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近段时间,有好多妈妈反映自己宝宝感冒、咳嗽后一直好不利索,反复发作,今天特别发篇文章,希望对各位妈妈们有所帮助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凡符合下列三条中任何一条均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1、呼吸道感染每年10次以上者。

2、呼吸道感染持续1个月以上,病情继续加重者。

3、1年内患急性肺炎3次以上者。

小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年幼体弱,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查血时可发现体液免疫指标或细胞免疫值下降。

尤其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

具有反复发作,每次发病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涉及呼吸道病种较多的特点,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危害极大。

该类患儿常称为“复感儿”,通常“复感儿”的体质较差,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用抗感染及免疫增强剂治疗,中医多以汤药内服治疗为主。

小儿推拿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手法:(1)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200次,运内八卦100次;(2)摩腹5分钟;(3)揉天突、膻(tán)中、足三里、涌泉各200次;(4)揉肺腧(shù)、脾腧、肾腧各200次;(5)分推肩胛(jiǎ)骨100次;(6)捏脊5—7遍。

养护小贴士:1、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日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按摩1个疗程后,间隔2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共做3个疗程。

伏天治疗效果尤佳。

2、本方法主要为预防手法,若宝宝再次患病或感染,应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3、对经常患有呼吸道感染、咳嗽、食欲不振的孩子,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健脾养肺的食物,如粳米、白木耳、黑木耳、白萝卜、百合、银杏、蛤蚧、玉竹、薏苡仁等。

当孩子咳喘伴有发热时,体内水分消耗过多,应注意补充水分,可多喝开水、米汤及鲜果汁,还需要补充鸡蛋、蔬菜,保持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宝宝发烧一推就好发热原因不同推拿手法有别孩子感冒发烧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和头疼的问题。

炎热的夏季,直吹空调、电扇,或是无节制地吃冷饮,都会引起孩子感冒发烧。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魏小维介绍,小儿发热是指腋下体温超过37.3℃,常见的有外感风寒发热和外感风热发热。

魏主任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体温低于38.5℃时一般不主张用药物退烧,因为其毒副作用大;体温高于38.5℃时,再考虑用药物治疗。

魏主任说,孩子发热低于38.5℃时,家长可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给孩子降温,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宝宝感冒有较好的疗效,不但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使机体发挥其自身的抗病能力,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这是单纯药物疗法所不能达到的。

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消除,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

假如在推拿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但致热的因素未被消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外感风寒型发热原因:受风或着凉一般表现: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明显。

【手法操作】1、开天门宝宝仰卧位或坐位,妈妈用两手扶住患儿头部,以两手拇指螺纹面自眉心推起交替推至前发际,做100—150次。

2、推坎宫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两拇指外侧面自眉头向眉梢直线分推,做100—150次。

3、运太阳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固定患儿头部,以两拇指螺纹面运太阳穴,做30—50次。

4、揉耳后高骨宝宝坐位或仰卧位,妈妈用两拇指或中指揉宝宝耳后高骨,做30—50次。

5、掐揉两扇门宝宝掌心向下,妈妈用两手食指、中指固定其腕部,无名指托腕部,用两拇指甲掐两扇门5—7次。

6、掐揉合谷妈妈以左手握宝宝手,使其侧放,拇指向上,以右手食指、中指固定腕部,用拇指甲掐合谷穴3—5次,再以拇指端揉5—10次。

7、按肩井宝宝坐位,妈妈以两拇指按宝宝肩井5—10次。

外感风热型发热原因:内热,便秘,感外邪一般表现:发热重,头痛微汗出,鼻塞,流黄涕,咽部红肿疼痛,怕冷不明显。

【手法操作】1、清天河水妈妈以左手持宝宝的左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右手拇指外侧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中点起直至肘横纹,做200—300次。

2、清肺经妈妈以左手拇指、食指夹持固定患儿的左手无名指,使其指尖朝上,掌心朝外,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无名指末节横纹推至指尖,做200—300次。

3、推大椎宝宝坐位,妈妈左手固定患儿头部,用右手拇指或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大椎100—200次。

4、推脊宝宝俯卧,充分暴露脊背,妈妈以拇指螺纹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自大椎推到尾骨尖端100—200次。

5、推肝经妈妈以拇指、食指握宝宝食指与虎口处固定,使其手指朝外,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螺纹面从食指末节横纹推向指尖100—200次。

发烧非常管用的小儿推拿经验法这是一个小儿推拿群里,一个非常热心的群主告诉大家用小儿推拿给宝宝退烧的方法,群友们整理出来的精华。

我感觉非常详尽。

所以奉献出来了。

外感引起的一般前期都有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的. 然后开始发烧了.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头疼什么的这都表症. 所以一定要用四大解表手法. 不管风寒风热.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这几个穴位非常好,不管是感冒引起的还是鼻子的毛病、比如鼻炎、腺样体都要用发烧了退烧的主要穴位是推脊+揉涌泉,相当于退烧药. 清天河水、请心清肝清肺经一起做这个时候再辩证一下,如果是流的清鼻涕,加揉外劳推三关对于风寒引起的效果特别好。

比如流清鼻涕、而且一直低烧。

但如果不能完全确定是风寒。

那这个穴位就不要用,因为也是大热穴位如果孩子烧到39度以上了,加退六腑. 然后捣小天心要时间长些,防高热惊厥体温比较高的宝宝,比如一烧就38.5以上,白天连续推拿2遍,推前喝水,推完一遍再喝水,紧接着推第2遍晚上8、9点时一定要再推一遍如果发现孩子半夜体温还是很高39或以上,那就一直推脊,推个10分钟以上,绝大部分孩子半夜都退烧了第二天一般都不容易反复所有疾病都要顾护脾胃:等孩子退烧了,加些调理脾胃的穴位,比如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等。

但不要捏脊捏脊等孩子完全好了,啥事也没有了再捏发烧的孩子睡不好,所有要捣小天心啊. 推脊柱一定是从上大椎推到尾骨刮天柱骨也可以用上寒热往来,一定要用分手阴阳有些孩子高热气血不通,这边高烧,那边还手脚冰凉这个时候要用推三关,推完,马上退六腑。

然后重用分手阴阳推三关可以通气血但如果孩子有发高烧,你要谨慎着用因为上面没有写到小儿推拿的次数,我问过群主了。

她说一般以2岁左右的孩子为例吧,孩子发高烧了,除了清天河水可以5分钟甚至以上,推脊300-500次,其它都2-3分钟一个穴位吧,如果你的手法还不是很熟练,那就再加量吧。

翻翻都可以四根汤--全家人预防感冒的法宝不久前将我的博文《神奇的食疗》转发到咱社区后,一位叫“一路到天涯”的网友留言说“好多年前电视里介绍过四根汤治感冒:香菜根,白菜根,萝卜根,葱根。

看你这文章才想起来。

”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一位曾在幼儿园工作过的网友写的一篇文章,转上来供大家参考:幼儿喝“四根汤”可防感冒在每年的防病计划中,总少不了重要的一条—预防冬春季呼吸道疾病。

因为天冷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非常容易感冒。

我接管这项工作是在1984年,那时,已有几所幼儿园经常在入冬后给小朋友熬萝卜水,园内的老师说可以助消化,还能通气防感冒;夏季给小朋友熬绿豆汤解暑、熬马齿苋水预防腹泻等。

现正天冷,就说说“四根汤”吧,这是我的一个秘方,小时候我奶奶在冬天就熬白菜根、香菜根、姜片的水,说是解表发汗通便。

因此,我就号召各园每月熬几天萝卜根、白菜根水,预防感冒。

慢慢的这水里的内容也丰富起来,除白萝卜(或水萝卜)根和白菜根外,还加了香菜根、葱根以及姜片少许,还有冰糖,再加一点梨或苹果就更好了……我还起了一个好听顺口的名字“四根汤”。

您如果问起当年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们,肯定记忆犹新。

这汤可是喝了好多年,虽然味道不太美,可是小朋友们都能接受,因为老师告诉他们:“喝了这碗汤,上下通气不生病;喝了这碗汤,不用医生来打针。

”孩子们一听,“咕咚咕咚”地喝得欢着呐!事实证明,这汤在预防冬季的常见病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在我虽然不管这项工作了,但是还经常会把“秘方”告诉周围的朋友。

制作过程:用菜刷子将萝卜根、白菜根、葱根(带一点葱白)、香菜根刷净,水开后将所有原料入锅,不加盖,煮5~10分钟,放温即可喝。

每天1次,连服3天,每月一次可预防感冒。

适于1岁以上宝宝。

神奇的祛痰方法!(转帖)祛痰三招:1、揉掌小横纹,此法可以把深层次的痰赶到浅层次。

2、轻拍后背,将痰液震松。

3、揉天突,将浅层次的痰液赶出来。

后续工作:1、吃薏米粥,健脾祛湿;2、吃烤橘子,驱寒化痰。

3、牛肉代替猪肉,源头控制很神奇! 拍20下咳嗽二天就好1.左手伸直,手心朝上,右手拍左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2.換右手伸直,手心朝上,左手拍右手上手肘20下,再拍下手肘20下3.双手拍大腿后側20下4.双手拍小腿后側20下5.双手拍膝蓋20下每天早晚各作一次,據說久年咳嗽也可以好,一般咳嗽二天就好轉,很神奇!我家宝支气管的后遗症,咳嗽的时候痰很多,一天呼噜呼噜的,鼻涕也多,但咳嗽一下就没有了,用老师的方法来试一下,各位妈妈有没有好的祛痰的方法,交流一下吧!怎么区别寒感冒与热感冒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区别寒感冒与热感冒”,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不需要区别,现代的生活环境里已经不会出现真正的热感冒。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这是引起感冒的6种外部因素,在使用空调的现代环境中,因暑因燥因火而感冒已经极少见,当然在沿海极其炎热天气中不用空调那另当别论。

感冒基本都由风寒引起,或者风寒夹湿。

夏天从很热的环境突然进入冷的空调环境,温差很大引起的感冒,这个仍然是寒感冒,冬天也一样,都是由温差引起。

一般人说的热感冒,实际上应该是指的寒感冒的化热阶段。

@罗大伦说“中医把感冒分成风寒、风热等,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其实风寒和风热不是感冒的分类,而是感冒的不同阶段,感冒都是由温度变化引起人体的机能障碍导致的,每个人的每次感冒,都会经过风寒和风热的阶段”。

化热的症状如咳嗽黄痰、舌苔黄。

那么怎么治疗呢,只要是受寒引起,前3天,不管有没化热,只需要发汗(即解表)即可。

中医发汗解表的方法非常多,参考受寒处理以及艾治感冒化热症状比较严重时,如果要吃药,可以考虑成分为寒热并用的药,如果是艾灸外治,比如肾经受寒喉咙痛,即使很严重,那艾灸仍然比吃药快,参考艾治感冒如果选择吃药,可学习参考罗大伦的博客文章感冒的防治方法老罗又在啰嗦感冒的事儿了一些讨论:述:里热阶段也是因寒邪深入,还是应祛除寒气才是,为何要用寒凉药?比如罗老师所说: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三味不都是寒性吗?评:里热严重的同时必定有地方寒,比如外寒,里热和外寒都是堵塞的表现,这时你可以在里热的地方清除堵塞,也可以在外寒的地方来清除,也可以同时来,所谓一气周流,让正气正常流转起来了病都会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