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岁婴幼儿喂养与营养

0-3岁婴幼儿喂养与营养



目前人们关注与婴儿营养重要相关的生物因子
花生四烯酸(A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铁,与神经认知行为有关 核苷酸与免疫和胃肠道功能有关
硒参与体内抗氧化等。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s)

LCPs 的重要作用
作为生物调节因子、生长调节因子、脑的结构成分,特别是神经组织等 母乳中含有较高的LCPs
7-9个月期间婴儿喂食方法
米粉5-10克 蛋黄泥半个或一个
假设每天喂8次奶 两次奶中间不能添加辅食 辅食可以放在吃奶前或后添加 不要因添加辅食增加吃的次数
2 阶段鱼泥、肝泥 骨泥或肉泥20-30克 2 阶段菜泥或果泥 20-30克
九个月前后时婴儿喂食方法
米粉5-10克 蛋黄泥半个或一个 假设每天喂7次奶 两次奶中间不能添加辅食 辅食可以放在吃奶前或后添加 不要因添加辅食增加吃的次数 去掉一次奶,有一次整餐饭
450~600g主食
250ml牛奶
450g蔬菜(绿叶>50%)
50~100g蛋
>100g水果
母乳喂养时程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的 《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明确指出: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
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
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婴儿营养新进展——生物因子

中国营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幼营养学术会议专题 会议论文摘要 (2006年11月8日-11日,广州) Jane Carver 博士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College of Medicine, Tampa, FL, USA
母乳喂养应注意的问题

母乳喂养时程
最初6个月纯母乳喂养 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开始添加适宜的辅食

母乳不足、胃—结肠反射、攒肚 母乳性黄疸:放置法


母乳的储存
乳母的营养
乳母的营养

热量多摄入500~800千卡 多增加25克蛋白
100~150g肉 100g豆类、豆制品

每日相当于

适时、适量、适度添加食物

食物添加的时机 食物添加的顺序


三级火箭
生长债 营养银行
食物添加时机

最佳开始时机:4~6月 添加信号:
体重比出生时增加1倍

过早:
减少母乳分泌 挤压反射未消失导致拒食 食物过敏 腹泻(病原菌)
基本会坐
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5~6月时学吃的关键期 会用小勺

强迫型
喂养人在喂养行为中,通过自身的示范或采取威胁、
提供很多食物的措施帮助、促进儿童多进食

适宜性
合理的调节喂养行为,有适度的喂养频率能监督进
食量,并尽量不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等行为
早期营养教育奠定孩子一生健康

让孩子了解饭量—用餐教育Biblioteka 养成定时、定点、定量的规律
早期进餐教育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母乳研究进展

优点:
母乳是被认为是衡量婴儿喂养状况的金标准 含有数百种生物因子、具有多重生理功能和多重系统、能根据婴儿的需要调
整泌乳量,
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神经认知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发育 有助于保护机体的抗氧化系统

生物因子包括营养素、配方、食物成分或其他能联合增加或有益身体生长、发 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成分
母乳或配方奶 鸡蛋 鱼禽肉类 豆制品 绿叶蔬菜 水果 软饭等 500ml 1个 50g 豆制品25g 50-100g 100g 100-150g
喂养行为

婴幼儿食物的准备行为 家长的喂养行为
儿童的进食行为
喂养环境
喂养行为的分类

放任型
喂养人完全依赖儿童的个性和食欲,放任儿童的进
餐行为,让儿童随自己的意愿进食
婴幼儿喂养新方法
7-9个月泥湖添加原则和方法



奶量逐渐减少约200ml左右 9个月前后逐步过渡到每天有一次整餐 每日添加3-4次 推荐2、3阶段婴儿专用泥湖食品 让婴儿在餐椅中学习进食 喜欢的食物可以多吃,不喜欢的也要少量多次尝 试 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和粘稠状 9个月前后可以吃全蛋,少吃鸡蛋羹!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主要参与体内抗氧化作用 通过作为 GSH-Px 的组成成分,作用于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保护细胞膜防止过 氧化损伤 以地域硒水平不同,母乳中硒水平为10-20 m g/L



没有补充硒的婴儿配方食品中硒的水平在 2-13 mg/L
可通过测定血浆硒含量评价短期内硒营养状况,测定血浆 GSH-Px 活性评价长 期硒营养状况。 以未补充硒的婴儿配方食品喂养的婴儿血硒低,用补充硒的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的婴儿血硒类似于母乳喂养的婴儿。
培养自我控制力的方法

关爱—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令行禁止—同步吃饭才能有很好的进餐氛围
注意首次实施无法遵从时应该“强迫身体控制”

正强化—注意强化的间歇性 暂时冷落—要引出负面情绪,可以减弱坏行为

引导—要引导出“共情心”。从幼儿时建立亲子情感联 系
暂停—双方都可以冷静思考



取消权利—注意大家方法都要一致
2、3 阶段鱼泥、 肝泥、骨泥或 肉泥20-30克加 入自制稠粥或 面条加入碎菜
2 阶段菜泥或果泥 20-30克
婴幼儿喂养新方法
10-12 个 月 婴 儿 喂 养
特点:从以奶类食物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各种食物 为主,从泥糊食品向固体食品过渡 目的:培养独立进食能力,加快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提高咀嚼食物能力。

核苷酸作为核酸(RNA和DNA)的前体、参与能量代谢(ATP 、辅酶–NAD、
FAD )、活化中间调节因子(UDP葡萄糖)、生理调节因子(cAMP、ADP、腺 苷 ), 营养作用涉及胃肠道组织、免疫组织、其他组织等 母乳喂养婴儿很少感染胃肠道、呼吸道、中耳疾病,可降低胃肠道和过敏性疾 病的发生率 因此有人提出将核苷酸作为条件必需成分,即当内源性核苷酸供给不足于满足 正常生理功能需要时,可能成为条件必需成分 因此在某些添加下,通过膳食进行补充可能是特别重要的。容易发生核苷酸缺 乏的情况常见于限制摄入量期间、生长迅速时期和创伤恢复期。 对于新生儿、婴儿应该主要是母乳或添加了核苷酸的婴儿配方食品。

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
自我控制力—做好别人让他做的事
干好自己想干的事

早期进餐教育
贯穿着孕育这两颗种子的全过程
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很好的基础
进餐过程与两颗种子的培养

该吃饭的时候就应该吃饭
愉快而情愿地分享自己的美食
可以接受剩饭
学习等待,能安静地适应延迟满足
主动进餐,专注而热爱食物 学会感激

目前大多数婴儿配方食品中仅含有 LCPs 的 18C 前体
用婴儿配方食品喂养婴儿的组织中LCPs 水平低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包括神
经组织
有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部分从母乳中获得LCPs ,有利于
视敏度和神经认知行为的发育。
因此根据母乳中LCPs 模式,在婴儿配方食品中补充LCPs 。
婴幼儿喂养新方法
10-12月(半)固体食物添加原则和方法



每日奶量500-600ml 1岁前后过渡到每天两顿整餐 可以自己制做米面类、菜果类、鱼虾等食物 继续食用亨氏 2 、 3 段泥糊如:肉泥、肝泥、骨 泥等 向固体食物过渡,从小块到大块,从软到硬 可以进食少量零食,但不吃甜饮料 鼓励小儿主动进餐。

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


原汁原味
不易产生肠道不适应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 能防止偏食挑食 无有害因素
婴幼儿喂养新方法
6个月婴儿辅食添加方法

首选婴儿工业化强化米粉 每餐只添加一种


第一阶段瓶装泥糊
不添加任何调味品


从每天添加一次逐渐到每天添加三次
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

在每次喂奶前或喂奶后添加,不增加进食次数

过晚
生长落后
会顺利吞咽泥糊状食物
间隔4小时哺乳
免疫保护力减弱
微营养素缺乏 口腔进食技能发育迟缓
婴幼儿喂养新方法
4-6 个 月 婴 儿 喂 养
特点:开始尝试和添加、进食颗粒
细小的泥糊食品
学习吞咽的关键期
目的:丰富婴儿味觉,让婴儿肠道逐渐适应
不同种类的食 物,做好进食各种食 物的准备。
10-12个月期间婴儿喂食方法
水果泥20-30克
假设每天喂7次奶 两次奶中间不能添加辅食 辅食可以放在吃奶前或后添加 不要因添加辅食增加吃的次数 去掉一次奶,有一次整餐饭
米粉10-12克 全蛋泥半个或一个
2、3 阶段纯鱼 泥、肝泥 骨泥或肉泥2030克加入 自制稠粥或面 条加入碎菜
2、3 阶段鱼泥、肝泥 骨泥或肉泥20克
4-6个月婴儿喂食方法
蛋黄从1/4个开始
假设每天喂8次奶 两次奶中间不能添加辅食 辅食可以放在吃奶前或后添加 不要因添加辅食增加吃的次数
首选
婴儿米粉5-10克 连续使用5-7天
1 阶段菜泥或果泥 15-25克
婴幼儿喂养新方法
7-9 个 月 婴 儿 喂 养
特点:适当减少奶量,进食混合型泥糊食品 逐渐增加辅食所占比例 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目的:抓住学习进食各种食物的敏感期,培养良好 饮食习惯,避免进食困难和挑食偏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