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l国圈明堡童【拦旦绩塑堑

,鱼苗运输前的准备
i.制定运鱼计划.在鱼苗运输前,尤其是长距离
运输,事先要制定详尽的运输计划,包括运输容器,交
通工具,人员组织以及中途换水等事项,若是托运,还
需算好运抵时间,以便通知接货人准时接货.
2.慎选运鱼用水.运输鱼苗的用水,只要是无污
染,水质清新的河水或水库水均可;如用井水可取一部
分井水加一部分较清的原塘水合成,要求水温须与鱼苗
养殖池水温基本一致.在运输中要随时注意温度变化,
作适当升温或降温准备.
3.鱼苗适时停食.对要起运的鱼苗,要求体质健
壮,无病无伤,严格用筛子筛选好鱼种,剔除野杂鱼,
保证规格一致.提前1~2天养在新水中,在装运前两天
停止喂食,这样可使鱼苗体内的粪便排除干净,降低鱼
苗的代谢率,以免排入运输容器中污染水质.另外,混
养鱼苗此时要分开饲养,以便装运.有条件的地方最好
运输前一天进行拉网密集锻炼,加快鱼苗粪便的排泄和
增强鱼苗的抗应激能力,为运输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4.选好运输方法.常用的鱼苗运输方法有两种:

是短距离运输,通常运输时间在4小时以内,可用塑
料桶,塑料袋,鱼桶等器物装水运输(其中:可选择疏
装鱼苗和加增氧泵密装鱼苗运输).二是长距离运输,

般运输时间在5~20tJ,时,可使用尼龙薄膜袋充氧运
输或活鱼运输车运输.前者运量少,简单方便;后者运
量多,成活率高,比较常用.
二,运输时间的选择
鱼苗在温度低时吃食少,耗氧低,且温度越低,水
中溶氧越多.因此,在温度低时运输鱼苗成活率高.同
时水温愈低,鱼苗活动愈弱,在捕捞,装运时受伤几率小.实践证明,水温在15~20℃时运鱼最好.如必须在
冬季运鱼苗,一定要注意保暖,水温过低,会使鱼苗冻伤.若在夏季运输,可在塑料袋外加冰块降温,效果颇佳.最好避开高温季节晴天光照强烈的中午,阴雨天气
和凌晨等出现严重缺氧浮头的时间段运输鱼苗.
三,运输密度的把握
鱼苗运输的密度应与当时当地的气候情况,水温,
运输时间及鱼苗的品种,规格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利
用尼龙薄膜袋充氧运输时,尼龙薄膜袋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水温在20~25℃,每袋可装运鱼苗(水花)8
万~10万尾,乌仔(红肉)5000~7000尾,夏花(8朝左右
鱼苗)1200~1500尾:或装运5~7厘米长(10朝左右)的鱼种600~800尾,8~9厘米(i2朝左右)的鱼种3o0~500尾,可保证20tJ~时成活率达90%左右.
四,运输方法的讲究
鱼苗运输应坚持十六字原则:快而有效,轻而平
稳,计划周密,尽量稀运.在运输各个环节中应把握以
下技术:
i.合理装鱼.用尼龙薄膜袋装鱼苗要求动作轻
快,讲究方法,尽量减少对鱼苗的伤害.通常要注意以
下几个环节:一是选袋.选取70厘米×40厘米或90厘米×50厘米的塑料袋,检查是否漏气.将袋口敞开,由上
往下一甩,并迅速捏紧袋口,使空气留在袋中呈鼓胀状态,然后用另一只手压袋,看有无漏气的地方.也可以
充气后将袋浸入水中,看有无气泡冒出.二是注水,注
水要适中,一般每袋注水1/4~1/3,以尼龙薄膜袋放时,以鱼苗能自由游动为好.注水时,可在尼龙薄膜袋
外再套一只相同规格的袋,以防万一.三是放鱼,按计
算好的装鱼量,将鱼苗轻快地装入袋中,鱼苗宜带水一批批地装.四是充氧,把尼龙薄膜袋压瘪,排尽其中空气,然后缓慢装入氧气,至袋鼓起略有弹性为宜.五是
扎口,扎口要紧,防止水和氧气外流,一般先扎内袋
口,再扎外袋口.六是装箱,扎紧袋口后,把袋子装入
纸箱或泡沫箱中,也可将尼龙薄膜袋装入编织袋后放入箱中,置于阴凉处,防止曝晒和雨淋.
2.防治病害.鱼苗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受伤,尤
其是鱼苗体表的黏液是鱼苗体表的保护层,一旦受损脱落,常会使鱼苗感染病菌,在运输后就会发病死亡.一
般情况下,可在每只运鱼袋中放入四环素0.25克,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3.酌情换水.运输中要经常观察鱼的动态,调整
充气量,短途运输一般每2小时左右换水一次;操作方法是先排老水约1/3后加新水至原水位;发现鱼一旦缺氧应及时充氧.若长途运输中尼龙薄膜袋内鱼类排泄物过多需要换水,最好在运输中带足氧气,将氧气和水一起换掉.换水时注意所换水的水温与原袋中水温基本一致,以免冲击鱼体造成受伤,换水量一般为1/3~1/2. 4.调温放鱼.鱼苗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应先把所
运鱼苗的水与池塘水调整成基本一致的水温.方法是:
圃培育栏目编辑宋迁红
_花鲳一鱼种=l=言青试验2007年我们在姜堰市兴泰镇薛河村进行了花鲳鱼种培育试验.试验面积2亩,育成鱼种21o00尾,规格
10~12厘米/尾,20尾/千克,成活率达70%.现将试验
情况总结如下.

,试验条件和方法
1.夏花苗种来源:试验所用的花鲳夏花鱼种从苏
州市相城区养殖场人工繁殖的鱼苗培育而成,规格2~
3厘米/尾,体质健壮,活力强.
2.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2亩,平均水深1.5~
1.8米,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进出口装有牢固的防逃栅.
鱼苗入池前用生石灰进行严格消毒,2~3天后注
水50~70厘米,灌水时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
和敌害生物随水入池.
鱼苗下塘前池塘注水1.5~1.8米,每亩施腐熟有
机肥2o0~300千克,尿素15千克,磷肥30~40千克,
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
3.鱼种放养:鱼苗在2007年5月17日入池,放养
时用3%的盐水浸泡3~5分钟,杀灭病原体,防止鱼种
在拉网,运输过程中受伤染病,放养密度1.5万尾/亩.
4.饲料投喂:前期以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饵料,
适当投喂人工饲料,中后期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施
肥培育浮游生物为辅.
饵料培育:鱼种放养后,每两天施一次肥,每亩
施腐熟的有机肥45~65千克,无机肥以0.3克/米.氮,
0.1克/米.有效磷计算施肥量,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
40厘米.
放养初期配合饲料的配比为:鱼粉15%,豆饼40%,
菜饼30%,小麦粉15%~N适量的无机盐,维生素:6~8 周后饲料配比为:鱼粉5%,豆饼50%,菜饼25%,小麦
粉20%~N适量的无机盐,维生素.
投喂时间和投喂量:日投饲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
10时和下午5时,日投饵率为1.0%~2.0%.在投喂饲料的同时,还必须经常配合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
池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使浮游生物繁殖不衰, 以利于花鲳生长.
5.水质调节:整个培育过程中培育池的水质要保持"新,活,爽",特别是在水温较高的八九月份,
水质极易恶化,要求经常注水调节水质,保持池水清新,水体溶氧丰富.在生长旺季,每亩水面施生石灰
40千克,每月2~3次,使pH值控制在7.2~7.8,以增
强鱼体活力,促进鱼的摄食生长.
6.鱼病防治:7,8月份用溴氯海因各防病一次,
用量每亩每米水深160克.
7.起捕:11月底进行起捕干塘,同时测定出鱼种
的规格,数量及成活率.
二,试验结果
经过6个月的培育,通过起捕干塘,2亩池塘共收
获鱼~@20970尾,平均规格10~12厘米/尾,20尾/千克,成活率69.9%.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有病害发生. 三,讨论
1.花鲳夏花鱼种能够单独土池培育成鱼种,而且
培育成的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试验效果较好.
2.花鲳在鱼种培育过程中,对饵料要求比较高,

是养殖前期需施肥培育生物饵料,中后期也不能放
松;二是人工饲料蛋白质要求在38%以上.
3.对水质要求不是很高,溶氧达N5毫克/升即可,
在试验过程中,只需经常加注新水和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水质的适宜酸碱度和充足的溶氧.
4.在试验过程中,花鲳抗病能力较强,只进行预
防2次,未发生任何病害.
江苏姜堰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郭凤呜蒋元方
邮编225600
①如用鱼桶(塑料桶或木桶)短途运输的鱼苗,到达目的地后可取要投放鱼苗塘的水,加满到所装鱼苗的鱼桶内,然后再放入适量的粗盐(约占桶内浓度的0.6%左右) 浸洗鱼苗10~15分钟,最后连鱼带水慢慢放入池塘中.
②如用尼龙袋充氧运输的鱼苗,到达目的地后可将整袋放进所要放的池塘中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再放入加倍的池塘水到袋中.原袋子中未放粗盐的,可放适量的粗
盐(29占袋内浓度的0.6%左右)浸洗鱼苗10~15分钟,最后连鱼带水慢慢放入池塘中.
把握好上述各个环节,可确保鱼苗运输成活率达
90%以上.
广东平远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李侃权刘基正
邮编5146O0
平远县差干镇农业站谢清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