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见病症治理
补肾200 红 按肩井2-3下
备注
说明; (1)头痛——风池,二扇门,一窝风,阳 池 (2)痰多——丰隆,耳后高骨 外感风寒或风热均按上列推法治之,多数 经推一次后,即热退而咳嗽减轻,连续2-3 次 加即 减可 :痊愈。 1、纳差(气虚导致)四横纹 板门 足三里 中脘(补中) 运水入土
2、自汗或盗汗 揉太阳 3、易感冒 足三里 风池 捏脊。 灸中脘是阻止生痰,所有痰多者要炙膻中 、 1、中痰脘多、肺丰俞隆 耳后高骨 2、热盛 推脊 涌泉 外劳宫
多呈急性,便泻每日数次至十余
次,稀水样,或有少许粘液,肛门
热泻
灼热发红,小便量少而色黄,中等 度发热或者不发热,烦热口渴、唇
红,舌尖通红,舌苔黄腻,脉数,
指纹深红
清脾 胃湿 热
患儿每日大便数次,便稀多沫、色
寒泻
淡或色绿,腹胀、肠鸣或腹痛,或 伴有发热,轻咳,不口渴,舌苔淡
白润,脉浮数或浮紧,指纹淡红。
固肾
多汗系指 素体表虚,微受风袭,以致营卫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常伴 补气
盗汗与自 不和,腠理开泄而汗出;病久体 汗,是阴 虚,伤及肺气,皮毛不固,阴津外
自汗
神疲乏力,气短胃寒等阳气虚损的 症状,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浅
以密 肌表
阳失调, 泄,亦可见汗出多于常人。
红。
面止
营卫不
汗
和,腠理 2、盗汗,多为阴虚所致。汗为
内伤之 故; 3、虚热 多由体虚 气弱,营 卫不和所 致; 4、实热 则多是肺 气壅塞,
病因机机
类型
症状表现
(风寒)---证见发热恶寒,无汗,
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口不
渴咽不红,痰液清稀,舌质淡,苔
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外感 发热
(风热)---证见发热重,恶风,有 汗或微出汗,头痛,鼻塞,流脓 涕,喷嚏,咽喉红肿热痛,口干而
(1)风寒加揉太阳,外劳
次 揉膻中120次 揉中脘
(2)风热加三关:六腑(2:
清肺经300 (安中)120次
1),水底捞明月
次
揉创新
揉丰隆
(3)咳痰加丰隆,耳后高骨
补肾经150 揉板门 推揉肺俞兼盐
次
擦发红。
捏脊
按肩井2-3下
说明: 大椎吮痧,灸涌泉
清脾400次
1、推后24小时内可全部退烧,一般于当晚
入睡则出汗,醒后则汗止,常伴五
理开阖失 心液。若久病耗损心血,血不养
心烦热,颧红,口咽干燥等症,舌
度而引起 心,神气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泄 盗汗 红少苔或乏津,脉细数,指纹紫红
的汗液外 则睡中盗汗;若久病阴血亏损,
。
泄过多的 虚火内炽,阳热亢盛,蒸津外泄,
疳积是
患儿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晦黄,
滋补 肾水 而降 火
补肾经200 2-3次
补脾次经400 推大肠120次 揉外劳150
次次
掐捻四横
清肝经250 纹3-5遍
备注:每日一次,连推二次后,揉中脘之
次 揉按足三里60次
消导法改为补中法
先补心300 揉中脘(消导法:先揉
再清心150 300下,再直推150次 )
补肺经200 揉脐100次 捏脊5-8遍 推 补脾经400 推大肠120次 揉外劳200
疏风 散 寒, 温中 化湿
每天泻5-6次或者8-9次,便多呈水
脾虚 久泻
状或便质稀薄,但量不太多,食欲 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苍 白,嘴唇淡红,舌质淡,光滑无
苔,脉沉细,指纹淡红
健补 脾胃
五经
基本取穴
备注
先清脾400 推大肠150次 揉外劳
再补脾100 100次(无腹痛则不用,
清肝经300 加四横纹) 推六腑
咳嗽 苍白,唇干红,舌质淡或舌尖红, 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咳嗽频作或阵作,尤以早晚为甚,
内伤 咳嗽
干咳无痰或痰稠难咯,神乏气短, 胸闷纳呆,自汗或盗汗,面色晄 白,唇舌淡红不过,无苔或白腻
苔,指纹青蓝
发热,咳嗽频作,气息喘急,胸动
无权,痰壅气道而成咳嗽。 喘咳 鼻煽,喉中痰鸣,面色苍白,嘴唇
大便次数 增多,便 多为湿热之邪损伤脾胃,脾失 下稀薄或 健运,水湿相杂,下迫大肠而 者便如水 致
样为特征
的小儿常
见疾病之
一。四季
均有发 由于风寒之邪侵入机体,客于
生,但多 肠胃,阳气受阻,气机不畅,
见于夏秋 传化失常而成
两季.四
时外感、
饮食内伤
等都可导
致脾胃运 化失常而 致泄泻, 根据病因
多因病后体虚,或诸泻误治或 失治,耗伤真气,脾失健运, 导致泄泻日久不愈
饮食喂养
不当而导
致脾胃不
和,受纳
五经
补脾经250 次,
清肝经150 次、
先补心300 再清150、 补肺250、 补肾经350
次
基本取穴
备注
揉膻中100次, 揉中脘150次(补中),
揉丹田200次、 按揉小天心200、
按三阴交200, 按涌泉200,
太阳200, 推揉肺俞,
捏脊, 按肩井。
艾灸--太阳穴、涌泉、关元、肾俞(其中 两个可)
清肝经300
子时后2-3小时发热即可退除,如有余热未
次
推大肠120次,清后溪150 退者,次日再推一次即可。
清心经250 次,推六腑150次,推三关 2、如果其他原因的高烧大热,或发热日久
次
50次,水底捞明月 推天 不退者,俱可按上列推治法治之。
清肺经350 河水 , 推揉膻中100次 3、若为5岁以上小孩,则推五经的次数可
渴,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以解表宣肺,散寒清热为
病因病机
主,兼治痰咳。
1、外感风寒或风热时邪,侵袭
体表皮毛,客于肺卫,导致表
卫调节失司,腠理闭塞,卫阳
受遏,肺气失宣,因而出现发
热及其他外感症状!
2、外感失治或误治,或热邪由
表及里,或寒邪入里化热,造
证见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口渴
成肺气壅实,热郁胃腑,化燥 伤阴而见肺胃实热之证;
次 次 按揉足三里60次 揉
清肝经300 中脘200次 揉脐100次
次
揉丹田200次 揉龟尾80 多揉中脘
清心经100 次 推揉肺俞 按肩井2-3
次次
补肺经200
厌食是
指小儿较
长时期食
欲不振,
进食不
多,甚至
病因机机
拒食的一
种病证,
以1-6岁
小儿多
见,本病
注意由于
饮食喂养
不当而导
致脾胃不
和,受纳
泄运泻化是失以
先清脾300 清大肠120次 揉外劳
再补脾100 100次
推六腑90
清肝经250 次 推三关30次
备注:每日一次,连推二次后,揉中脘之
次
揉中脘(消导法:先揉 消导法改为调中法,脾经不再用清法,只
清心经150 200次,再直推100次) 用补法补400
清肺经100 揉脐150次 捏脊5-8
次 遍,推揉肺俞发红 按肩井
补补脾肾25100,0清 肝200,清心 推大肠80次 揉外劳100 经100,先清 次 清后溪60次 全推揉 肺100(清 膻中150次 揉中脘120次 热),再补 推揉擦肺俞发红 按肩井 肺300(调 2-3次
先理清气脾机3)00, 清大肠100次
清
再补脾100 后溪80次
揉外劳
清肝350 60次
次
120次
推三关30次 可加四指纹
清心经200 水底捞明月
揉
次 按足三里60次 揉中脘200
3、咳喘突出 天突(久揉) 创新 定喘 均揉至发红为止
4、纳差 推中脘 5、热不明显 去水底捞明月及清后溪
每天上、下午各推一次,热退后可改为每 天一次,再连推3-5次即可痊愈
(1) 热甚——打马过天河, 推脊柱骨
(2)痰多——丰隆,耳后高骨 (3)喘甚——创新,定喘
发热 发热在小 儿疾病中
极为常 见,以体 温超过正 常者而称 之。 但 也有体温 正常而用 手触摸体 表有灼热 感或伴有 其他发热 证象而诊 断为发热 的。发热 有表里虚 实之分: 1、表热 乃为外邪 侵犯体表 所引起; 2、里热 多因食积
次
揉中脘150次(安中), 适当增加。
补肾经200 推擦肺俞发红。按肩井2- 注:
(1) 肺热甚(高热、喘息-鼻翼
次 3下
煽动)就清肺为主:
(开始治疗
(2) 脾胃热甚,重点放在脾
一到二次可
胃,加內劳,六腑与三关2:1,
不补肾)
(3)高热不退加內劳,打马天
河,推大椎 ,推脊柱,涌泉
补脾300次, 清肝250次, 先补心200 次再清心经 100次,补肺 经350次,补
肾400次
推大肠120 清后溪150 揉內劳150次 推揉膻 中150次 揉中脘150次 (腹不胀—— 补中法,腹 胀——调中法,食积—— 消导法) 推揉肺俞发红。 按肩井2-3下
注:阴虚重点要补肾,多用捏脊法 按上法每日推治一次,连推3-5次,
大多数患儿可以痊愈。
病因机机类型ຫໍສະໝຸດ 症状表现治理 法则
多汗 1、自汗,多为气虚所致,若小儿
病因机机
类型
症状表现
1、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
证见咳嗽频作,痰白或黄稠,发
卫外功能不固,若外感风、寒 外感 热,头痛,鼻流清涕或浊涕,面色
咳嗽: 咳 嗽是小儿 疾患中一 个常见的 症状,无 论外感、 内伤,凡 能导致肺 失清肃, 肺气壅遏 不宣者
、热(火)等邪,从口鼻或皮 毛而入,侵袭人体,內犯肺 脏,使肺失宣降,以致肺气郁 闭不宣,其气上逆而发为外感 咳嗽。 2、若由于外感咳嗽日久不愈, 耗伤正气,肺气愈伤,清肃功 能难复,从而出现肺阴不足或 肺气虚弱的证候,发展成为内 伤咳嗽》 3、如感受时邪郁积于内,化热 郁阻肺胃,滋生痰浊致肺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