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文档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文档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人事管理系统指导老师:姓名:班级:学号:2010年12月目录1. 系统需求分析阶段 (3)1.1 引言 (3)1.2 目标与任务 (3)1.2.1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 (3)1.2.2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3)2.数据字典 (5)2.1总体结构 (5)2.2表结构及数据词典 (5)3. 概念设计阶段 (8)3.1 引言 (8)3.2 概念模型设计 (9)4.逻辑设计阶段 (11)4.1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11)4.2数据组织 (11)4.2.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11)5.行为设计 (12)6.物理设计阶段 (12)6.1物理设计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12)6.2数据存储方面 (12)7.数据库实施阶段 (12)7.1建立数据库、数据表、视图、索引 (12)7.1.1 建立数据库 (12)7.1.2 建立数据表 (13)7.1.3 建立视图 (14)7.1.4 建立索引 (15)7.2数据入库 (15)7.3创建各个功能的存储过程 (15)8.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16)8.1设计窗体界面 (16)8.2添加数据源 (17)8.3编写代码 (18)8.4生成最后程序 (18)9.总结与收获 (18)1. 系统需求分析阶段1.1 引言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员工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譬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传统管理人员档案的方法的缺点。

伴随着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了任何一家企业公司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使得管理者更容易了解自己公司的员工,便于分配人员,易于进行调整。

所以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1.2 目标与任务1.2.1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1)了解目前宿舍管理的现状以及SQL Server 2000的功能和特点。

(2)通过资源查找和问答-记录的方式了人事管理的工作业务流程,并记录和处理相关的数据。

1.2.2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1)处理对象:1.管理员基本信息:包括管理员账号、管理员密码,用于管理员登录管理系统。

2.职工基本信息:包括职工编号、职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日期、住址、电话、来自本单位的时间、评定时间、工龄年数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方便员工信息的查询和更新;3.职称信息:包括职称名、工资级别、基本工资、职务补助、房补;4.奖惩信息:包括编号、金额、内容,便于对奖惩信息的管理;5.工龄表:包括工龄年数、工龄津贴,便于对工龄信息的管理;6.洗理费信息:性别、洗理费;(2)处理功能要求系统主要完成一下几个功能:1.管理员对职工基本信息查询与更新;2.职工对职工信息、房补、职称、工龄信息的查询; 3.职工对奖惩信息的查询; 4.管理员对职工实施奖惩操作5.职工对房补、职称、工龄、奖惩、洗理费信息的查询与更新;(3)系统流程图(4)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安全性先通过视图机制,不同的用户只能访问系统授权的视图,这样可提供系统数据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再通过用户授权机制,欲用户登陆来识别用户级别,根据这个级别来分配用户权限,达到数据更高层次的安全保密功能。

完整性要求用于描述各项基本信息中数据项能否为null ,以及一些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符合实际要求),详细完整性要求见于系统的逻辑设计阶段。

登录验证工作人员 职工2.数据字典2.1总体结构人事管理系统共包含6个表,其结构如下:人事管理系统职工表职称表工龄表洗理费表奖惩管理员表2.2表结构及数据词典1) 职工表表结构数据词典编号=各职工的编号,1-50个字符或数字姓名=各职工的姓名,1-50个字符性别=各职工的性别,1-10个字符出生日期=各职工的出生日期,1-8个数字参加工作日期=各职工的工资日期,1-8个数字住址=各职工的住址,1-50个字符电话=各职工的电话,1-50个字符来自本单位的时间=各职工来单位的时间,1-8个数字职称名=各职工的职称名,1-50个字符评定时间=各职工的评定时间,1-8个数字——年、月、日编号1=奖惩登录编号,1-50个字符或数字2)职称表表结构职称名=各职工的职称名,1-50个字符或数字工资级别=各职工的工资级别,1-4个字符基本工资=各职工的基本工资,1-8个数字职务补助=各职工的职务补助,1-8个数字房补=各职工的房补,1-8个数字3)工龄表表结构工龄年数=各职工的工龄年数,1-50个字符或数字工资津贴=各职工的工资津贴,1-8个数字4)洗理费表结构性别=各职工的性别,1-50个字符或数字金额=各职工的金额,1-8个数字5)管理员表表结构登录帐号=管理员的登录帐号,1-50个字符或数字密码=管理员的密码,1-50个字符或数字6)奖惩表结构(4)处理逻辑描述(判定表或判定树)处理逻辑列表3. 概念设计阶段3.1 引言概念设计阶段主要是将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概念模型)的过程,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包括概念模型设计和新系统流程两个阶段。

3.2 概念模型设计4.逻辑设计阶段4.1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以上的概念设计阶段是独立于任何一种数据模型的,但是逻辑设计阶段就与选用的DBMS产品发生关系了,系统逻辑设计的任务就是将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组织(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模型优化、数据库模式定义、用户子模式设计)、数据处理(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两大任务4.2数据组织4.2.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具体的基本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化如下: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日期住址电话来自单位来自单位的时间职称名评定时间工龄年数编号)职称(职称名工资级别基本工资职务补助房补)工龄(工龄年数工龄津贴)奖惩(编号金额内容)管理员(登录帐号密码)洗理费(性别金额)(注:标有直线下划线的为主属性,标有波浪线下划线的是外键属性,主属性与外键属性一起构成主码)5.行为设计关系模式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函数依赖,也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已经达到了3NF6.物理设计阶段6.1物理设计阶段的目标与任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就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合适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要完成两大任务:(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主要是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效率。

6.2数据存储方面为数据库中各基本表建立的索引如下:1.由于基本表职工表的主码编号,经常在查询条件中出现,且经常出现在相等的比较条件中,考虑在其之上建立聚簇索引;2.基本表管理员的属性值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更新率很低,可考虑适当建立索引;3.基本表洗理费奖惩职称表的属性值不经常更新,权衡系统为维护索引付出的代价,可考虑不建立索引,也可以适当建立索引。

7.数据库实施阶段7.1建立数据库、数据表、视图、索引7.1.1 建立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人事管理系统;7.1.2 建立数据表(1)奖惩基本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奖惩([编号1]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金额] [money] NULL ,[内容]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 ON [PRIMARY](2)工龄基本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 工龄表([工龄年数] [int] NOT NULL ,[工龄津贴] [money] NULL) ON [PRIMARY](3)洗理费基本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 洗理费([性别] [char] (1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金额] [money] NULL) ON [PRIMARY](4)管理员基本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管理员表([登录账号] [char] (1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密码] [char] (1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 ON [PRIMARY](5)职工基本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职工表([编号]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姓名]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性别] [char] (1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出生日期] [datetime] NULL ,[参加工作日期] [datetime] NULL ,[住址]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电话]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来自本单位的时间] [datetime] NULL ,[职称名]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评定时间] [datetime] NULL ,[工龄年数] [int] NULL ,[编号1]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 ON [PRIMARY](6)职称基本信息表的建立:CREATE TABLE职称表([职称名]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工资级别] [varchar] (5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基本工资] [money] NULL ,[职务补助] [money] NULL ,[房补] [money] NULL) ON [PRIMARY]7.1.3 建立视图(1)用于查询职工工资基本信息的视图定义如下:CREATE VIEW 职工工资ASSELECT 职工表.编号, 职工表.姓名, 职称表.工资级别, 职称表.基本工资, 职称表.职务补助, 职称表.房补, 洗理费.金额AS 洗理费,奖惩.金额AS 奖惩金额, 工龄表.工龄津贴FROM 工龄表INNER JOIN职工表ON 工龄表.工龄年数= 职工表.工龄年数INNER JOIN奖惩ON 职工表.编号= 奖惩.编号1 INNER JOIN洗理费ON 职工表.性别= 洗理费.性别INNER JOIN职称表ON 职工表.职称名= 职称表.职称名CROSS JOIN管理员表(2)方便于职工账号查询、更新的视图定义如下:CREATE VIEW 职工账号ASSELECT 编号, 姓名FROM 职工表7.1.4 建立索引7.2数据入库附录中也给出了各个基本表插入元组的存储功能,详细内容请参阅附录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