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的区别

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的区别

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的区别在文言文的学习或高考复习中,有两种语言现象值得注意:一是同义复用,如“饥馁”、“垄墓”等;一是偏义复词,如“作息”、“臧否”等。

对于偏义复词,在有些教科书或资料中,作为一种文言现象,有过练习及其提示,学生比较熟悉;但对于同义复用即同义语素构成的词,一般很少正式提及,学生有陌生的感觉。

但是,同义复用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比偏义复词还高,如果不引起注意,对它没有理解,阅读时就不能很好领会意思,翻译也就不能准确进行。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特别引起注意。

为了更好地掌握文言中这两种语言现象,需要对其进行辨析。

如果采用比较的方法,则领会更深刻,运用更方便。

(一)从词的构成上加以比较。

同义复用,构成这个词的两个语素,顾名思义,是同义或近义的;而偏义复词,构成这个词的两个语素,虽然有的是同义的,但绝大多数是意思相对、相反的。

例如:①同义复用:如邕自非寒暑易节,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寝寐”,“寝”、“寐”同义)译文:蔡邕除非寒暑换季,不曾解过衣带,没有睡过好觉的时间有七旬之。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攻伐”,“攻”、“伐”同义)译文: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②偏义复词:稍迁太常博士,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

(“损益”,“损”、“益”义相反,偏于“益”)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动静”,“动”、“静”义相对,偏于“动”)译文:母亲去世后,他在坟墓旁边盖屋住下,行为举止都依照礼的要求。

(二)从词的使用上加以比较。

同义复用,是两个语素构成的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的是相同的一个意思;偏义复词,也是两个语素构成的词,但用在句子里,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个语素的意思,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的作用。

例如:①同义复用: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垄”,坟;“墓”,坟墓。

“垄墓”,即“坟墓”)译文: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庠”,“序”,地方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译文:卫飒一到任,便整饬推行地方学校的教育,设定婚姻嫁娶的礼法。

②偏义复词: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汉书·丙吉传》(“罪臧”,偏在“罪”,无“臧”义)译文:部下官员有人犯罪贪污,不称职,总是给这种人放长假,到底不去审问调查。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上)》(“园圃”,偏在“园”,无“圃”义)... 译文:现在假如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园圃,偷窃他家的桃子、李子。

(三)与现代汉语加以比较。

同义复用,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词里,其中的一个语素,它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虽然还有,但不常用;有的甚至与现代汉语的语义不同,或相差甚远,或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了。

而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存在了。

例如: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

(“蹑”,跟踪、追随;与“追”同义。

虽然“蹑”在现代汉语里也有“追随、跟踪”的意思,但不常用).. 译文: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须陀拔营撤军,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

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秩”,官吏的俸禄;与“俸”同义。

但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不常用)译文:把自己的俸禄都拿来买牛犊鸡猪,分给孤寡老弱不能养活自己的人。

(四)同义复用,两个语素构成的词里有时可能还有通假字。

例如: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估”是“贾”的通假字,“商”、“估”同义)译文:后来淮北歉收,(左丞苏琼)又要求(允许淮北的商贩)从淮南购买粮食,(这样一来)就使得商人们可以往来于淮河之上,(两岸)互通有无,(从此)河北地区也有了水陆交通的便利。

所过城邑皆叛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畔”是“叛”的通假字,“叛”、“畔”同义)译文:齐人追杀逃跑败北的人,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国而归附田单,齐国失去的七十多座城池都重新回到齐国的怀抱。

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惩艾。

”(“艾”是“刈”的通假字,“惩”、“艾”同义)译文:他的宾客中有人告诉他说,“大人担任汉丞相,那些坏官吏已经形成了贪污事实,为什么一点也不惩办呢?”(五)同义语素的词有时还可插入另两个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里,构成短语;但这不属于同义复用的范围了。

偏义复词也要注意跟一般的联合结构的词相区别。

例如: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亡”、“北”同义,“追”、“逐也同义)译文:燕军混乱奔走,齐人追杀逃跑败北的人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简”在这里也是“选拔”的意思,“简”“选”同义;“贤”、“能”近义)译文: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

(2005湖北)(“手足”是联合式结构的词,不是偏义复词)译文:尼姑抱拳说:“憨和尚是你老师吗?要是这样,不必较量了,我甘拜下风。

”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2005湖南)(“好恶”是联合式结构的词,不是偏义复词)译文:韩愈的文章,被埋没不被人看重达二百年之久,但到今天被普遍重视。

这又不止是喜好或厌恶所能决定的……同义复用的现象,近年在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中选用的文言文里,也有多次出现的情形。

例如:1、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2005全国Ⅰ)不能理解成“危险、笃行”,其实是“危重”的意思;译文:晋公护听说这件事后说:“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2、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2005全国Ⅲ)不能理解成“猝然、遽然”,其实是“仓促间”的意思译文: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3、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

”《吕氏春秋·慎行》(2005北京)房屋译文:于是派了卢满逼鸨去诛杀他们。

卢满把崔杼的妻子儿女以及宗族亲属全部杀光,烧了他的房屋住宅,回报崔杼说:“我已经把他们杀死了。

”崔杼回去,已经无家可归,因而自缢而死。

4、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

《后汉书·朱晖传》(2005广东)客人译文:昆弟宾客都惶恐,伏在地下不敢动。

5、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南史·何远传》(2006 全国Ⅰ)馈赠译文:他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

6、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南史·何远传》(2006 全国Ⅰ)畏惧译文:何远在任时,对豪强富户嫉恨如仇,对贫民百姓视为子弟,因此豪强对他特别害怕。

7、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南史·何远传》(2006 全国Ⅰ)译文:何远为人耿直,不徇私情,身居人世间,却谢绝别人的拜谒,自己也不拜访别人。

8、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晏子春秋》(2006 北京)平民译文:庶民百姓得到的,不是太微薄了吗?9、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后汉书"宋均传》(2007 全国Ⅰ) 译文:现在成为百姓的祸患,罪过在于残忍的官吏,而不辞辛劳地张网捕捞,不是顾怜(百姓)的根本做法。

10、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新五代史·安重荣传》(2007 全国Ⅱ)骂译文:他的母亲在一旁大骂,夺下他的剑追杀儿子。

(问她,才知道是继母,安重荣呵斥他的继母出去。

)11、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淮南子·泰族训》(2007 北京)要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就得把其中的同义复用的词的意思弄清楚,否则就会望文生义了。

如把1中的“危笃”理解成“危险、笃行”,其实是“危重”的意思;把2中的“猝遽”理解成“猝然、遽然”,其实是“仓促间”的意思。

把这些同义复用的词的意思理解错了,翻译起来也就会犯同样的错误;相反,按同义复用的现象理解这个词的两个语素,把3中的“室屋”译成“房屋”、4中的“宾客”译成“客人”,就对了。

5-11句中的“馈遗”、“ 仇雠”、“ 畏惮”、“造诣”、“ 民氓”、“劳勤”、“诟骂”“尊显”都是同义复用,不可把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理解或翻译。

因此,无论是平时的语文教学,还是高考复习,对同义复用和偏义复词这两种语言现象都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别、区分,以便促进文言文的学习或复习,提高应用效果。

(六)【小练习】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皇宫和相府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罚表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②昼夜勤作息(白天黑夜勤奋劳作)。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丈夫离去后我一个人在江口守着空船)。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今有一个人进入果园偷哪里的桃子和李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勤快尽心得侍奉婆婆)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我有个亲哥哥,性情暴躁蕾)3.请解释下列同义复词。

1.庠序——学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恭恭敬敬地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2. 田猎——打猎“田”通“畋”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3.曰以为——说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屈原就炫耀他自己的功劳,认为‘没有我不能做的事)4.沮遏——阻止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掩蔽江淮流域,从而阻遏叛军的兵势)5. 扶将——扶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爹娘听说女儿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6.仕宦——官员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

(凡是做管人家,生活由俭朴进入奢侈容易,由奢侈进入俭朴困难)7. 危笃——严重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

(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

由于听到鼓声疾病就好了)8.室屋——房子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

(卢满嫳把崔杼老小以及宗族亲属全部杀光,烧了他的房屋住宅)9.馈遗——送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到这时他便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10.耿介——正直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何远性情正直,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别人)。

11.盟誓——盟约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12.脂膏——喻财富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辛苦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