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理综训练生物试题4

2019届理综训练生物试题4

2019届理综训练生物试题4
一、单选题
1.胃酸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离子跨膜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泵与通道蛋白的化学本质相同
B.图示离子出细胞的方式相同
C.质子泵转运离子所需的ATP只能由线粒体供给
D.K+顺浓度差运输到胃腔说明通道蛋白不能控制K+通过细胞膜[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运输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K+和H+的运输方向及细胞内外的浓度判断其运输方式。

质子泵与通道蛋白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A项正确;据图可知,K+通过通道蛋白顺浓度运输到胃腔,属于协助扩散方式,H+通过质子泵逆浓度进入胃腔,属于主动运输方式,
B项错误;质子泵转运离子所需的ATP可以由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供给,C项错误;K+只能少量通过通道蛋白运输到胃腔,通道蛋白能控制K+通过细胞膜,D项错误。

[答案] A
2.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用人体胃蛋白酶溶液与一定量的稀释鸡蛋清溶液混合,测得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70 min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B.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和中性三组实验C.将胃蛋白酶溶液的pH调至10进行实验,结果与B曲线一致D.形成B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应温度变为25 ℃,其他条件不变
[解析] 人体胃蛋白酶能初步水解鸡蛋清中蛋白质。

结合题图分析,当生成物的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底物已经被水解完。

图中明显A曲线比B曲线先达到平衡,说明在同等条件下,A中反应速率比B中快。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A曲线70 min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蛋清中蛋白质被水解完,A错误;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等pH梯度的一系列实验组,最好是越多越好,不
能只有三组实验,B错误;由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大约在1.8左右,如果将胃蛋白酶溶液的pH调至10进行实验,胃蛋白酶已经失去活性,不能水解蛋白质,此时生成物的量为0,结果与B曲线完全不同,C 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A曲线比B曲线先达到平衡,说明A中反应速率比B中快,导致B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应温度变为25 ℃,即反应温度不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此时反应速率减慢,D正确。

[答案] D
3.下图中的a、b、c为植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d过程都有热能的释放
B.b、d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也可进行
C.a、c、d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a强于b,c强于d
[解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是对细胞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的考查,根据题图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据图分析可知,b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d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热能释放,A正确;人体内可以进行呼吸作用,b、d属于有氧呼吸,B正确;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c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和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a 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错误;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
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a强于b,c强于d,D正确。

[答案] C
4.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

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负反馈调节
B.若③过程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将引起白化病
C.若③过程使细胞膜上葡萄糖的载体受损,葡萄糖将会自由进出细胞
D.④过程可能导致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数量增加
[解析] 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的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瘤形成。

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

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生物学)。

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
部分的活动的反馈属于正反馈调节,图中自由基可以攻击磷脂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即①②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正反馈调节,A错误;若③过程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B错误;若③过程使细胞膜上葡萄糖的载体受损,葡萄糖将无法进出细胞,C 错误;④过程可导致基因突变,进一步引起细胞癌变,结果可能导致细胞膜上某些蛋白如甲胎蛋白数量增加,D正确。

[答案] D
5.细胞周期受细胞内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调控,如p53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在细胞核内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细胞恶性增殖。

另一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成熟促进因子(MPF)能促进细胞内染色质丝的螺旋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PF能促进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
B.间期细胞中DNA聚合酶的活性显著增加
C.p53基因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原癌基因
D.肿瘤细胞中p53基因的活性比正常细胞中的低
[解析] 根据题意“p53基因能抑制细胞恶性增殖”,说明p53基因属于抑癌基因;根据“成熟促进因子(MPF)能促进细胞内染色质丝的螺旋化”,说明MPF促进细胞由分裂间期(染色质)进入分裂期(染色体),即有利于细胞完成细胞分裂。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MPF能促进细胞由分裂间期的染色质丝进入分裂期的染色体形态,A正确;由于细胞处于间期,细胞中DNA要完成DNA复制,所以此时期细胞内DNA 聚合酶的活性显著增加,B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p53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错误;由于p53基因能抑制细胞恶性增殖(即肿瘤细胞增
殖),所以肿瘤细胞中p53基因的活性比正常细胞中的低,D正确。

[答案] C
6.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 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因此该二倍体动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当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A错误;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丙与图丁均不含b,说明b表示染色单体;图乙中a∶c是1∶2,说明a表示染色体,则c 表示DNA分子,因此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B错误;图甲所示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而图丙中的柱形图所代表的时期也是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
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C正确;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末期,图丙所代表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7.某同学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健康、生长状况相似的小白鼠若干、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①将健康、生长状况相似的小白鼠均分为A、B、C三组,检査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并计算平均值。

②给A、B组中的每只小白鼠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给C组的每只小白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小时后检测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并计算平均值。

③给A、C组中的每只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B组的每只小白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上绘出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变化过程。

(小白鼠生命活动对血糖的影响忽略不计)
(3)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

(1)②根据题意分析,A、B组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为实验组;则C组为对照组,需要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根据题意,A、B两组为低血糖模型,给A、C组中的每只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则需要观察B组的低血糖恢复情况,即需要给B组的每只小白鼠注射等量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半小时后检测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并计算平均值。

(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曲线图应该如下图所示:
(3)由于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抑制氨基酸等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所以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答案] (1)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等量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半小时后检测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并计算平均值
(2)见解析
(3)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抑制非糖类物质(如某些氨基酸等)转化成葡萄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