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识字教学案例上允镇中心完小刘国莉【背景】:我在2016年6月13至14日聆听了澜沧县教育发展中心开展了网络研修与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整合成果展示课。
这次展示课有低中高段的识字教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多元化的识字方法、解释字词义的方法。
四位教师的课各有千秋,现在我将对中段罗正美老师的识字教学课来进行分析。
【描述】:开课伊始,教师配着优美的钢琴曲及乡下人家优美的风景图,再伴着自己的谈话导入课题。
接着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阅读要求,又让学生用自主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生字。
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出示生字。
师:看你们读得那么认真,现在老师就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会读生字了。
(出示生字词)屋檐棚架装饰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耸着尾巴搬到门前生:自荐读、男女生读……师:相信你们会读生字词了,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词语,但是有一个字,老师不理解,你们能帮帮老师吗生:行师:出示“捣”字及捣衣的图片,让学生说字义,学习生字,组词生:根据图片解释词义,学习生字。
(捣衣,就是乡下妇女用木棒敲打着洗衣服。
)师:这个是什么结构部首是什么,跟什么有关“岛”字是这个字的什么生:左右结构,提手旁,说明这个字与手有关,“岛”字的读音就是这个字的读音。
师:像这样一部分与字义有关,一部分是这个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就是什么字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答案)形声字。
师:是啊!字的一部分表示与字义有关的叫义符,表示字音的部分教声符,像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
(引导学生明确形声字)接着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出什么在乡下人家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学生浏览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机随文学习“棚、冠、率”这三个字。
师:你们到乡下人家,首先看到了什么瓜架上都有哪些瓜瓜藤爬上了什么地方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到了瓜架,瓜架上接着南瓜……,瓜藤爬上了棚架。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播放出瓜架上接着不同瓜的图片、瓜藤攀上棚架的图片及生字“棚”字,让学生学习生字“棚”之后,分析“棚’的结果,再次让学生明确形声字。
生:“棚”也是形声字,并说出原因。
师:本课生字中像这样的形声字还有没有,找找看。
生:“搬、眠”也是形声字,提手旁、木字旁表示字义,叫形旁(义符),“般、民”表示声旁,叫声旁(声符)师:你吗觉得乡下人家屋前景色怎么样生:很美……师:请你们美美的读这一段,并指出“结”是多音字。
师:接下来我们去到哪里看到了什么生:齐声回答到了“门前”,看到了各种鲜花。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芍药、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菊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指出鸡冠花的“冠”字是本课的生字,让学生学习“冠”字,组词,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字义。
生:学习生字“冠”字,联系生活中的公鸡鸡冠理解字义。
师:听学生的理解后出示放大鸡冠花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并进一步的说出字义。
之后按季节的变化依次出现花开的图片理解词语“依时令开放”。
师:看到乡下人家门前那么美的鲜花,你们心情怎样生:回答自己的心情,并带上自己的心情读这一段。
师:走过门前就到了乡下人家的屋后,屋后你看到了什么生:雄鸡、母鸡、小鸡……师:这些鸡在干什么从回答中引出生字“率”,学习“率”字,组词。
出示“率”字的演变过程,讲解。
生:观看“率”字的演变观察,听教师讲解。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学习“率”字,用不同的方法识记。
师:倾听评价,说出老师的记忆方法。
(编顺口溜:一点一横长,撇折撇折点,左右各两点,下面一个大十来支撑。
)师:说说要如何才能把“率”字写得变美。
播放电脑中“率“字的笔顺,并在田字格中范写。
生:说出田字格的格式,观看电脑中“率“字的笔顺书空,观看教师范写,自己在田字格中练习写。
师: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总结、布置作业。
【评析】: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启蒙的开端,也是一切认知能力的基础。
然而,陈旧的教学方式把识字写字视为单纯的语文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重复训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成为“知识容器”。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吃力。
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更缺少主动识字写字的意识和能力。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喜欢自主学习汉字,有强烈的识字写字愿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为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机械识记,高耗低效的现象及识字写字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多元职能理论指导下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识字写字教学。
上面教学情境中描述的识字写字过程就很好的体现了多元化的识字方法。
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学起来就不再感到吃力,而是一种享受了。
课例中,首先,教师注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识字写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
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凭借色彩明亮的多媒体课件,充满激情的语言及音乐的渲染下,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字词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情感。
学生在这种兴趣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地识字,释义,并能感受到了获取知识后成功的喜悦。
其次,体现出多元化的识字方法。
多种识字法结合起来识字。
课例中的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后,利用集中识字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对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及美景无法体会时,教师又将图文结合,建立字形符号与事物表象的联系。
通过媒体展示画面,再现情境,使学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美景有感性的认识,对字词义有所理解;(如:学习“捣”结合乡村妇女用木棍敲打洗衣服的图,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理解了字义,学习了“捣”字。
教师并引导发现”捣“字是形声字,“提手旁”表字义与手有关,“岛”字是“捣”字的读音,像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
形声字中表示字义的叫做形旁,也叫义符,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做声旁,叫做声符。
平时学习识字是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来学习部分字。
)在学习“棚、冠”两个字采用随文识字;出示瓜藤棚架的图片,及鸡冠花的图片时,大大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因为多数孩子生活在农村,这些图片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常见,顿时就激起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用图文结合来学习理解生字词,很快就被学生弄懂了。
在学习“率”字时,教师能结合字源的演变过程及字的构造方法,让学生先观察发现,再进行强调。
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字与图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字词意思了。
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同时深深体会到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一个字像一首诗,更是一幅画。
再次,教师在识字过程中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随文识字使学生认识生字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还便于学生发挥迁移作用,使学生活学活用。
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体现了一个重大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只有把它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有它确切的含义和读音。
在学习鸡冠花的“冠”字时,老师出示了“冠”的两种意思,让其结合语境选择文中鸡冠花的“冠”的意思,同时还让学生用另一种意思组词,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在不同语境中“冠”有着不同的意思;学习“率”字时,老师还不忘穿插“率”的字形演变过程,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中国汉字魅力。
并通过“率”字在语境中的意思,选择了率领中的“率”字的读音。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将字的形音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4、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如:本节课中一个创新点,教师依据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捣”字,进而引导得出“棚”字也是形声字,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其它形声字,找出这些形声字的形旁,理解不同的形旁的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形声字的理解。
5、识写结合,注重指导书写姿势。
教学生字时,学生必须要求学生会读,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写,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率”字时,先让学生观察“率”字的笔画顺序,再让学生书空后,最后观察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让学生在说说如何写好“率”字。
学生交流后,说出自己编的顺口溜:一点一横长,撇折撇折的,先中间后两边,下面一个大十来支撑。
这样的顺口溜既教给了学生识记“率”字方法,又教给了书写的顺序,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要写出规范的汉字,必须先让学生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在让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也能强调书写的姿势,这就有利于学生写出更规范的生字了。
总之, “人生识字聪明始”,教师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能力,才能为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学好语文。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这节课例虽然是一节普普通通的识字课,但它是一节体现了多元化的识字教学课。
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的作用,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教给学生多元化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践,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枯燥的识字写字教学成为学生的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