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考研答题方法及现代汉语常考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考研答题方法及现代汉语常考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考研答题方法及示例(一)大体总结了几个学校的现代汉语试题(北大、北师大、北语、吉大等),一般的题型无非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实例分析。

(一)首先说一下名词解释的答题方法。

1、名词解释一般的分值是在3分——5分不等,名词解释首先要把这个名词的本质答出来,然后视分值的多少再外加上提出者、作用、次范畴等等。

例如,名词解释"语音",如果是3分的话,那么只需要答最基本的就可以了,下面把答案给大家参考一下:语音(3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语音(4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语音(5分):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能够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语音的最小组成单位是音素,通过音素组成音位、音节、节拍群、语流更大的语音单位以进行交际,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成为语音学。

2、真题示例:(1)官话(北京大学2005年现代汉语专业课试题,5分):(首先答本质,介绍一般情况)官话的本质是官场用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是由官场共同语变为民族共同语的,(其次答发展状况)产生于14世纪,到了明末清初,发展成为全国各地官场的共同语,其后进一步成为通行于公众间的语言,它始终是以汉民族通行最广的北方话为基础的,(最后答作用)官话是共同语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在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5分,这就O了,呵呵);(2)音素和音位(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语言学专业课试题,要求适当举例,6分):(分析:这属于一道对比型的名词解释,这种题的答题步骤比单一型的名词解释好答,一般的步骤就是,把各个名词都简单解释一下,然后谈关系,最后谈区别)3、注意问题:名词解释一般是位于第一道大题,所以大家答题速度一定要快,而且要精练,如果不要求举例说明就别画蛇添足,毕竟名词解释题不是简答或者论述,否则会占用后面的答题时间。

(二)简答题。

1、简答题分值一般在6分——10分不等,简答题中一般会涉及到一些名词术语,那么一定要先把名词术语的本质说出,然后再按照要求继续答题。

2、真题示例:(1)“成果”和“后果”,有人说是同义词,有人说是反义词,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北师大2006年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语音、词汇专业课试题,10分)分析:学过哲学的同学都知道,凡是都没有绝对,所以面对这道题我们心中会有个谱,二者应该是都有道理,但是既然提到了两个极端的说法,那么必然也有各自的局限性。

首先题目中涉及到了两个术语——同义词、反义词,那么一定先要把二者本质答出来,之后再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答:1、同义词是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对或相反的一组词;2、同义词分为绝对同义词(又叫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并且可以互换)和相对同义词(在一定语境中或者某个义项上相近),“成果”和“后果”都表示做一件事情所取得的结果,那么在“结果”这一基本含义上二者属于相对同义词;3、反义词也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一定语境中或者某个义项上相对或相反),“成果”指做一件事情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般是好的方面,而“后果”一般是指不好的结果,二者在这个条件下就是反义词;4、综上所述,“成果”和“后果”在基本意义上构成同义词,在感情色彩上构成反义词,所以词的同义或者反义有时是需要条件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题目中的观点都有各自合理的一面和局限的一面。

(2)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都可以用于虚指,各举一例。

(华中理工大学2001年现代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5分)分析:这道题并不难,但是同学失分的最重要原因是审题上的失误,咱们在答政治题的时候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分答点,一般说6分是3点,10分是5点等等,那么这道题有的同学肯定特别“听话”,上来各自举一例就完成任务,那么你想想,5分的题你答了3点,怎么给分呀?而且这道题属于平行性的题,所以你答的肯定不完整。

所以咱们再来看看题,我前面说了,涉及到的术语一定要解释,那么看看这道题涉及到的术语有四个“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虚指”,那么大家想想到底应该解释哪个的?3个例子肯定是3分,那么剩下的2分应该解释哪个术语呢?(大家肯定知道,自己答吧,哈哈)。

3、注意问题:简答题需要审题清楚,把隐含的踩分点都“揪”出来,这样你才能得高分,得满分。

而且一般举一个例子简单说明即可(超过8分的简答一定得举例)。

(三)论述题1、分值大、易丢分、答不全成为了论述题的特点了,有的同学一看到论述题就发蒙了,不知道怎么答才能少丢分,有的同学在论述题上话是没少说,得分却可怜。

论述题的分值在15——30分不等,论述题答题最基本就要遵循着“角度多、知识全、例子鲜明、解释精当”这么四个法则。

2、真题示例:(1)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哪些?谈谈你的看法。

(北师大2008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15分)分析:词类问题大家太熟悉不过了,而且详细在复习的时候都是作为重点掌握的,那么沿袭着简答题的方法,先把涉及到的术语解释出来,再按照基本法则答题。

答(只写要点了,具体内容自己充实吧,哈哈)A、词类的含义,划分词类的目的;B、划分词类的标准(3点,分别解释并举例说明各自的作用)C、划分词类标准中最重要的标准——语法功能(分布状态),(为什么?举例说明。

)D、比较有代表性的各家对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马建忠、吕叔湘、黄廖本、胡裕树、朱德熙等等,举出得至少三个吧)。

(2)论述字、语素、词的关系。

(20分)分析:这道题也够大的了,那么首先解释字、语素、词各自的含义,然后慢慢理请他们的关系。

A、字、语素、词各自的含义;B:在古代汉语中字和语素、词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三者关系(举例),对比其他语言(一般是选择英语吧,英语中没“字”这个概念),(角度广);C、(字和后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字”是书写符号,后两者是词汇、语法单位)语素和词的关系(如何确定语素和词,举例说明);D、(加分点,呵呵),简单谈谈汉语本位问题(老师看到你这里的论述一定会给你高分的,相信我,汉语本位问题是最近研究的特别热的问题,但是不要论述太多,说个三句五句就可以)。

3、注意问题:论述题切记洋洋洒洒没有条理,在答题之前一定要构思好,哪些术语和观点和题目吻合,然后构建答题步骤和思路,因为老师不仅仅是在看你知识掌握程度,也是看一个准研究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试想一个条理混乱,没有规矩的答题者,即使他答的再好,老师也不会欣赏他的。

(四)分析题1、分析题最能考察考生基本知识和灵活运用甚至知识面的掌握情况,分析题一般分为基本分析题,这样的分析题只要你掌握了书中基本的知识就可以答上,比如给个例子,然后归并音位,另一种就是拉分的了,一些理论你没看过你就答不了题,所以在这里我只能推荐几本书。

2、推荐书目:《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不看别后悔,现代汉语基本理论都在这里);《语法讲义》、《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印书馆(经典语法之作,复试中各学校多次提到);《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社(词汇部分经典之作)。

虽然辨析同义词可以用义素分析法,但是北语的同义词辨析一般用的不是这种方法。

北语对外汉语试卷上的同义词辨析,一般是对词性不同,但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进行辨析。

只要把它们之间的语法差别说出来就可以了。

比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区别词,形容词和副词之间的辨别,还有一个要小心的就是兼类词和另外一个词的辨析,就要说出兼类词的两种语法性质,缺一不可。

实际上,北语的同义词辨析考查的本质内容是汉语各大词类的划分标准和它们各自的语法性质(个人理解跟义素分析是没有多大关系的,除非题目明确要求你用义素法进行词义辨析)。

现代汉语考研复习方法第一、整理笔记,将知识细化,不留死角。

第一遍整理笔记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而且一定要突出重点,查找其他的一些相关资料,把书中一些重点问题全面的记录下来(比如音位、语法部分),很多同学都去上网买一些所报考学校的笔记,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一些笔记要么是骗人的,要么就是书本的抄写本,一点儿额外的知识都没有,还不如自己整理的看着舒服,而且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整理;第二、形成专题,将知识穿成线儿,形成系统。

这一部分是第二轮复习,这轮复习对考试的一些论述题、分析题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语音部分就分为四个专题:音素、音节、音位、记音符号,弄清楚四者的关系,那么语音部分就解决了。

第三、吃透基本理论,利用理论答题。

有些同学书本理论掌握的不错,但是答题的时候就束手无策,其实是不善于”找理论“,再答题前一定要审题,然后找出和这道题相关的理论,然后看看用哪种理论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练习答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许多同学眼高手低,拿出一份题就觉得看看就行,想想大致答题思路就可以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同样的,在古代汉语中的翻译也一样,经典段落必须形成书面形式,然后再找相关资料查对。

只有真正的练习答题,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后才可以提高。

第五、利用真题实际演练,把历年真题中复现率高的知识点再次强化,甚至要背诵下来。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