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导读《平凡的世界》

名著导读《平凡的世界》

4
《平凡的世界》简介
课文为《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章,前一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人物以及 故事的背景。故事开始于 1975 年二三月间,在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上, 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刚刚考上县立高中。他出身于一个贫寒家庭,家里的 境况十分凄凉,父母年老体弱,妹妹也在上学,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祖 母,整个家庭都靠 23岁的哥哥孙少安支撑。孙少平买不起 5 分钱一份的 大锅菜,只能靠几个黑高粱面馍充饥。17 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天 课半天劳动的学习生活使他备尝饥肠辘辘的折磨。但让他“最痛苦的是由 于贫穷而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服站在女同学的面 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能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并且 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他非常自卑,虽然他的个子在班上是 最高的,但他总觉得自己低人一头。但是“贫困又使他过分地自尊。他常 常感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 的对立情绪”。幸好,他有自己的发泄方式,才使得他没有转入偏执之中。 他喜欢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转悠,以此获得无数前所未有的新奇印象。同时, 他还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课文节选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中国当代作家,乡 土文学的代表作家,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之一。原名王卫国 ,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7 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他曾经务 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 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 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 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 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 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人生》等。其中《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 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 月 17 日因病医治 无效离世,年仅42岁。
3
《平凡的世界》内容简介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 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 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 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 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 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奋斗 的艰难经历,而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整 个社会的各种政策和人们的心态。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7课
7.平凡的世界 (节选)
谨以此书,献 给我生活的土 地和岁月。
-路遥
2020年5月21日星期四
路遥
《平凡的世界》
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作品的相关背景。 2.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理清 文章结构。 3.鉴赏人物形象,体会表现手法。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3
《平凡的世界》主题思想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岭孙、 田、金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为中心,反映 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 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 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流露出作者对家 乡父老温馨动人 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社 会、对历史、对生活、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 深刻思考和理解。
第三层(第15—39段),写孙少平与郝红梅在潦倒的生活中相互关注,共 同讨论《红岩》,有了精神支柱。
12
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
1.初到县城上高中的孙少平,似乎处处都与其他 同学不同,他的这种“与众不同”表现在哪些方 面?
(1)“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 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
(2)他还养成了看课外书的习惯。他不 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在班上开会或者政治学习的 时候看“反动书”。
②乐于助人 把自己借到的书籍转借给郝红梅看。
15
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
谈谈你对主要人物孙少平的看法。
孙少平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高中生,他的生 活“艰难而痛苦”,怕别人瞧不起,有着极强的自 尊心、自卑感;但他不甘于现实的冷酷,沉浸在书 的世界里,胸中充满了“生活的诗情”,这又突显 了他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着精神追求的年轻 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年轻人。
2. 通过叙述者的议论和人物心理描写 , 刻画人物形象 。孙少平是 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文中一是通过叙述者的议论,直接刻画孙 少平的形象。比如,第 14 段中的议论:“这一件小小的事,使他对 书更加珍爱了……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 一个日子。”突出了孙少平在平凡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二是通过描写 孙少平的心理活动,在字里行间来展现他的性格。比如,第 5 段中 “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这段描写表现了孙少平受到保尔・柯察 金的感染,一个人坐在禾场边上时的心理感受,突出了他是一个有理 想、有信念、不甘于平凡的年轻人。
16
从孙少平的身上你获得什么启发?
提示: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 从孙少平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要脚踏实地, 立足于现实生活,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战 胜自我。同时,我们也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 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不向命运屈服。
17
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
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 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 世界里引领我们不迷失不懈怠。待我们一 觉醒来,跌落在现实中的时候,可以毫无 怨言地勇敢地承担起生活重担。这是孙少 平教给我的。
(3)每天吃饭的时候,在众人散尽而他 一个人去取自己那两个黑馍。
13
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
2.孙少平除了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外,他还有 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和语段,体 会他的内心世界。
第5自然段中“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 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 ——这段描写写的是孙少平受到保尔·柯察金的感染,一个 人坐在禾场边上是的心理感受,突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信 念,不甘于平凡的年轻人。
7
基础识记
弥( mí )漫 僻( pì )静 谴( qiǎn )责
被褥( rù )
不轨( guǐ )
瘦削( xuē

8
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ຫໍສະໝຸດ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时期? 2.文中涉及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3. 复述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4.请划分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20
课堂小结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 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孙少平正 是凭借着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执着的信念, 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苦难的生活,战胜了自 我,充实了自我的精神世界,在平凡的世界 里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而新世纪的我 们,更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懈努 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去迎接未来的 挑战。
神的集中体现 。
——读者反馈
作品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和主人公艰难奋进的个人经历在读者中 引起极大的情感共鸣;还有,路遥在创作中始终要求自己“不失普 通劳动者的感觉”,自己是在为农民“立言”,而不是“代言”。 他以“血统农民”的身份塑造出从中国农村底层走出来的个人奋斗 的“当代英雄”,这也是路遥对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24
《平凡世界》历史背景
路遥说过,他始终关注的焦点是“城乡交叉地带”. 其实, 他所说的“乡”果然是名副其实,但“城”却并非“城市”而只 是“城镇”,但与乡村相比,两者的文化落差还是十分明显的。 社会文明的发展变迁,总是从“城市”、“城镇”而后波及乡村, 所以,关注城乡地带变化,即便从反映80年代农村变革的角度写 人。
——路遥
18
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
学会乐观勇敢地接受生活中的 一切,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 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 ,也要心平气和的继续耕作。这是 我向孙少平学习到的。
19
写作特点
1. 以现实为基础展开叙事 , 反映生活的真实 。本文写的是孙少平 到县城上高中的生活,作者采用传统的写实手法,以客观的笔法、平 静的叙述,展现了孙少平经济上的困窘,他穿的是一身“破衣服”, 吃的是“黑高粱面馍”,在同学们中间,饱受自尊心的折磨,每天只 能等待“众人散尽”才去吃饭。而在这样的生活中,他养成了看课外 书的习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书籍中得到了精神上 的安慰。所叙之事具有很强的现实基础,是 20 世纪 70 年代农村及 小城镇生活的写照。
21
布置作业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展现 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 表现了小说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质,坚 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课外阅读这部小说其它章节,记下自己 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
22
《平凡的世界 》经典语句摘录
1.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 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 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 在力量。 2.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 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 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 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引领我们不迷失、不懈怠。待 我们一觉醒来,跌落在现实中的时候,可以毫无怨言地、勇敢地承担起生 活重担。 5.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 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6.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 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第14自然段:“这一件小事,使他对书更加珍爱了……没 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
——突出了孙少平在平凡生活中的精神追求。
14
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