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其实很好地阐述了一个孩子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我们期待中的完美人类的过程。
我们期待的这些习惯其实是书中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
可是在我们曾经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或者老师以及其他的教育者并没有用一种科学或者是孩童需要的方式让我们长大。
全书从教育者的角度给予了家长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建议。
要培养自己更好的习惯,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如何变成现在的自己的。
这样我们才能够抓住本质,让自己变为一个更好的人。
书中提到孩子的典型表现有三点。
一、重复练习。
二、自由选择。
三、秩序感。
重复练习就是我们经历一种体验的时候,会不断的去重复这种动作,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愉悦。
这种其实叫做兴趣。
在现在超快节奏的生活里,很多公司讲求的是一次成功,降低学习成本,一次性学会。
需要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让我们反复去尝试一个东西的心态已经不见了。
有眼花缭乱的新东西来充斥到我们的生活里,让我们做到了知,却没有了精通。
只是做到了尝试一次,就又去做下一个尝试,并没有对一项内容做深度的分析和深层次的了解。
重复的价值就是让我们每一场在同样的动作下,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才是现在讲得最多的垂直。
就是做到一个领域的深处。
自由选择:孩童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具,这样会激起他们的专心和兴趣。
很多人的成长并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有人告诉IT比较好,就去做程序员;银行比较好就去金融业,并没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一个人,别人选的路可能比较好走,那条路就是平庸之路。
自己选的路会充满荆棘,但那才是成才之路。
秩序感:从小一开始就会对看到的东西,产生一种秩序的认知,相信事务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就导致成长到现在的我们其实很多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眼界也就在一开始被固定下来了,所以读书提升眼界是打破当前格局的很重要的方法。
总之,在《童年的秘密》中强调了很多给予孩子的自由。
相对映射到成人这里其实是一样的,只有开放自己,拥抱更新的东西,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
而不是一成不变。
《儿童心理学》读书笔记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
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
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我深知: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和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
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便很胆怯,不敢说话。
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
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
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
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
真正做到"在游戏中学习"。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他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小脸胖乎乎,可说话声音比较小,别的小朋友干什么,她就跟着干,很少主动自己做什么。
不过她很爱笑,每次她从我旁边经过,我就会摸摸她的小脸告诉她,你真可爱。
每次这样的赞美,树立了她的自信心。
有一次,她主动到我这里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吃饭很快,能让我带队吗?"我当时真是又高兴又惊讶,同时也感到老师一些无意的动作和赞美,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她会觉得老师是注意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
因此,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幼儿的朋友,保证他们幸福的成长。
同时要认真学习心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幼儿教科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的贡献。
读《透视幼儿心理世界》有感
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我静下心来读了这本《透视幼儿心理世界》。
作为一名老幼儿教师,相比生硬死板的各类教材书籍,比起偏重理论型的书籍,我更需要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有阅读价值的幼儿心理书。
书中的每一个小的案例故事都很有趣, 读完了所有的故事自然而然的对幼儿的心理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想与孩子心贴心的交流,只有充分了解和分析孩子的各种所作所为所展现的心理世界,孩子才会既爱父母又尊敬父母,会主动与父母做朋友,与父母交心。
这本书共分成三部分:幼儿是怎么认识世界的、幼儿是怎么感受世界的、幼儿是怎么应对世界的。
本书的每一小章节都是从“几个小故事”开展幼儿教育,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找到了自己小时候、自己孩子的痕迹,“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怎么说”的等等。
这本书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它能够引导读者了解、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心理状况,探析幼儿的心理世界。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印象较深刻的是,书中有一部分提及了幼儿初步发展的性别意识——我是男孩!我是女孩!从本内容中三个故事非常直观的分析幼儿早期朦胧的性别意识。
事实上,每一个幼儿天生并不知道男孩与女孩之间的不一样,甚至早期并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性别教育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对幼儿教师和家长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帮助我们解决幼儿早期出现的性别意识问题。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都要面对数十名男孩和女孩,经常会遇到实际工作中各种各样的幼儿的性别问题,我们要思考怎样帮助这一时期的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对幼儿未来性别角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讲述的是“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的来源”,故事主要讲述一个名字叫子泉孩子的故事,她有一个外号叫独行侠,这个故事给我带来非常大的感触,因为我们班也有这么一个孩子叫瑶瑶。
瑶瑶是一个聪明又可爱的女孩,可是开学没几天就惹上了一堆事,导致多个幼儿的家长向老师提意见。
瑶瑶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更严重的是有时还有咬人、踢人等行为,班级的每一
位老师都非常头疼。
瑶瑶每天放学都是她爷爷来接的,她爷爷对她十分的溺爱,可以看出来什么事情都顺着她,更严重的是她奶奶和她爷爷一样,对她也是百依百顺。
有一次瑶瑶咬了其他小朋友后,我也尝试着和她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但是她爷爷奶奶只是敷衍的批评了她两句,对瑶瑶在学校的表现压根不放在心上。
他们甚至认为女孩子嘛,有时候调皮也算正常,只要自家的孩子不吃亏不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就行。
通过阅读本书中专家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我豁然开朗。
我应该找到瑶瑶的父母进行深谈,做进一步深刻的交流,毕竟爷爷奶奶宠孩子不易改变,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相处方式容易改变,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能扮演一个严父的形象,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沟通,有时候不能过于委婉,要让瑶瑶的父母重视孩子的人格发展以及良好性格的形成。
阅读完仔细回味一下,总体感觉是这本书通俗易懂,针对具体问题分析深入细致,结合具体实际案例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实践性非常强。
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深层次的问题,了解孩子是怎样尝试独立应对世界,适应环境的变化。
书中专家给出的分析和建议,能够让我在与孩子相处出现问题时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增强了我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