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与断裂(1)知识讲解
本讲座主要介绍
金属疲劳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
疲劳失效的过程和机制。 介绍估算裂纹形成寿命的方法,以及延寿技术。
介绍一些疲劳研究的新成果。
循环应力 循环应力(交变应力、疲劳应力)是指应
力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
常用导出量: 平均应力 m=( max+ min)/2 应力幅 a=( max- min)/2 应力比或循环特性参数 R= min/ max 应力幅度(应力变程 ) D = max- min
位移、温度或应力、应变等。
疲劳引起的大型灾难性事故
第一代喷气客机(英国的彗星式一型)因 失事而被勒令停飞。该型客机于投入服务后, 接连两次在巡航中解体,在立刻禁飞之后,经 过反复模拟测试而复制出机体解体是金属疲劳 所引起。
1979年5月25日,一架满载乘客的美国航 空公司DG-10型三引擎巨型喷气客机,从芝加 哥起飞不久,就失去了左边一具引擎,随即 着火燃烧,然后爆炸坠地。机上273名乘客和 机组人员无一幸免。这是世界航空史上最悲 惨的事件之一。 事后,有关当局对这架失事 飞机的残骸进行检查后发现,这架飞机上连 接一具引擎与机翼的螺栓因金属疲劳折断, 从而导致引擎燃烧爆炸。
事故分析发现,这架飞机几年前发生过小 失事,飞机尾舷材料疲劳而损坏过,检修工作 进行得很马虎,在没有彻底排除病根的情况下 就算检修完毕,并交付使用。
这次飞行,由于高度上升过程的速度快, 机舱内外的气压发生急剧变化,机舱内空气压 缩机受到的压力比机舱外大得多。于是,这一 装置在一个临界时刻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使液 压系统受损,导致强大的气流吹进垂直尾翼内 ,使升降航和方向航失去控制,尾翼上部和方 向舵在一瞬间被撕裂而坠落。
1985年8月12日晚上7时许.日本航空公司 的一架波音747宽体客机,撞在群马县附近的 山上,机上509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仅4人获 救外。其余52O人全部罹难,这是世界民航史 上单机发生的最大空难事件。
对飞机残骸的分析和同“黑匣子”记录仪 进行对照后,飞机起飞12分钟后,发生了“异 常的冲击”,同时,压力隔板损坏,飞机密封 性能的破坏使机舱内急剧减低压力,导致飞机 垂直尾翼损坏并在空中分解。
轴
叶轮
疲劳断裂破坏
转子轴
疲劳开裂
疲劳断裂破坏
疲劳的一般特征
• 发生在应力水平远小于材料的静强度极限下。 • 疲劳破坏在宏观上无明显塑性变形,近似脆断。 • 对材料的缺陷十分敏感; • 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即裂纹形成、扩展、断裂。 • 疲劳破坏常具有局部性质,因此改变局部设计可以明
显延长结构寿命(细节设计)。 • 疲劳断口在宏观和微观上均具有特征,可以借助断口
主要控制参量: a ;重要影响参量:R
循环应力
稳定循环应力
不稳定循环应力
稳定循环应力
非规律性:如汽车的钢板弹簧
规律性:机床的主轴
σ
非规律性
σ
不稳定循环应力
t
规律性
t
稳定循环应力 循环应力变化范围不变,即波形不变。波
形通常是正弦波,此外还有三角波以及其它波 形。
循环应力-时间图 ——应力历程
稳定循环应力
台“飞安会 ”公布事故调查 报告,华航飞机 由于金属疲劳, 造成空中解体, 华航维修不当是 重要原因。
疲劳、腐蚀和磨损是引起飞机等机械设备 和装置的事故的3种主要模式。
据国外资料统计,飞机等由结构引发的故 障,80%以上是由疲劳失效引起的。疲劳是否 发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因素: ■ 一方面是自身的内部因素,即结构的疲劳设 计、材料和加工质量等; ■ 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即实际使用载荷等。
=104 低周疲劳 高周疲劳
-N 疲劳曲线
分析判断是否属于疲劳破坏。
疲劳的分类 (1)按应力状态:弯曲疲劳、扭转疲劳、复 合疲劳等; (2)按环境:腐蚀疲劳、热疲劳、高温疲劳、 接触疲劳等; (3)按循环周期:高周疲劳、低周疲劳; (4)按破坏原因:机械疲劳、腐蚀疲劳、热 疲劳。 (5)按初始状态:无裂纹零件和裂纹零件的 疲劳
疲劳研究、设计及分析的具体目的: ▲ 精确地估算机械结构的零构件的疲劳寿命 ,简称定寿,保证在服役期内零构件不会发生 疲劳失效; ▲ 采用经济而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延长 疲劳寿命,简称延寿,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结构中某些支撑件受到这种循环应力。 ——小拉大压的作用
脉动循环应力 σm=σa,R=0
齿轮的齿根和某些压力容器受到这种脉 动循环应力的作用。
波动循环应力 σm>σa,0<R<1
飞机机翼下翼面、钢梁的下翼缘以及预紧 螺栓等,均承受这种循环应力的作用。
静(循环)应力 σa=0,R=1
静应力是一种特殊的循环应力。
稳定循环应力分为下列几种典型情况:
对称循环应力 σm=0,R=-1。
大多数轴类零件,通常受到对称循环应力的 作用。
不对称循环应力 σm≠0,R ≠ -1。
不对称拉伸平均应力循环应力 0<σm<σa,-1<R<0。
比较常见的不对称循环应力。 ——大拉小压循环。
不对称压缩平均应力循环应力 -σa<σm<0,-1<R<0
疲劳与断裂(1)
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断裂、磨损和腐蚀。
缓慢的过程 突变行为
断裂 静态断裂 动态断裂 疲劳断裂 冲击断裂
结构或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即使所受 的应力低于屈服强度(变形处于弹性范围内) ,经过若干次循环后,也会发生断裂, 这种 现象称为疲劳。
交变载荷 是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载荷可以是力、
1998年德国一列高速列车在行驶中突然出 轨。事故是因为一节车厢的车轮内部疲劳断裂 而引起,导致了近50年来德国最惨重铁路事故 的发生。
2002年华航CI611号航班的波音747﹣200型 客机,在从台湾飞港途中,突然从地面的雷达 荧光屏上消失。据报道,地面航空管制部门并 没有收到无线电通话或是二级雷达显示的求救 信号。
循环应力-时间图 ——应力历程
应力比R反映了载荷的循环特性。如
S R= -1
S R=0
S R=1
0
t
0
max=- min
对称循环
t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0
脉冲循环
0
t
max= min
静载
设计:用 max, min ,直观; 试验:用 m, a ,便于加载; 分析:用 a,R,突出主要控制参量, 便于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