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料 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的探究
实 证
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 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
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
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
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
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
历 史 理 解
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上尽可能客观地、实事 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对历史事件的发 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
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
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
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只有设身处地、尽
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只有从历
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
核 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育人观念。
心 ★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在真实问题情境
素 中培养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养 ★破解评价瓶颈,改变过分关注知识和标准答案的现状。
一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
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 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 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 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 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 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 孕育出来的
* 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 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也是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历 历史研究所追寻的是求真、求通、立德。 史 “求真”指的是对历史的探究是以不断接
价 近历史的真实为目的;“求通”是指“通
值 观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历史发展 的趋势;“立德”是指历史中蕴含着丰富
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价值
取向,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
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 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
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 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本特征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为 ★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
什 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么 要 提 出
★体现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 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 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
★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确立以学生素养发
时空观念




历 史
对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 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
史料实证
正 确

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
历史理解


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情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

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历史解释
史 认
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 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历史价值观

历史 价值观
历史 理解
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史料 实证
历史 解释
时空 观念
时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
空 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
观 念
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 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
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
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
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
角度出发。
史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
发展,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历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的阐
史 解 释
释和评判,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 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
等。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解释历史和评价
历史,对历史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历史评判是
建立在对史事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的,
人类的共同追求。任何对历史的阐释和评
判,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三 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什么是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 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或结束基础 教育阶段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各种 核心素养,以及在这些素养上应该 达到的具体水平的明确界定和描述。
制定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
学 生 核 心
实践 创新
社会 责任
国家 认同
国际
素 养 的
身心 健康
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
理解 人文

底蕴
框 架
学会 学习
审美 情趣
科学 精神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九大素养和25个基本要点
二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 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 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 ➢ 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 ➢ 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当前,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高中课程 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重大变化。
此次高中课标修订,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1.制订新课程方案,突出 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 2.研制我国学生跨学科核 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3.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 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思维品质和关键成就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 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 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 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 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确 定
学科本质观
学科育人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
对学生发
主要表现

展的价值


定 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
历 史
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

心 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
养 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
的 依 据
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 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 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