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规划概论)详解

(旅游规划概论)详解

国外对旅游规划的定义 国内对旅游规划的定义
旅 的游 定规 义划
旅游规划是对某一区域内未来旅游系统 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 旅游规划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是该区域 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
国际上关于旅游规划的定义
旅游规划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 进有序的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 与环境效益。”(墨菲 Murphy,1985) 旅游规划是“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 游业对人类福利和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的过 程。”(盖茨 Getz,1987) 旅游规划“是经过一系列选择,决定合适的未 来行动的过程。”(冈恩 Gunn,1992)
十五(2001~2005)为产品导向型规划
区域与景区旅游规划的编制历程
起步阶段 (1979~1989)
资源导向型旅游规划时期
多学科专家介入旅游规划编制 国外规划者介入,如四川(1998)、 山东(1999)、云南(1999)等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 《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 办法》(2000,国家旅游局) 中外专家联合编制旅游规划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 评定》(2003) 《旅游规划通则》(2003)
国际旅游规划 国内旅游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 度假区以及其它旅游地的土地利用规划 旅游设施的场址规划 建筑、景观及工程设计
根据旅游规划的时间维度分类
远期旅游规划 中期旅游规划 10年以上 6~10年
近期旅游规划
2~ 5年
短期旅游规划 年度计划,1年以内
根据旅游规划内容的性质分类
从全局和宏观上指导旅游的发展问题,综合 考虑整体利益,解决旅游的发展方向、发展 速度、发展规模、发展重点等战略性问题的 规划。
20世纪80年代中期,墨菲创造出“社区 划 旅 应中游 用 的 规 法”(Community approach),让当地社区参与旅游 规划的过程和重大决策的制定。 内 涵
旅游规划不仅要考虑开发商、投资商、旅游者的利益,还必须考 虑当地人的利益 旅游发展的决策过程应当有当地人参与
旅游规划的要求
㈠ 旅 游 规 划 的 技 术 要 求 旅游规划的资质要求
发展性旅 游规划 调整性旅 游规划
郭康.调整性旅游规划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国标”分类方案
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发 展规划
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 规划
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旅 游 框规 架划 建标 立准 程 序
《旅游规划:一种集成的和可持续的方法》
(美)爱德 华· 因斯凯普
《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
世界旅游 组织
《可持续旅游开发:地方规划师指南》
《旅游度假区的综合模式》
旅游规划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市场营销理念
国外旅游规划的主要特点
⑴ 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⑵ 注重旅游规划内容间的协调一致性 ⑶ “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规划思想的主流 ⑷ 旅游规划评审既强调成果的科学性、技术性,
又强调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㈠ ㈡ 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规划研究进展 中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
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某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开发、 宣传促销及环保等一系列重要事项的总体安排。它对该地区 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控作用。(吴必虎.区域旅
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旅游规划的特点
科学性
地域性
系统系和层次性
预见性
可操作性 政策性 公益性
旅游规划的类型
第1章 旅游规划概论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旅游规划的概念 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旅游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本章阅读书目
第1节 旅游规划的概念
一 二 三
旅游规划的概念
旅游规划的特点 旅游规划的类型
旅游规划的概念
㈠ ㈡
“规划”释意 旅游规划的定义
“规划”释意
古汉语
“规者,正圆之器也” “规划”=“规画” ——《诗· 小雅· 沔水序》郑玄
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要有创造力

走合作规划的道路
旅游规划指标具有弹性和发展性
旅游规划成果的规范性
旅游规划的资质要求
承担旅游规划设计任务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提交的规划和设计文件,必须在文件 封面注明单位资质等级和资质证书编号 国家旅游局2000年11月22日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 资质认定暂行办法》
指导旅游建设活动的规划,主要涉及旅游设 施的场址选择和规划设计。
旅游发展 战略规划 旅游建设 规划
概念性旅游规划
概念性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编制早期的一种研讨性规划手段,是一种在理想 状态上对旅游开发地旅游业发展未来的前瞻性的和创造性 的构思,内容以结构上、整体上的概要性谋划为主。(王建
军.对概念性旅游规划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1(3):53-56.)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市场导 发展阶段 (1990~2000) 向型
产品导 完善阶段 (2001~现今) 向型
中国旅游规划研究进展
1 2 3
前期探索阶段(1980~1986年) 实证研究阶段(1987~1996年) 理论研究阶段(1997~现今)
前期探索阶段(1980~1986年)
现代汉语 “较全面或长远的计划”(《辞海》) 英语 基本 涵义
plan project program blueprint layout 最常用是plan, “提前安排某种措施” 规划的对象是未来状态 规划是一个过程
规划要对实现某种目标设计出恰当的路径
对未来状态进行设计、部署和安排的过程
规划的定义
旅游规划的定义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旅游规划理论进一步充实,规划方法日趋多样化 旅游规划普及到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对 旅游规划进行修编(夏威夷旅游规划修编,1980)
理 墨菲(Murphy) ,1985 《旅游:社区方法》 论 研 盖茨(Getz), 198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旅游规划模型》 究 甘恩(Gunn),1988 《旅游规划》(第二版) 成 皮尔斯(Douglas Pearce) ,1989 《旅游开发》 果 道格拉斯·
中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 旅游规划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支撑 2 旅游规划编制人员结构不合理 3 旅游规划成为一些地方官员显示政绩的材料
4 旅游规划缺乏连续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5 旅游规划作品的前瞻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 6 旅游规划缺乏新意,相互抄袭、“克隆”
第3节 旅游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一 二 三
旅游规划的原则 旅游规划的要求
旅游规划的内容
旅游规划的原则
特色原则
系统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资源与市场相结合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利益相关原则
利益相关原则
20世纪初美国哈佛法学院的多德首先提出,美国诺贝 提理 出论 的 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曼将其在美国推广 定 义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theory)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 目标的实现或被组织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
根据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分类
开发性旅 游规划
主要针对那些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的地区 而编制的规划。 是旅游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旅游规划,主 要解决旅游发展的战略、发展的协调和发 展的保障等问题。 是在旅游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前提下进行 的旅游规划。主要对过去的旅游进行调整 和扩大,以适应新的旅游发展需要。
㈠ ㈡ ㈢ 根据旅游规划的空间维度分类 根据旅游规划的时间维度分类
根据旅游规划内容的性质分类
根据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分类


“国标”分类方案
根据旅游规划的空间维度分类
按 分行 类政 区 域 因 类斯 方凯 案普 分
国际旅游规划 国家旅游规划 省级旅游规划 地、县级旅游规划 旅游地规划 景区(点)旅游规划
主 要 内 容
资质等级及条件 资质的认定和审批 资质的管理
资质等级及条件
甲级 资格 高职比例 学历 专业 具有法人资格 1/4以上 本科以上 旅游、市场营销、区域 规划、环保、城市规划、 建筑和道路交通等 乙级 与甲级同 1/6以上 专科以上 与甲级同 丙级 与甲级同 1/10以上 无 与甲级同
1981年,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汇编《旅游资源的 开发与观赏》
1982年,中科院地理所旅游地理组编辑出版《旅 游地理文集》
1986年,东北师大与吉林省旅游局汇编《旅游资 源与规划》
实证研究阶段(1987~1996年)
面旅 取游 得资 的源 成评 果价 方
俞孔坚建立了风景评价的认知学模型(1987) 保继刚(1986)、邢道隆(1987)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旅游 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杨汉奎(1987)、张亚林(1988)和路紫(1988)应用特尔菲 法对旅游地作总体评价 楚义芳(1989)构建了观赏型旅游地评价的模型 《风景名胜研究》(丁文魁,1988) 《现代旅游地理学》(卢云亭,1988) 《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陈传康,1990) 《中国黄金海岸开发研究》(郭来喜,1994) 《旅游开发与规划》(邹统钎,1993)
理 想 状 态 结 构 上
规划编制较少地受到规划具体实施的主观条件(学术 分歧、本位原则、既定原则、习惯意识等)和客观条 件(交通、资金、技术、时间条件等)的限制。
该类旅游规划只包括其所应有的主要结构和关键性 规划内容,仅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核心项目的创意策 划以及这些项目设施的时空布局与景观环境的统一 和整合过程,只需概要说明,不需要细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