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第22课牧场之国

四年级语文第22课牧场之国

课时:一课时。
四、导学过程
[温故知新]
1、我能读准词语。
专注丝绒镶嵌骏马遮掩飞驰沉默
闪烁牲畜公爵极目远眺膘肥体壮
仪态端庄辽阔无垠悠然自得
2、我会理解词语。
镶嵌:
吆喝:
仪态端庄:
悠然自得:
3、辨字组词。
镶( )膘( )垠( )低( )
壤( )漂( )根( )底( )
挡( )骏( )漆( )驰( )
铛( )俊( )膝( )池( )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当它们飞驰到远方( )。
3、到了旁晚,才看见有人架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扳凳,给严肃沉末的奶牛济奶。( )。
4、金色的晚霞捕在西天,远处禺尔传来气笛声(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严。( )
2、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 )的低地( )的光芒( )的骏马( )的绵羊
( )的运河( )的夜晚
五、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F、夸张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
3、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发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四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稿
集体备课
课型:新授主备人:陈世春审核:四年级备课组时间:2013-5-10
教师复备
一、课题:22、牧场之国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三、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形容面积很大,空旷,看不到边。( )
4、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荷兰,是之国,之国,也是之国。
2、牛犊,。老牛好似,。极目远眺,四周全是和。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的牲畜,的低地,的夜晚,远处的几座在闪烁着。这就是的荷兰。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毛毯( )的原野( )的荷兰( )的草原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间的绿色的一条条低地上花牛在低头吃草。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好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3、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
七、阅读理解。
春天到了,正是碧绿多姿的柳树茂盛的时期。正在那纤细摇曳的万楼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荡,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嬉戏、追逐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它们竟会扑在人们的脸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跟我捉迷藏吧!
[导学释疑]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荷兰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巩固提升]
一、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2、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3、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地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二、说说本文的写作特点。
【检测反馈】
一、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战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童话般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似乎——()
快活——( )大约——( )
4、文中的“小精灵”指的是,作者对柳絮的称呼表达了的思想感情,作者喜爱柳絮的原因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