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

浅谈“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班级08(2)学号08111233课题名称浅谈“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学生姓名孙小云指导教师丁福林2012年5 月28 日摘要“三言二拍”作为我国优秀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不仅代表了我国短篇白话小说的艺术成就,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具有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她们蕙质兰心、有情有义、聪慧机智、大胆叛逆。

作为文学长廊中不朽的艺术形象,她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这些与众不同的个性中,她们身上所闪耀的自我意识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上的变化,“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在自我意识的觉醒方面表现得十分显著,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在爱情追求上的大胆热烈、对世俗感情和情欲的追求、对平等和尊严的渴望以及对展现机智和个性的渴望。

也正是在自我意识上的觉醒使得这些女性形象有别于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使其具有一番独特的魅力。

Abstract"San Y an Er Pai" as excellent short vernacular novels set in China, not only represents a short vernacular novel of artistic achievement, will shape our aesthetic values of a range of distinctive, with images of women, their good and pure quality Orchid heart, feeling, intelligent wit, bold rebellion. As literature promenade in the immortal of art image, they has themselves unique of personality, in these different of personality in the, they who by shine of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is particularly highlight, as social of changes, and with of and to of thought of changes, "three statements II took" in the of women image in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awakening area performance was is significantly, this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awakening main performance for in love pursuit Shang of bold warm, and on secular feelings and lust of pursuit, and Desire for equality and dignity and the desire for show of wit and personality. Awakening is also on the ownership makes these women images in contrast with other femal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has a unique charm.目录一、追求爱情、热情大胆 (1)二、世俗的情感、情欲的追求 (4)三、追求平等、期待尊重 (6)四、机智过人、张扬个性 (8)参考文献 (10)浅谈“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文学院08(2)班孙小云08111233[摘要]“三言二拍”作为我国优秀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不仅代表了我国短篇白话小说的艺术成就,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具有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她们蕙质兰心、有情有义、聪慧机智、大胆叛逆。

作为文学长廊中不朽的艺术形象,她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这些与众不同的个性中,她们身上所闪耀的自我意识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上的变化,“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在自我意识的觉醒方面表现得十分显著,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在爱情追求上的大胆热烈、对世俗感情和情欲的追求、对平等和尊严的渴望以及对展现机智和个性的渴望。

也正是在自我意识上的觉醒使得这些女性形象有别于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使其具有一番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三言二拍;女性形象;自我意识“三言二拍”诞生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萌芽时期,新的思想和观念正在此时酝酿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思想上的巨大冲击也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虽然“三言二拍”中的故事情节个不相同,但它们都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思想。

由于新的思想和观念的发展与蔓延,新兴阶级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开始有悖于传统,显得有些惊世骇俗。

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表现在“三言二拍”中。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也因经济、文化、思想上的变迁而带上了时代的色彩。

这些女性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她们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她们身上闪耀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追求爱情的大胆热情、渴求世俗的情感和正常的情欲、追求平等和尊严、渴望展现机智与个性。

一、追求爱情、热情大胆“理”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礼教和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要求人们的言行必须合乎礼法。

“理”作为不可逾越的行为准则,禁锢了人们的自由,束缚着人们个性的发展,尤其是对女性而言。

到了明代,随着理学的发展和“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鼓吹,封建礼教进一步束缚人性的发展。

在此时代背景下“三言二拍”中张扬的“情”无疑是对“理”最大的反击。

“三言二拍”中无处不以情抗理,通过所塑造的一系列生动鲜明并具有自我意识的女性形象,宣扬着情爱自由,鞭挞着“理”的残酷麻木与有悖人性。

冯梦龙本人就强调“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

一切物无情,不能还相生”,进而欲创立一个“三教”之外的“情教”,“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

[1]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一个“情”字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最为鲜明的特点。

而这个“情”主要体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上。

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婚姻自由的向往是“三言二拍”中最鲜明的主题之一。

自古以来,在封建伦理的约束下,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太多的有情人无法做到终成眷属,这种遗憾常常被抒发在文学作品中,因此,许多文学作品都表达出对自由爱情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也塑造出不少敢于冲破封建牢笼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如《牡丹亭》中因梦生情的杜丽娘,《西厢记》中私定终生的崔莺莺。

虽然是同样的主题,但“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无疑更加热情和大胆。

男权至上的父系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合乎人性的情感需求都备受压抑。

由于婚姻的包办,她们无法选择令自己心仪的男性,对于爱情的期望无法实现,对于爱与被爱的渴求迫使她们最终打破伦理道德的束缚,彻底击碎封建婚姻的桎梏,走上大胆反叛的道路,以实际行动来追求爱情的美满和婚姻的幸福。

首先,这种大胆和热情表现在她们追求爱情方式的直接和果断上。

这种大胆直接在《崔侍诏生死冤家》中的女主人公秀秀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为王府的养娘,身份卑下自不必言说,但她的骨子里却透着一种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识,长期的养娘生活枯燥乏味,当认识崔宁后她开始滋生了对爱情的渴求,从此她枯燥的生活中也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她开始想成为一个鲜亮的“我”而活着。

因此,当王府着火之时,她乘机果断的要求崔宁带她回家避火,当崔宁带她回家后,她进而大胆的向崔宁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比做为男子的崔宁更直接,更主动,甚至要求崔宁带自己私奔。

秀秀没有羞涩难当,甚至面对崔宁的胆小懦弱也没有犹豫放弃,而是威逼要挟。

在她大胆示爱和怂恿逼迫下,最终与崔宁逃离王府过了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好景不长,后来秀秀被王府抓回活活打死,做鬼后仍然要跟崔宁生活在一起,不愿离开。

直到她化身为鬼的事实被发现后,无奈之下只得捉住崔宁一起做了鬼夫妻。

相对于畏畏缩缩的崔宁,秀秀在爱情上显得更热情和真挚。

生前秀秀对爱情大胆追求,死后依然对深爱的崔宁依依不舍,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维护着自己的幸福。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主动提出和男子结合私奔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胆量。

可见秀秀在爱情面前是何等的大胆和热情。

秀秀在崔宁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激情,她的感情来得那么强烈,对爱情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这正是她自我意识的体现。

其次,这种对情感的热情和大胆不是个别现象,它具有普遍性,表现在各个阶层的女性身上。

在“三言二拍”中不仅市井女子大胆热情的追求爱情,就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小饱读诗书的千金小姐也一改往日的知书达理,变得大胆又叛逆。

在《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清安寺夫妇笑啼缘》中的速哥失里就是这样一位贵族小姐。

作为名门闺秀,速哥失里从小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她与拜住因墙头马上的初遇订下婚约,速哥失里对拜住一往情深,当父母嫌贫爱富,撕毁婚约时,她并未逆来顺受,而是不顾父母之命,奋力反抗,哭谏母亲,誓死不从,在发现自己无力改变被逼嫁他人的命运时,就选择在迎亲的花轿中解下缠脚纱带自缢身亡。

以这种最为激烈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

以死明志,用如此激烈的方法争取爱情,实在是爱得热烈大胆,不惧生死。

如此激烈的手段反映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不可遏止。

最后,对情感追求的热烈和大胆还表现在对传统婚姻伦理的蔑视上。

恩格斯说过:“只有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离弃他的妻子,破坏夫妻忠诚这仍是丈夫的权利……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权利也使用得越来越广泛。

”[2]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三言二拍”中不仅是未婚女性敢于大胆的寻求真爱,就连已婚女子也敢于背弃不幸的婚姻。

《张溜儿熟布迷魂阵,陆蕙娘立决到头缘》的女主人公,已嫁作他人妇,可她的丈夫却是个屡次利用自己美色设局骗人的无耻之徒,这样的人不仅无法获得蕙娘的爱情,更是让她厌恶鄙视,因此蕙娘打定主意在色诱他人之时为自己重新选择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子。

当遇到嘉兴才子沈若灿时,她对钟情于自己的沈若灿产生了爱慕之情,就果断地将自己受丈夫逼迫色诱沈若灿的真相道出,并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慕之情,提出与他连夜离走作对真夫妻的要求,她大胆示爱,果断了结和张溜儿的婚姻,不拘于婚姻的枷锁,打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

在她看来没有爱的婚姻并不具有约束性,她大胆摆脱具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重新自主选择自己心仪的男子,可见其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之大胆,也不难看出在她叛逆行为下正在觉醒的自我意识。

二、世俗的情感、情欲的渴求“三言二拍”中所塑造的大胆热情的女性形象中,渗透着浓浓的市民意识,她们身上体现的是世俗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