治疗时抽出的药液和溶解药物的注射器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并应放入无菌盘内。
6、抽吸及溶解药物,要保持剂量准确。
7、输液特殊加药,应现配现用,静点滴注顺利后再加药。
8、开启后的无菌溶液(溶酶)或无菌包,须继续应用时,保存24小时内有效,需注明打开日期和时间。
9、凡无抗菌能力的无菌物品(棉球罐、纱布罐、棉棒等)应24小时内使用。
10、有输液卡片,规格整齐,防止差错。
11、为了配合合理用药,减少病人痛苦,可应用封闭式套管针。
12、治疗车使用原则及要求:物品摆放有序。
上层——为清洁区,操作过程中的用物及无菌用品,治疗本(卡),手消毒液。
下层——为污染区,放用后止血带容器、操作后废弃物、利器盒。
(六)合理使用冰箱,物品放置有序,药品标签清楚,严格执行冰箱管理制度,无私人物品。
(七)摆或发口服药前洗手,发药后药杯随时消毒。
(八)无菌与污染物品应严格区分,分别放置,各类消毒物品均无过期。
(九)掌握各种治疗的基本知识。
八、处置室管理制度(一)室内设备布局合理,无菌物品摆放有序,清洁区、污染区有明显标志,环境及用具整洁,摆放整齐,有消毒隔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