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章 滑动轴承

第12章 滑动轴承

第12章滑动轴承轴承是用来支承轴及轴上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和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轴承一般分为两大类: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有着一系列优点,在一般机器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高速、高精度、重载、结构上要求剖分等场合下,滑动轴承就体现出它的优异性能。

因而在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内燃机、大型电机中多采用滑动轴承。

此外,在低速而带有冲击的机器中,如水泥搅拌机、滚筒清砂机、破碎机等也采用滑动轴承。

12.1 滑动轴承的类型与结构12.1.1 滑动轴承的类型1.按工作表面的摩擦状态分(1)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图12.1a)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中,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被一层润滑油膜隔开。

由于两零件表面没有直接接触,轴承的阻力只是润滑油分子间的内摩擦,所以摩擦系数很小,一般仅为0.001~0.008。

这种轴承的寿命长、效率高,但要求制造精度高,并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液体摩擦。

(a)液体摩擦(b)非液体摩擦图12.1 滑动轴承的摩擦状态(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图12.1b)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之间虽有润滑油存在,但在表面局部凸起部分还有金属的直接接触,因此摩擦系数较大,一般为0. 1~0.3,容易磨损,但由于其结构简单,对制造精度和工作条件要求不高,故在机械中应用较广。

本章主要介绍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2.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1)径向滑动轴承(图12.2a),这种轴承又称向心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

(2)止推滑动轴承(图12.2b),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a)(b)图12.2 滑动轴承12.1.2 滑动轴承的结构1.径向滑动轴承(1)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图12.3所示是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它由轴承座,整体轴瓦和紧定螺钉组成。

轴承座上面有安装润滑油杯的螺纹孔。

在轴瓦上有油孔,为了使润滑油能均匀分布在整个轴颈上,在轴瓦的内表面上开有油沟。

整体式滑动轴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是轴瓦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时无法调整。

另外,只能从轴颈端部进行装拆。

整体式滑动轴承多用在低速、轻载的机械设备中。

图12.3 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2)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图12.4所示为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因为装拆方便而应用广泛。

它是由轴承座、轴承盖、剖分轴瓦和连接螺栓组成。

为了安装时容易对中和防止横向错动,在轴承盖和轴承座的剖分面上做成阶梯形,在剖分面间配置调整垫片,当轴瓦磨损后可减少垫片厚度以调整间隙。

轴承盖应适当压紧轴瓦,使轴瓦不能在轴承孔中转动。

轴承盖上制有螺纹孔,以便安装油杯或油管。

剖分轴瓦由上、下轴瓦组成。

上轴瓦顶部开有油孔,以便进入润滑油。

图12.4 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当载荷垂直向下或略有偏斜时,轴承剖分面常为水平方向。

若载荷方向有较大偏斜时,则轴承的剖分面也斜着布置(通常倾斜45 ),使剖分平面垂直于或接近垂直于载荷方向(图12.5)。

图12.5斜开径向轴承(3)其他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滑动轴承的类型很多,例如尚有轴承间隙可调节的滑动轴承(图12.6),轴瓦外表面为球面的自位轴承(图12.7)等。

图12.6间隙可调滑动轴承图12.7 自位轴承轴瓦是滑动轴承中的重要零件。

径向滑动轴承的轴瓦内孔为圆柱形。

若载荷方向向下,则下轴瓦为承载区,上轴瓦为非承载区。

润滑油应由非承载区引入,所以在顶部开进油孔。

在轴瓦内表面,以进油口为中心沿纵向、斜向或横向开有油沟,以利于润滑油均布在整个轴颈上。

油沟的形式很多,如图12.8所示。

一般油沟离端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润滑油从端部大量流失。

图12.8轴瓦上的油沟图12.9所示为润滑油从两侧导入的结构,常用于大型的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

一侧油进入后被旋转着的轴颈带入楔形间隙中形成动压油膜,另一侧油进入后覆盖在轴颈上半部,起着冷却作用,最后油从轴承的两端泄出。

图12.10所示的轴瓦两侧面镗有油室,这种结构可以使润滑油能顺利地进入轴瓦轴颈的间隙。

图12.9轴瓦上的润滑油导入结构图12.10 轴瓦上的油槽轴瓦宽度与轴颈直径之比B/d称为宽径比,它是径向滑动轴承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于液体摩擦的滑动轴承,常取B/d=0.5~1,对于非液体摩擦的滑动轴承,常取B/d=0.8~1.5,有时可以更大些。

2.止推滑动轴承轴上的轴向力应采用止推轴承来承受。

止推面可以利用轴的端面,或在轴的中段做出凸肩或装上止推圆盘,如图12.11。

图12.11 固定瓦止推轴承一般需沿轴承止推面开出多块扇形面积楔形间隙。

如图12.12所示的固定瓦动压止推轴承,其楔形的倾斜角固定不变,在楔形顶部留出平台,用来承受停车后的轴向载荷。

图12.12a 的轴瓦只能用于单向旋转;图12.12b的轴瓦可用于双向旋转。

(a)(b)图12.12 固定瓦动压止推轴承图12.13为可倾式止推轴承,其扇形瓦块的倾斜角能随载荷的改变而自行调整,因此性能较为优越。

图12.13a由铰支调节瓦块倾角,图12.13b则靠瓦块的弹性变形来调节。

可倾瓦的块数一般为6~12,图12.14为扇形块的放大图。

图12.13可倾瓦止推轴承图12.14可倾瓦止推轴承扇形瓦块结构12.2 滑动轴承材料及润滑12.2.1 轴承盖和轴承座的材料轴承盖和轴承座一般不与轴颈直接接触,主要起支承轴瓦的作用,常用灰铸铁制造,如HT150。

当载荷较大及有冲击载荷时,用铸钢制造。

12.2.2 轴瓦材料根据轴承的工作情况,要求轴瓦材料具备以下性能:①摩擦系数小;②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③耐磨、耐蚀、抗胶合能力强;④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塑性。

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的材料是很难找的,但应根据具体情况满足主要使用要求。

较常见的是做成双层金属的轴瓦,以便性能上取长补短。

在工艺上可以用浇铸或压合方法,将薄层材料粘附在轴瓦基体上。

粘附上去的薄层材料通常称为轴承衬。

常用的轴瓦和轴承衬材料有下列几种。

1.轴承合金(又称白合金、巴氏合金)轴承合金有锡锑轴承合金和铅锑轴承合金两大类。

锡锑轴承合金的摩擦系数小,抗胶合性能良好,对油的吸附性强,耐蚀性好,易跑合,是优良的轴承材料,常用于高速、重载的轴承。

但价格贵且机械强度较差,因此只能作为轴承衬材料而浇铸在钢、铸铁(图12.15a、b)或青铜轴瓦上(图12.15c)。

用青铜作为轴瓦基体是取其导热性良好。

这种轴承合金在110︒C开始软化,为了安全,在设计运行时常将温度控制得比110︒C低30~40︒C。

(a)(b)(c)图12.15轴承合金的浇铸方法铅锑轴承合金的各方面性能与锡锑轴承合金相近,但这种材料较脆,不宜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一般用于中速、中载的轴承。

2.青铜青铜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耐磨性与导热性都优于轴承合金。

它可以在较高的温度(250︒C)下工作。

但它的可塑性差,不易跑合,与之相配的轴颈必须淬硬。

青铜可以单独做成轴瓦。

为了节省有色金属,也可将青铜浇铸在钢或铸铁轴瓦内壁上。

用作轴瓦材料的青铜,主要有锡磷青铜、锡锌铅青铜和铝铁青铜。

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分别用于中速重载、中速中载和低速重载的轴承上。

3.具有特殊性能的轴承材料用粉末冶金法(经制粉、成型、烧结等工艺)做成的轴承,具有多孔性组织,孔隙内可以储存润滑油,常称为含油轴承。

运转时,轴瓦温度升高,由于油的膨胀系数比金属大,因而自动进入滑动表面以润滑轴承。

含油轴承加一次油可以使用较长时间,常用于加油不方便的场合。

在不重要或低速轻载的轴承中,也常采用灰铸铁或耐磨铸铁作为轴瓦材料。

橡胶轴承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减轻振动使运转平稳,可以用水润滑,常用于潜水泵、砂石清洗机、钻机等有泥沙的场合。

塑料轴承具有摩擦系数低,可塑性、跑合性良好,耐磨、耐蚀,可以用水、油及化学溶液润滑等优点。

但它的导热性差,膨胀系数较大,容易变形。

为改善此缺陷,可将薄层塑料作为轴承衬材料粘附在金属轴瓦上使用。

表12.1中给出常用轴瓦及轴承衬材料的[p]、[pv]等数据。

表12.1 常用轴瓦及轴承衬材料的性能12.2.3 滑动轴承的润滑滑动轴承润滑的目的在于降低摩擦功耗,减少磨损,同时还起到冷却、吸振、防锈等作用,轴承能否正常工作和选用润滑剂正确与否有很大关系。

1.润滑剂润滑剂分为润滑油、润滑脂和固体润滑剂三种。

在润滑性能上润滑油一般比润滑脂好,应用最广。

但润滑脂具有不易流失等优点,也广泛使用。

固体润滑剂只在特殊场合下使用,目前正在逐步扩大使用范围。

(1)润滑油润滑油是滑动轴承中应用最广的润滑剂,目前使用的润滑油大部分为矿物油。

润滑油最重要的物理性能是粘度,用以描述润滑油流动时的内摩擦性能,它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

图12.16 牛顿流体流动示意图如图12.16所示,在AB 两块平板间充满着润滑油,板B 静止不动,而板A 以速度V沿x 轴运动,由于润滑油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润滑油的油性),板A 表层的润滑油随板A 以同样的速度V 运动,而板B 表层的润滑油速度为零。

即两板间的液体逐层发生了错动,润滑油内存在着层与层间的摩擦切应力τ,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下面的关系式:dydu ητ= (12.1) 此式称为牛顿粘性定律。

式中,u 为油层中任一点的速度;dy du 是该点的速度梯度;比例常数η定义为流体的动力粘度(常简称为粘度)。

粘度是单位面积上的剪应力与单位速度梯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SI )中,它的单位为N·s/m 2或写作Pa·s 。

但在工程应用中目前仍有部分采用CGS 制,动力粘度的单位用Poise ,简称泊(P ),或泊的百分之一,即厘泊(cP )。

1 P=1 dyn·s/cm 2=0.1 N·s/m 2=0.1 Pa·s各种不同流体的动力粘度数值范围很宽。

空气的动力粘度为0.02mPa·s ,而水的粘度为1 mPa·s 。

润滑油的粘度范围为2~ 400 mPa·s ,熔化的沥青可达700 mPa·s 。

在工程中,常常将流体的动力粘度η与其密度ρ的比值作为流体的粘度,这一粘度称为运动粘度,常用ν表示。

运动粘度的表达式为:ρην= (12.2)运动粘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用m 2/s 。

在工程中目前仍有部分用CGS 单位制,运动粘度的单位为Stoke ,简称St (斯),1 St =102 mm 2/s=10-4 m 2/s 。

实际上常用St 的 百分之一cSt 作为单位,称为厘斯,因而1 cSt= 1 mm 2/s 。

通常润滑油的密度ρ=0.7~1.2g/cm 3,而矿物油密度的典型值为0.85 g/cm 3,因此工程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近似转换式可采用1 (cP )=0.85 (cSt )(12.3)选用润滑油时,要考虑速度、载荷和工作情况。

对于载荷大、温度高的轴承宜选粘度大的油,载荷小、速度高的轴承宜选粘度较小的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