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作文硬伤揭秘及对策(二)硬伤之五:思路不明,结构不新。
部分考生的作文就是因为结构安排的失误,而导致分数不高。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四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五是剪裁不当,头重脚轻。
结构松散和混乱的原因:首先是考生的思路没有理清;其次是没有做到围绕中心来选材;再次是没有按照结构安排的原则来考虑文章内容的主次,那就是文章内容必须服从主题的表达需要,必须从主题的需要出发来确定文章内容的先后、主次等。
比如,写作“在尝试中成长”(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这一文题时,有的考生用大量笔墨去写尝试之因,而对于尝试的过程却一笔带过,导致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有的考生在行文中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照应,导致事件交代不明,结构混乱。
考生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结构的新颖精巧,让自己的作文与众不同,一鸣惊人!应对策略:考生可从如下方面来安排文章的结构:1.一线串珠。
对于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的材料贯串起来,使之浑然一体。
2.总分相映。
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
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的最大好处是主题明确,分述到位,使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3.前后照应。
前面有伏笔,后面就应该有照应;后面有交代,前面就应该找得到暗示或明示。
这样才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完整严谨,呈现出环环相扣的连贯美与流畅美。
4.尺水兴波。
尺水兴波的常用方法有:一波三折、巧设悬念、欲扬先抑或是欲抑先扬、对比映衬等。
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会使文章的叙事思路别具一格,让考生的文章与众不同。
5.敢于创新。
作文时,要敢于尝试不同的体裁,如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戏剧等,还可以运用小标题式、排比构段、片断组合、数学证明式、日记式、合同式、说明书式、广告式、实验报告式等新颖形式来创新,体现出自我鲜明的写作个性,彰显出自我的创新精神。
硬伤之六:缺乏文采,语言不美。
语言与内容完美结合,才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只有借助于凝练的语言才会意蕴无穷。
中考作文中的语言常常会出现下列问题:用词不当,语言枯涩、陈词滥调、故作深沉、空洞无物,缺少个性美、诗意美、灵动美、风趣美、意蕴美、音韵美,这主要是由于词汇不丰、积累不厚、文化底蕴不足、阅读面不广、平时练习不够造成的。
应对策略:如何让中考作文文采飞扬呢?一是精挑词语,追求凝练美。
考生可选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使文章的语言有力度、简洁、明快,以此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二是巧联妙引,具有文学味。
考生可以妙引诗词佳句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妙引格言警句来升华文章中心,妙引精段句式来优化文章语言,妙引流行词句来增添文章情趣。
三是善用辞格,力求个性化。
善用修辞,语言才鲜活,才有个性,才有生命力。
提升语言表现力,打造文章语言美,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与练习。
考生只要肯下工夫去锤炼推敲,一定能写出具有个性的美妙华章!硬伤之七:内容造作,情感失真。
在考场作文评卷中,往往发现不少考生套用《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等杂志或作文刊物中的文章。
一篇文章多人套用,因此作文内容的“撞车”现象非常严重,导致作文严重失分。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情感失真,常常出现下列问题:一是胡编乱造,情感造作。
其文内容虚假,矫情横生;二是蜻蜓点水,情感苍白。
其文贪多求全,感情平淡;三是空喊口号,无病呻吟。
文中的情与事、情与景、情与理、情与人等未能有机地融合,仅靠空洞抽象的形容词和感叹句来表达,给人以虚假感;四是突转无序,令人生疑。
情感大起大落缺乏必要的铺垫和过渡,情感变化过于粗疏,不合逻辑,导致情感失真。
“情到深处文自工”,中考作文只有用真情打造,才能闪射出夺目的光彩!应对策略:中考作文要想写出真情实感,关键在于选材真实。
因此,考生只有走进生活,用一颗热忱的心去观察、发现、体验、感受,才能采到“真情”的花朵,写出光彩照人的篇章。
并且还要从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中去寻找曾经打动过自己的东西,将或喜或悲、或憎或爱的感情集中到某一点上,并着力描写好这个“动情点”,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就能打动人,感染人。
考生还可借景来抒情,融情于景,或是以议论来抒情,融情于议,升华真情,使人从中得到理性的沉淀和深刻的感悟。
硬伤之八:文体杂糅,不伦不类。
有的考生在一篇文章里,或记叙文议论化、或议论文记叙化、或散文杂感化。
从语言角度说,一种文体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主要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而有的考生在记叙文中大段地进行议论和说明;在议论文中引用例证时叙述过多;书信不看对象,措辞语气发生错位等,造成了语言运用上的“总体失误”,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考生造成失误的原因就是没有辨明文体,不看文体要求而随心所欲地显示自己的特长。
这种失误比出现几处病句或个别词语用得不当带来的后果还要严重得多。
应对策略:中考作文中,考生要想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首先要对各种文体之特色熟烂于心,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平时多读各种体裁的文章,把握其写作特点,领悟其写作技巧。
只有做到这点,考生写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是在平时要进行各种文体的专项训练,强化文体意识,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其写作技法。
在多读与多写中,其文体观念就会深植于心,成竹于胸。
硬伤之九:入题太慢,结尾不响。
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内容、文体、风格的文章开头纵然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却总要以能引领全文、紧扣文题、引起下文、不落俗套、激发兴趣为宗旨的。
可有些考生往往开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是漫无边际,不入正文的开头,这些做法统统都是不可取的。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表现主题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华章尾占半”之说。
然而在考场作文中,考生在处理文章结尾上经常犯的毛病有:一是草草收场,拖泥带水;二是粗糙浅露,平淡无味;三是画蛇添足,人为拔高。
考生写作时,一定要精心打造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应对策略:考场作文要想迅速入题,适宜用“总领开头法”与“开门见山法”。
“总领开头法”之要点: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读者一看便知道文章的要点是什么,起到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如此开头,不仅使全文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奠定情感基调。
“开门见山法”之要点: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点明与内容有关的人、事、物,直接引起下文。
如此开头,一开头就从事件的开端写起,落笔入题,不枝不蔓。
考场作文的结尾:在表达方式上要运用议论、抒情;在表达技巧上,可运用以小见大、联想拓展、巧用修辞等方法。
不管是呼应篇首、卒章显志,还是妙引诗词、哲理点化,都要做到水到渠成,简洁有力。
既有画龙点睛、深化主题之功,又有余味无穷、增强文章感染力之妙。
硬伤之十:盲目求新,缺少细节。
中考作文中,不少考生为了追求新奇而故意选用一些“非常规”文体,出现了很多失误。
如写作戏剧,缺少矛盾冲突,叙述事情没有跌宕起伏;进行故事新编,对文学艺术、名著名作、古今名人、历史事件等文化知识没有透彻的了解,以致写作中出现了较多常规性、知识性错误;写散文,内容空泛,单纯追求框架式的排比。
再比如应用类文体,如日记、书信、演讲稿、调查报告、寻物启事、辩论稿、实验报告等,只要运用得当,都是冲刺满分作文的锐利武器。
但部分考生运用时失误较多,主要问题便是格式不正确,没有凸现该种文体的特点等。
盲目求新,导致对文章内容的忽略。
很多考生的文章没有细节,没有重点,记“流水账”一样洋洋洒洒。
这也是大多数考生没有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的结果。
细节生动,是文章出彩的亮点,请考生不要只注重形式的华美,而忽视内容的充实!应对策略:作文的创新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是要从宏观上来构建的。
首先考生要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唯此才能突破创新,游刃有余。
其次考生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做一个大气之人,方可挥洒自如,妙笔生花。
至于细节描写,考生可从微观入手,对于凸显文章中心的细节,要精雕细刻,精心打磨,使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跃然纸上。
在行文中,考生要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熟练地驾驭语言,力求语言准确生动,要把生活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考生只有在描写上下工夫,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细节精彩。
哲思如潮几何人生□厉勇每个人的生命最初只是一个点,当你降临人世的时候,你的人生轨迹便慢慢铺展开。
茫茫人海,每个人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
是的,在宇宙和历史的时空中,每个人不过是一个点。
读书的青春时光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点,白发苍苍的老年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点,从出生这个点到死亡这个点,我们的人生轨迹组成了一条线。
我们的人生肯定不会是一条直线,因为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是一条变化多端的曲线,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最终我们又赤条条地离开,和来到这个世界之时一样。
因此,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圆,从起点出发,终点却与起点重合。
我们的经历是半径,来人世间一回,我们也便丈量过这个世界的精彩与无奈。
如果你想走得更远,那必须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窥探到圆外的未知世界。
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梯形,从一开始就要搭建自己的舞台,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演出,然后谢幕。
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弧形,有缺憾的人生比比皆是,不圆满是人生的常态。
可谁又能说弧形不是一种美?是的,缺憾也是一种美,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每天都过感恩的生活吧!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矩形,中规中矩,平平凡凡地走完一生。
平凡有平凡的快乐,太过耀眼的流星虽然美丽,却会很快陨落。
有了点和线,也就有了面。
社会太复杂,人与人之间也因为利益关系,掺杂了太多的纠纷和矛盾。
家庭间的面,同学间的面,朋友间的面,敌人间的面,面与面之间倾斜的角度也不一样。
也许你和某人成90度角,工整得很,互相支撑;也许你和某人成135度角,他高高地俯视你,让你无地自容。
几何人生,人生几何,无奈人生短暂,生命宝贵。
不管我们是怎样的几何人生,都要努力地让自己活得幸福快乐,那才是最重要的。
(选自《哲理》2010年第6期,有删节)灵犀一点人生在世,有快乐也有失落,有精彩也有无奈,有和睦也有矛盾。
但不管我们的人生是怎样的,我们都要努力地让自己活得幸福快乐,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文章中,作者运用几何图形来比喻人生,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辛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