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素养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
(9分)
yun mìjié wèi jiàn zhāng
()藏静()()出肠()()设()开
()律()林枯()刺()()盘()鱼
()动寻()()断称()矫()()树
二、选择题。
(6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微不致奇花异草攻无不刻神秘莫恻
B、走头无路实事求是同甘共苦竭泽而渔
C、惊慌失措名副其实震耳欲聋再接再厉
D、留连忘返艰苦奋斗悬崖峭壁摩肩接踵
(2)、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B、高山大川C、一马平川D、百川归海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
B.着.重着.落着.急着.手成春
C.挣扎挣脱挣开
..
..挣钱
D.附和.和.尚和.谐填词和.诗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王成当上班长以后,就处心积虑的想把工作做好。
C.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散发出缕缕幽香,不因沦落荒山而自弃。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了眼界。
B、《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D、《穷人》一文反映了沙皇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C、“行啊”,小敏回答说。
“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三、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5分)
()枪()剑有()无()()()相照()青()肿()痛()热
摩()接()油()粉()牵()挂()()()之言伶()俐()
四按要求写句子。
(18分)
1.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为反问句:
(2)变为设问句:
(3)变为双重否定句:
2、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
(缩句)
3.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南昌的空气更加清新。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她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改成转述句)
5.请你为地球村写一条标语:
6.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仿写)
7.关联词语填空。
(4分)
a.()今天下雨,()运动会照常举行。
b.()今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举行。
c.()明天下雨,运动会()照常举行。
d.()明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举行。
六、积累运用。
(6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2)诚者,天之道也;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不积跬步,。
(5)路漫漫其修远兮,。
七.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习题。
(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巉岩(chán yán):高而险的山岩。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课外阅读。
(20分)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
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
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来,就会被浇成“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
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良久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
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
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
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了布回来,一脸喜气。
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
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
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分)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汤鸡” 字意为落水或浑身湿透的鸡,比喻浑身湿透或名利受到极大损失的人。
你能写两个这种类型的词语吗?(2分)
_________ _________
3、. 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分)
4、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2分)
5、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 “我”为什么舍不得
扔掉它?(2分)
7、“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泪
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读了《伞的故事》这篇文章,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孟郊的诗《》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