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洛阳市第55中学谈发)十分荣幸受师院的邀请在这里和未来的教师们进行交流。
这件活动的开展说明学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实用性。
在象牙塔的学子们个个满腹经纶,而真正踏入学校教学岗位上以后,很多种现实难以适应,会有很多问题不好处理,会有很多知识是用不上而难以胜任压力日益增加的教学工作。
学院的这个活动可以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真正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现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学院举办这个活动无疑是对学生更加负责任的态度。
在座各位是幸运的,这会让我们少遇许多挫折,少走许多弯路,少浪费许多宝贵的光阴。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我可能没有太大的能力为大家的就业做一些具体的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但我是带着我的坦诚之心和同学们进行心贴心的交流。
我的一些看法、观点是一位走过这么多年的一位大师兄对目前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纯粹是个人观点,不具备权威性,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我的观点,但这的确是我的真实的想法,今天我也是带一片赤忱之心而来,不会带半根草去。
请大家不要把我的语言观点发到网上,一句话在网上一传就变味。
学院一共给我安排六次课,俩次报告四次观摩课,对一位年轻教师学要学习的很多,我的两次报告分作教师和教学两部分,在讲观摩课时,我带一位河南省的教育专家过来进行说课和评课,希望能给在座各位一些启发。
今天我做报告的题目是“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希望能给我们未来的教师们一些建议。
一、教师也应该享受生活不仅是教师,人,所有的人都应该享受生活。
有证据表明我们的先辈活的比我们幸福,尽管他们没有我们这些现代化的生活,他们可能连温饱都没有完全解决,他们尽管蒙昧,但接近自然,更直接的接受造化的恩赐,古人能享受的一切,可能到了我们现代已经丢失殆尽。
古人在所拥有的不太出充足的物质准备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他们比我们更深的体会到亲情,比我们更近的触摸自己的灵魂,比我们更容易接近真理。
先哲们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达到的思想的高度,令我们简直无法企及。
不过,我们不需绝望,社会的发展的脚步是任何人阻挡不住的,人要解放自己,拯救自己,这是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每一个个体必须努力尝试的。
我们的生活,似乎是成天赶路,脚步匆匆,不敢稍作停留,生怕一旦懈怠再也赶不上别人的步伐。
我们耳边一直回响的是两个字就是“竞争”,就是“压力”,在这残酷的竞技场上,永远没有闲情逸致去享受生活。
而对教师而言,我们享受生活有着天生的有利条件:学校毕竟是相对自由而悠闲的天地。
我们面对的多是活泼可爱而又天真的孩子,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时间,那平凡不过的点点滴滴,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有无限的风光蕴含其中。
我们有享受生活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一边享受生活一边做出优异的成绩。
别的行业的人们非常眼红的、十分羡慕的就是我们这种对生活的享受。
妨碍我们教师享受生活的是我们自己。
以前对教师赞誉是蜡烛、人梯、园丁。
每一种称呼都有它的时代特征,但我认为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是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即便是燃烧,这也是我们享受着这种付出的生活,我们会享受到这种付出所得到的无与伦比的回报,尽管这种回报不是金钱。
不要把教师的职业过于神圣化,教师早就从几千年前神圣的师道尊严的神坛上走了下来,这是一个具体的职业,和社会上其他的职业没有本质的不同,太阳不会把更多的光辉照射的教师的这个职业身上,我们也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以前对教师的赞誉是悲壮的,为了社会为了学校为了教育教师的家庭付出的太多了。
有的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而有的我并不敢苟同。
很多媒体报道有些教师为了给学生上晚自习把自己的孩子锁在家里;为了给学生补课,自己的孩子发烧生病也管不了,有的甚至耽误了看医生的最好时机,而造成终生的惨痛。
很多媒体赞誉的是教师不是没有爱而是有人间大爱。
如果仅仅是上晚自习、辅导学生之类以后有机会弥补的事情造成这种结局则是大可不必!有时我思索这个问题,教师既然能给素不相识的孩子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的孩子一些温暖呢?给学生上一节辅导课,一节晚自习难道就是那么重要吗?好班级自己会管理好自己,学习习惯好的学生自己会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我们可以给学校说明自己的难处,学校会出面解决。
我们给学生解释清楚,以后再补或者找相关老师代一下,学生会理解的,我们的学生很懂事,不要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他们很会察颜观色,他们是很会关心自己的老师的。
有时会超过他们的父母!工作和家庭并不矛盾。
出现这些惨痛遭遇的教师可能是一个工作狂,只懂工作不懂生活;或者是把学生的学习分数看得太重,他得到的是班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也仅仅是一个分数。
对学生的教育本来就应该有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团体教育,在培养学生智商的同时应该培养他们的情商,这就是人性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数为本。
很多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有很多老师病倒在讲台上,很多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句古话“将士战死沙场,教师死于讲台”,这是一个多么悲壮的献身!我们应该为社会留下我们的有用之身,调整好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
现在提倡的是身体第一、工作第二,这才是富有远见的领导,对单位员工负责,对单位的未来负责。
对员工的身体不是杀鸡取卵式的疯狂的透支。
劳逸结合才是根本!一位明智的教师应想办法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流的教师不用课后加班加点的为学生补课,向每一节课的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要质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以什么立身?很多青年教师选择教育,并非是从填写志愿的那一刻起,更多的是因父母之言、考分限制以及想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使然。
及至做了教师,发现教师之苦之累.远出乎经验与认识,加上经济大潮席卷而下,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心里总巴望天上掉下一个机会,跳出教师这一行。
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的状态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黄金年华。
一个人有很多种活法,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我们知道南辕北辙的故事,它告诉我们选择方向的重要性,方向错误,你越努力。
离目标也就越远。
人,只有在选择正确的情况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
人生路上的选择,第一位的,不是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一问自己,你选择“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
人要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料作保证,衣食足而知荣辱,对大多数人来说,精神是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去追求的。
今天,教师在物质上的生活已经超越“衣食足”,大多数教师的收入在本地区已进人中上水平,发达地区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筹划购买私家车。
但,我还是必须告诉年轻的你,教师这个工作是以精神追求为主的。
我们的物质由国家保证供给,有了它,不是图安逸.而是能使我们更好地沉下心来,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
想挣大钱,对教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教师之间发短信祝福时一般不会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他们知道说也没用,多是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其实,财富的满足只是一种比较。
你和谁比较,你就产生怎样的心态,你和大亨比,你会觉得物质和金钱是如此地相形见绌,但你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相处三个月.你就会感谢上苍对你的恩赐。
你要知道,地球上每晚有30亿人饿着肚子睡觉。
你要知道,地球上每天有30亿人进出教堂寺庙,感到有生命威胁。
你要知道。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么你就比这世界上的75%的人富有。
如果你在银行还有存款,钱包里还有票子,口袋里还有零钱,那么你属于这个地球上8%的幸运的人。
教师不仅有着中上等的生活,还有着可观的精神收人,作为人,这样屹立于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在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老师进行有偿家教,这会影响教师的形象,也会影响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精力。
有些老师为了自己办班挣钱,该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放到家教的辅导班上,这是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的。
我对这种人感到不齿!另一方面,这是老师的最低级的劳动,是辛苦钱,有点低级。
我还是提倡老师走学问的路线,上好自己的课,讲出自己的特色,练好自己的绝活。
同样一节课,你可以上的比别人精彩,对学生更有启发性,学生更多的领悟数学学习的乐趣。
这个时候,你本身就是宝贝,不用再去挣苦力钱,这是你长时间积淀的结果。
我提倡老师有自己的作品,哪怕是好的教辅材料,这对你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
创自己的品牌,走自己的专业化道路,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锻炼好自己的本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毕生可用的财富!三、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青年教师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人。
人。
也只有有了责任感,才会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发觉前方有那么多需要自己担当的事。
一个人没有了家庭责任感,这个家庭就注定不会幸福;一个人对工作没有了责任感。
他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即便你再聪明,也没有用,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证明: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有一股傻劲的人。
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来讲,一个教师不管你想不想做出点成绩来,都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
每个教师要教几十乃至上百个学生,学习是学生整个生活的重头,遇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那是莫大的不幸。
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
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
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
人,只有一次青春。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有趁着大好年华,尽情享乐,才对得起这青春,殊不知,这其实是糟蹋了青春。
不管享乐主义怎样泛滥成灾,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
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
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我知道,绝大部分地区都会有各种专业上的荣誉称号.比如“教坛新秀”“教育能手”“学科带头人”“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等,这些阶梯式的荣誉的设计,为青年教师一步步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奋斗和实现教育人生的价值。
做了有益的引导工作。
尽管这逃不出名与利的追逐。
但是,合理、适度的虚荣心对人的成长有好处,在正常追逐这些荣誉的过程中,你也一定能走出一个越来越精彩的教育人生来。
我相信,学校一般不会对这些荣誉的评比条件进行保密,假如目前你不清楚.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校领导请教,我相信.领导对这样的年轻人是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