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含答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温故知新】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2.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通了
3.隋朝时期,创立的某项制度,成为历朝历代的选官标准,这个制度是
4.618年,在江都被杀死,标志着隋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基本史实。

理解并记住“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重点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自主学习】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____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他就是_____。

2、626年,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他就是________。

3、唐太宗吸取______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任用敢于直言的______,他被成为唐太宗的一面____。

任命善于谋略的_______,敢于决断的______,人称_______。

4、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
(1)在政治上:
①进一步完善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_____,减省刑罚;
②增加_____,鼓励士人报考,______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③严格考查______。

(2)在经济上,减轻_____,鼓励_______。

(3)先后击败________,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二、女皇武则天
1、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_______,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_______,选拔人才;继续推行贞观以________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__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她得统治被称为______,______。

三、开元盛世
1、_____是武则天的孙子。

他任用宰相_____和______,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_____;注重_____,编修经籍。

他统治前期,年号为_____,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

【合作探究】
1.材料研读,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2.如何评价唐太宗。

3. “开元盛世”出现的条件及其实质。

【自我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刚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价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下列能为他的学习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A.《史记》
B.《汉书》
C.《贞观政要》
D.《三国演义》
2.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材料中不正确的是()
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C.鼓励生产,减轻劳役
D.开通运河,创立科举
4.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在自己墓前树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倶丰实。

”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对外开放
B.政治清明
C.经济繁荣
D.文化昌盛
7.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8.“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9.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浄,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

”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
11.“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二、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8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描写了中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当时的皇帝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
【知识要点】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 李渊长安唐高祖
2.李世民贞观唐太宗
3.隋朝速亡魏征镜子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4.(1)三省六部法律科举考试科目进士官吏的政绩(2)人民的劳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3)东、西突厥
二、
1.武则天
周殿试减轻人民负担开元盛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
开元盛世
唐玄宗姚崇宋璟税制文教开元开元盛世
【合作探究】
1.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起义推翻隋王朝的事实,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因此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2.(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3)唐太宗在晚年骄傲自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社会矛盾加剧。

总之,纵观唐太宗一生,他的功绩卓著,是我国古代帝王杰出的典范。

3.(1)条件:借鉴前朝衰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社会局面相对稳定,政治清明;统治者知人善任,重视教育;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2)实质: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的是巩固和维护其封建统治;盛世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但盛世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人民基础上的,即便是盛世中,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也是很重的。

【自我检测】
一、
1、C
2、C
3、D
4、C
5、D
6、C
7、B
8、D
9、D 10、B 11、C
二、
(1)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以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开元盛世”。

唐玄宗。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统治统治者重用人才,注重节俭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