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理综生物试题拔高训练
1.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
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下列变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
变的是()
A.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过程
B.T 细胞合成淋巴因子的过程
C.肝脏细胞癌变形成癌细胞的过程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的形成过程
4.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由n 个氨基酸、m 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共脱去了(n+m)个水分子
B.处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渗透压逐渐变大
C.若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水,则可以确定培养液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D.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会引起细胞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5. STR 是DNA 分子上以2~6 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 用作亲子鉴定,如7 号染色体有一个STR 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4 次;X 染色体有一个STR 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 次。

某女性7 号染色体和X 染色体DNA 的上述STR 位点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 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 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 和(ATAG)13 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 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 的概率是1/2
6.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 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29.(12 分))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30. (8 分)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
显微观察,绘制了示意图,其中甲、
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的有;丁细胞中染色体
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冶实验,结果如下: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 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 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是蛋白质,而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31、(12 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 溶液,
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

暗室内装有红
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中,用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
色反应出现。

配子中无完整的。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 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

见图1)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 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

从图2 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

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 与R、r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 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 或R 时籽粒为白色。

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

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

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 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
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

32. (10 分)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使小肠上皮细胞得到
更新,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小肠干细胞特异性地表达L 蛋白,并且每个细胞中的表
达量基本一致。

科研人员利用酶和DNA 连接酶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L 蛋白基因连接,转入小鼠受精卵细
胞中。

从转基因小鼠体内分离小肠干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定
期从培养液中取样,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检测结果可
反映出小肠干细胞的多少。

(2)科研人员在上述小肠干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药物T,几天
后洗去药物,转入新的培养液中培养(记为第0 天),定期取
样并测定样品的绿色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

药物T 处理使蛋
白S 的合成量下降,药物T 处理停止后0~4 天,小肠干细胞
中蛋白S 的含量仍较低。

结合实验数据推测,蛋白S 对小肠
干细胞的凋亡有作用。

(3)研究发现,蛋白S 含量较低时,小肠干细胞会分泌W 因
子,并作用于周围的小肠干细胞。

据此推测,上述实验中第4 天后荧光强度逐步恢复的原因是W 因子。

(4)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小肠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能通过多种调节作用维持小肠干细胞数
目的。

37.(12 分)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浸染环境。

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

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是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

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

(3)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的实验。

该实验的假设是,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38. (12 分)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

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
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2)气室中充入5% C0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
择抗生素的,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 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

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 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 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 等份,备用。

⑦利用甲、乙、丙、丁4 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 组装
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
到4 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
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
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并对比分析。

甲乙丙丁步骤一:加人肝脏培养液√√√√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 溶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