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海大学考研真题415综合化学
上海大学考研真题415综合化学
了解核外电子分布的三原则,熟练掌握元素核外电子的分布,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的关系;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了解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的意义及其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趋势,熟悉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2、分子结构
熟悉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掌握s—p杂化轨道类型及其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关系;
(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立体异构、命名及物性
(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立体异构现象,及其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
(2)有机化合物的IUPAC命名原则。重点掌握次序规则和立体构型的命名原则。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物理性质之间关系。分子的极性、对称性、氢键、亲水憎(疏)水性与有机化合物的偶极矩、熔点、沸点、溶解度等之间的关系。
(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
(2)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7、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四大光谱鉴定方法
(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
(2)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质谱的基本原理与质谱仪,质谱图,离子的主要类型、形成及断裂规律,各类化合物的质谱图特征。
2、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各种效应与活性中间体稳定性和酸碱强度关系
(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共振论简介)、立体效应、氢键效应、芳香性等概念和应用。
(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σ-络合物、卡宾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
(3)Brönsted酸碱(质子论)、Lewis酸碱(电子论)的强度比较。
3、有机化学反应
(4)加成反应历程;AdE2机理。碳镔离子和碳鎓离子之间的区别和产生。了解碳正离子的重排。
(5)芳香族亲电、亲核取代反应历程。σ-络合物和定位效应。亲核取代反应的麦深海默中间体机理。掌握重氮化反应及其应用。
(6)羰基的亲核加成——消除历程。酸碱催化的缩合机理。掌握碳负离子的生成(供体)和其进攻羰基的位置(受体)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机理。
(7)周环反应(环加成、电环化、σ-迁移)的反应机理和立体化学。
5、有机合成
(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
(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
(3)逆向合成分析;识别官能团,切断(几大类有机反应,几种典型结构的切断),原料的选择,合成步骤的设计,选择性反应及保护基的应用,立体化学控制。
6、有机立体化学
熟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能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主族元素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
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基本的杂环体系。
(2)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芳香族亲电、亲核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环加成、电环化、σ-迁移)。
2、化学动力学
化学动力学是寻找化学变化中化学反应速率所遵循的规律(主要是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对反应机理的探讨。
掌握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与应用,掌握Arrhennius方程及其应用,理解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掌握基本类型的复合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特点并能进行计算,理解复合反应速率方程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的原理,掌握其应用;了解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基本知识。
掌握表面自由能函数、表面张力、润湿角的概念,了解如何控制润湿现象;掌握附加压力概念及由此而产生的表面现象(如毛细管现象、弯曲液面对蒸气压的影响等);了解溶液及固体表面吸附现象,掌握Gibbs吸附等温式的计算及应用;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作用及大致分类;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点,掌握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3)重要有机人名反应(参考《有机化学习题及解答》吴桂荣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的附录)。
4、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1)有机反应势能图及过渡态和中间体的相关概念
(2)脂肪族亲核反应历程;SN1、SN2、SNi机理。及其受物结构、离去基团、亲核试剂、溶剂等对反应速度、立体化学的影响。
(3)消除反应历程;E1、E2、E1CB机理。Saytzeff消除、Hoffmann消除、Cope消除的方向问题。
了解热力学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可解决什么问题。掌握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Gibbs函数、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等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熵增加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掌握物质平衡判据的一般形式及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条件;熟练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热力学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理解相律并掌握其应用。掌握单组分系统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掌握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及体系平衡组成的计算。掌握温度、压力、惰性气体等因素对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4)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运用化学位移、峰面积的强度与质子数、偶合常数等信息,解析有机,重要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
(三)无机化学
1、原子结构
了解玻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氢光谱的解释;熟悉四个量子数的取值、意义和合理组合;了解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的含义,s电子和p电子的图象特征。
3、电化学
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与电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
掌握电解质的热力学性质与导电性质及其应用;掌握电极反应与原电池的书写,掌握电极电势及电动势的计算,掌握电池电动势测定的一些应用;理解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超电势的定义和它在电解中的应用,掌握分解电压的计算。
4、界面化学与胶体分散系统
界面化学与胶体分散系统阐述由于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的性质差异所引起的种种现象及所遵循的规律,以及胶体分散系统的基本性质。
考试科目:综合化学适用专业:化学
一、复习要求:
综合化学包含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要求考生对其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物理化学
1、化学热力学
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及变化过程中能量效应所遵循的规律,并将热力学基本原理用来研究多相平衡过程中及化学平衡所遵循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