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淬火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急速冷却。
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马氏体不稳定,需配合回火工艺得到稳定组织。
回火
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改善组织和性能,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
低温回火
回火马氏体(150~250)
消除淬火内应力,提高韧性,保持硬度。(刃具、量具、模具、精密偶件)
降低硬度,消除过热缺陷,细化组织。
球化退火
将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加热到略高于Ac1,
保温后缓冷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淬火出炉做准备。
等温退火
加热至Ac3或Ac1以上,保温后等温冷却
降低硬度,均匀组织和性能。
不发生相变退火
(加热到A1以下发生相变,然后保温,缓慢退火,称为低温退火)
再结晶退火
把经过冷变形的低碳钢(或有色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100~200℃,保温后缓冷
类别
工艺特点
目的
退火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
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随炉冷或埋灰冷)的一种操作方式。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便于冷变形加工;消除组织缺陷,改善性能;消除内应力;作为预先热处理。
发生相变退火
(加热到A1以上发生相变,然后保温,缓慢退火,称为重结晶退火)
完全退火
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后缓冷
消除加工硬化,提高塑性,以便使用或成形加工。
消除应力退火
将经冷、热加工的零件加热至Ac1以下(一般为500~600℃),保温后缓冷
消除残余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类别
工艺特点
目的
正火
将钢加热到Ac3(Ac1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
细化组织和消除过热缺陷;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和减少网状渗碳体,提高综合0)
提高弹性和韧性,保持一定硬度。(弹簧)
高温回火
回火索氏体(500~650)
良好综合性能。(曲轴、连杆、活塞杆)
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韧性大大降低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