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水灾事故及隐患处理措施标准范本

矿井水灾事故及隐患处理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4442
矿井水灾事故及隐患处理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矿井水灾事故及隐患处理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矿井水害类型为老空(老塘)积水、断层裂隙水、钻孔积水。

最常见的是老空(老塘)积水,老空积水主要老顺槽积水。

(2)、矿井发生突水事故时的预兆。

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1)挂汗。

(2)挂红。

(3)水叫。

(4)空气变冷。

(5)出现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挥,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10)裂隙出现渗水。

(11)探眼出水。

(3)、矿井防治矿井水害的主要措施:
⑴、加强水害分析和预测预报,建立水害隐患档案,。

⑵、坚持复采块段用5米长钻杆探水“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开采时不得突破规程规定的隔水煤柱线开采,发现透水预兆及时汇报和撤离。

(3)、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水害辩识能力和安全意识。

(4)、洪水季节,对主要硐口制定确实可行的堵水方案,并备好防洪材料。

(4)、发现突水预兆时的应急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停、断、撤、报、查的原则,即工工作面一旦发现突水预兆时(在探水过程中发现探水眼有顶杆现象时不得拔出钻杆),工作面的人员必须先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汇报井口值班及矿井调度室,并由矿井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资
料,查明情况。

发生水灾事故后的应急原则及注意事项:
⑴、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室将事故情况进行汇报。

调度室值班根据灾情是否需启动事故紧急预案。

(2)、当出水量很大,现场人员必须按照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若避灾线路已经被堵,撤离时应尽可能向上一个水平撤退。

(3)、矿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报告时,应根据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及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4)、井下人员如未能及时撤离至安全地点,遇险人员应尽量往上一个水平撤退。

当被堵在上山独巷时,遇难人员必须保持镇定,避免体力消耗过多,不能喝井下的污水,需寻找裂隙水饮用。

(5)、发生透水事故后,井下排水设备必须正常
运行,水泵司机必须坚守岗位,保证排水泵正常运行。

(6)、现场遇险的人员要尽量避开突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互救。

(7)、不能急躁,保持好体力,找个风流畅通,顶板完好的安全地方藏身,合理利用矿灯电量。

(8)、利用可能发出的任何声音或光线向外界传送求救信号。

(9)、救护人员到位后,遇险人员要服从指挥,不要喧闹。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