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陈)PPT课件
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陈)PPT课件
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
形 象
的情感或思想
鉴 异: 1、借景抒情的“景” 指自然风景
赏
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
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的“志”。
·
借
景 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
抒 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
情 与 托
诗歌鉴赏常用四个步骤:
找出意象
联想意境 揣摩情感 欣赏技巧
考试主要问答模式:
1、第一种模式 2、第二种模式 3、第三种模式 4、第四种模式 5、第五种模式 6、第六种模式
分析形象意境型 分析技巧型 分析语言型 炼字型 一词领全诗型 分析主旨型题
第一种模式 分析形象意境型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分 类
现 代
近 体
民间诗
诗诗
题材分类
送别诗 怀古诗 边塞诗 思乡诗 闺怨诗 借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田园诗 山水诗 政治诗
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 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③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 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④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角度, 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 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
[题型——意境类]
A、抓住意象
答 B、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 题 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 步 氛围特点(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 骤 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
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 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
作一赏析。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 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诗歌意境,一 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 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意象例举:
意象是带有作者情感的物象,在中国诗歌 上,有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如: 柳:送别; 草:离情月:怀人和思乡 雁:思乡和漂泊 菊:高洁,隐逸 竹:正直,谦虚 落叶:悲秋,失意 柳絮:愁苦,飘零 阑干:思念,寂寞, 离愁 流水:叹息
知识储备——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
意象(意境)题
(思路)意象 + 意境 + 气氛 + 情感
步骤:
(意象)
营造……
渲染……
现)……
表达(表
“形象意境类”题目
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意境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 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 言再现画面。(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情调。(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 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境:
秋日的郊野,几根藤蔓半死不活地攀援着。黄昏时节,一只乌鸦 停留在一棵老树上,仰对着远方发出几声揪心的鸣叫。不远处,有 个小桥流水环绕着的的村庄,村庄上空一缕缕炊烟在袅袅上升。就 在这时,一个浪迹天涯的人骑着一匹瘦马,在古道上艰难地蹒跚着。 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再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 做反衬,滞留他乡的游子怎么能不断肠呢?马致远用他概括而巧妙 的艺术构思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高一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 考点要求: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 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表达方式分类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
形 式 分
格 律 诗
诗 词 曲
类 自由体诗
诗的
古古
分类 时 代 体
间诗 诗
创作分类 文人诗
知识储备——意象
“意”,是指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等。 “象”,是指物象、形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 “意”与“象”的统一。它是诗歌中浸染了作 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断肠人
愁等)。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
物 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
言
志 3、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
异 感情。
同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
要求等
“形象意境类”题目
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形象类”答题步骤:(1)找到诗 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 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 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图景;② 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 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术语 华美、壮阔、明快、孤寂、凄凉、幽静、空灵、
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幽静深远、苍凉雄浑、旷 远等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常用术语)有两两相对的 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 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 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人物
形象
诗
歌
形 象
事物形 象(咏
借以 物诗)
表达
主观
感情 景物
的载 体
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 咏的对象)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偏重写景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