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性痢疾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细菌性痢疾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3、搞好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喝开水。

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

5、增强身体抵抗力。

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及脑病。

1.菌痢病人和带菌者都是本病的传染源。

2.此病通过消化道传播,痢疾杆菌可通过食物、水、生活接触和媒介苍蝇等进入人体。

3.人群普遍易感。

菌痢的预防:
1.注意肠道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手口两关”,是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

2.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食或半生食产品、水产品。

3.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严格执行工作前认真洗手的制度。

4、食堂和家庭副食品采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要买变质食品。

5、讲究卫生,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贝类等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水洗手。

6、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送往医院肠道门诊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预防处方
1.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进行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以控制传染源。

2.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及水源保护,消灭苍蝇孳生场所,以切断传染途径。

3.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期间可服马齿苋、生大蒜等预防。

雁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雁江区健康教育所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