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作文辅导
0407 1440
(一)平行式蒙太奇(并列)。
在影视里,往往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两件事或三件事,在同时异地进展着,互相有呼应,又有联系,彼此起着促进刺激
的作用。
这用方式就是平行的蒙太奇。
例如,影片《董存瑞》中,董存瑞与郅振
标分头去找县委书记王平和八路军连长,要求参军的一段故事情节,就是话分两
头,平行发展的处理方法。
(二)对照式蒙太奇(对比)。
在影视片里常看到富与穷的对比,强与弱的对比,
文明与粗暴的对比,伟大与渺小的对比,进步与落后的对比等等,这些构成方法
,就是对照或对比的蒙太奇。
杜甫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
”这是诗文中的对比手法。
如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张忠良与王丽珍
在重庆跳舞的脚与上海日本兵大马靴叠化对比镜头。
另一场戏中,一个女孩领着
一个瞎老头子在街头卖唱,与阔佬们在高楼大厦饮美酒相对比。
(三)复现式蒙太奇(反复)。
在影视片里常见到,从内容到性质完全一直的镜
头画面,反复出现。
这种画面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其用意是加强影
视片主题思想或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从而唤起观众对影视片的主题和主人公的
深刻印象和认识。
反复出现的镜头,必须是在关键人物的动作线上,这样才能够
突出主题,感染观众。
这种构成法,就是复现式蒙太奇或反复蒙太奇。
如影片《
乡村女教师》中反复出现的地球仪,它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
这种结构方
法就是复现式蒙太奇。
影片《第六纵队》中,26号门牌三次出现,都是在主要人
物出现时,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从而加深观众的联想,突出情节、事件、人物
,这也就是复现式蒙太奇。
电视剧《苏雅的故事》中苏家小院,20集中,每集都
要重复运用几次,突出主题,说明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小院里。
(四)交叉式蒙太奇。
影视片中常见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一个人被匪徒捉去,正
在进行审问拷打,而另一方人正在骑马或乘车赶去营救。
这两个内容不同的镜头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一会出现匪徒们拷打,一会出现营救的人们乘车或骑马
赶来,利用同一时间和不同空间内容的镜头,交叉地主接起来,使两种动作构成
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这种剪辑方法,就是交叉式
的蒙太奇。
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格里菲斯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影片中的“
最后一分钟营救:,被救的人即将处死,营救的人即将到来,将这两个情节交替
出现,造成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节奏。
(五)积累式蒙太奇。
利用从内容到性质上相同的一些类型的画面,而在这一类
画面里表现的主体是不一致的,按照动作和造型特征,取其不同的长度组接起来
,构成一种紧张的场面,造成预想的气氛和节奏。
这种剪辑方法就是积累式蒙太
奇。
如:战争影视片中的飞机、大炮、机关枪等等武器,反复交替地组接起来,
造成即将攻打敌人阵地的气势。
再如:电视剧《净魂》中,唱段《刺王僚》的镜
头组接。
这个唱段自身带有一些迷信色彩,反映在屏幕上就不可能用实的手法处
理,须得用虚拟的处理方法来组接。
根据唱腔的节奏,选择了一些石虎头、石虎
爪、石虎牙等石虎的镜头,交替地组接,造成了片子此时所要展现的内容和一定
的节奏。
(六)象征式蒙太奇。
按照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利用景物镜头直接说明影
视片主题和人物思想活动。
比如不同内容的景物镜头或构图相似的画面,能烘托
或引导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主题,从而起到描写人物情感和展示影视片的主题思想
的效果。
这种构成方法,就是象征式蒙太奇亦称诗意蒙太奇。
如:海浪象征伟大
宽广,山岳象征雄伟高大,冰河解冻象征春天到来和新生开始,花象征美好和幸
福,红旗象征革命等等。
如:影片《英雄儿女》中,王成握火箭筒跳入敌群中壮烈牺牲,音乐起,画面出现傲然的青松,象征着英雄人物永垂不朽。
(七)联想式蒙太奇。
用内容截然不同的一些镜头画面,连续地组接起来,造成一种意义,使人们去推测这个意义的本质。
这种剪辑方法即联想的蒙太奇。
如:用一组农民在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停耕耘的镜头,再用一组农民家中老小吃糠咽菜的镜头,交替组接起来,使人们联想到种田人吃不到粮食,联想到地主老财的残酷剥削。
(八)错觉式蒙太奇。
这种构成方法,首先是故意使观众猜想到情节的必然发展,但是,忽然来一个180度的大翻个,结果不是人们所预料的镜头,而是恰恰相反,出乎意料。
例如影片《51号兵站》中,上个镜头是一个特务被地下党人用棒打下去,下个镜头却是敌特头目马福根抬头。
再如影片《牛虻》中,上个镜头牛虻在教堂门外广场上被打倒,下个镜头倒在床上。
这两个例子,既是以动作转换场景,又是错觉式蒙太奇。
(九)叫板式蒙太奇。
这种构成方法,在正剧影视片中能承上启下,上下呼应,而且节奏明快,如同京剧中叫板,叫道谁,谁就出场。
如:影片《51号兵站》中,日本人说:“无缝钢管:,下个镜头从特写拉出钢管。
人物处理也可以这样,这就是叫板式蒙太奇。
(十)扩大与集中式蒙太奇。
从特写逐渐扩大到远景,使观众从细部看到整体,造成一种特定的气氛,这就是扩大的蒙太奇;再由远景逐渐到细部特写,这就是集中蒙太奇。
这两种蒙太奇正如前苏联电影导演C.尤特凯维奇所说:“前者使前进式的蒙太奇句子,后者是后退式的蒙太奇句子,这两者结合起来,既是环行的蒙太奇句子,又是扩大与集中的蒙太奇。
”
(十一)过于与未来式的蒙太奇。
这是影视片叙述的构成方法,叙述过去的事件和未来的想象,倒述剧中人过去的历史事件或想象未来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和事件的发展。
这种构成方法,就是过去与未来的蒙太奇。
如:影视片中的叠印回忆、幻想、梦境、想象等所出现过去与未来的景象画面。
(十二)夹评夹叙式蒙太奇。
影片一开始,主人公不讲现实生活的话,镜头画面上加旁白解释或加评语叙述;在某些场合,影视片的主要人物,又以现实生活的面貌出现,以现实生活的语言表达剧情。
旁白时而有,时而无,它紧跟着影视片的主要人物出现而出现。
旁白的内容,既有叙述,又有评语,反复地与主人公出现交织在一起,以至随着整个影视片的结束。
从头至尾在一部影视片中的运用这种手法,就是夹评夹叙式的蒙太奇。
法国影片《没有留下地址》、《一群杀人犯》,意大利影片《橄榄树下无和平》,我国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三国演义》等,都是用这类手法。
过去法国影片采用这种手法较多,现在很少采用夹评夹叙式的蒙太奇。
我国影视片采用这种方式的也大多是历史剧。
比较突出的电影是《伤逝》。
《伤逝》整个影片是以“夹评夹叙”的蒙太奇结构作为表现形式的。
它全片贯穿着旁白、内心独白,又有人物对白。
时而有旁白、内心独白与对白和人物动作、情结交织在一起,它的内容是时而结合画面叙述,时而是人物自我评语、自我悔悟等等。
当然,影视片如果从总体结构、段落结构、章法结构上讲,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不胜枚举。
总之,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方法,归纳起来不外是两个方面:(1)连续的蒙太奇
(2)对列的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