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节 内能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第2节 内能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
顾。
引入新课
两烧杯中的水有什么不 同?
学生思考讨论
引出“内能”的课题
探究新知 新知建构
分析比较
提出问题 探究新知
播放水分子运动视频
观察、思考
为内能概念建构埋下伏 笔。
引出“分子动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子势能”。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并交流
完成内能概念建构
形成内能概念。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
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
提出问题:内能和机械能 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 进一步理解内能和机械能
2
汽机
【教学流程图】
实验激趣 引入新课
实验探究 总结规律
观察实验 形象感知
例题分析 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利用学生的感官来激发学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演 示冷、热水中品红的扩散 现象
观察,欣赏,思考,交 流
生的求知欲,迅速进入课 题思考,同时完成上节 “分子热运动”的内容回
1
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就比较容易理 解,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 再通过压缩气体温度升高实验和气体膨胀做功内温度降低的实验,加深对内做功内能增大 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理解。阅读“STS 地球的温室效应”,知道温室效应的现象,知道温 室效应的无控制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思考面对严重的温室效应,一个 中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有什么区别?
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是不同形式的能。
有关,一切物体都有内
能。
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播放水分子热运动视频, 物体内能与温度有什么关
观察、思考
认识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3
系?
知识深化
设疑:如果物体温度不 变,内能与那些宏观量有
关?
设计“冰熔化”实验, 同温、不同质量两杯冰 水的对比分析
通过亲身感受,理解内能 与物态、质量有关
教学环节 巩固提高 强化兴趣 猜想假设
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 知识深化
实验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出示题目
思考、讨论、回答 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改变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 物体的内能。那么改变物 体内能有哪些方法呢?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 想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 惯、
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
[出示研究任务]
通过小组实验,讨论,循
1.如何使手的内能增大?
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
2.如何使一根铁丝烫手? 小组做实验后互相交流 生体验和理解,突破难
3.如何点燃火柴头?
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 归纳为几种?
讨论、归纳、交流,相 互补充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讨 论,观察来共同学习重点 内容。
《内能》教学设计
人教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 廊坊市固安县第二中学 刘立华
【背景和教学任务】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2012 教材)九年级的第十三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 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 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在理 性认识中还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 在动手实验的基础上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 维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质量、物态和内能的关系。知 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 单位是焦耳。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培 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设计理念】 以冷、热水的扩散实验为感性认识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 能,能简单的描述内能与温度、质量、物态的关系。知道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 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 了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 识系统,以便日后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 学。本节先通过冷、热水的扩散实验,引出内能。在通过水分子运动视频的分析,让学生 联想分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在初步建立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再定义物体内 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叫做物体内能,在这里注意提醒学生内能和机械能 的区别,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 体内部的运动,跟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然后,在通 过水分子运动视频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内能和温度的关系,进一步利用冰熔化成水小实验, 通过分析对比知道内能和质量、物态也有关。通过小组“探究”活动,了解改变物体内能
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本节课 力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 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师生共同走进这一 神奇的物理殿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的影响因素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 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 【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CAI 课件、电子温度计(数据采集器、温度传感器、探针)、铁丝、火 柴、打火机、烧杯、冰、玻璃棒、温度计、铅笔、图钉、砂纸、自制热功转换器、自制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