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饰赏析介绍
《少数民族服饰鉴赏》
结课论文
藏族服饰赏析介绍
专业:产品设计
班级:产品L151 姓名: 傅增森
学号: 15L1251019 成绩:
藏族服饰赏析介绍
产品设计产品L151 傅增森 15L1251019
1藏族介绍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藏族也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
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3]。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2藏族服饰外貌与介绍
藏族服饰藏族服饰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1.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用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
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
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2.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装饰品、帮典颜色相组合,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3.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
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4.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
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3藏族服饰起源
3.1历史起源
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服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
3.2服饰类型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
3.3服饰差异
3.3.1男女服饰差异
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
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上。
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
而成人仪礼和结婚前后妇女的服饰有较大差别却是藏族服饰制度的一大特色。
3.3.2阶级差异
在等级差异方面,贵族藏袍与民间藏抱的结构并没有根本区别。
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地和花纹上。
贵族服饰质地精细,花纹讲究。
(贵族与平民)
3.3.3区域差异
除阶层性、节常性和时令性差异外,近现代藏族服饰还存在着极大的区域性差异,而又特别表现在妇女服饰上。
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藏族女子的服饰较男子复杂得多,也许各民族人们都把对美的喜好,甚至家庭的富有与骄傲皆体现在妇女的服饰上。
使妇女的服饰成为民族服饰特色与差异的主要表征之一。
4服饰的改良与发展
拉萨藏装的样式,无论男女装,以前一直另有腰带备着,系时要在腰后打出漂亮的褶子,可这却要费一番功夫,一般不熟练到一定程度,怎么也打不好。
90年代初倒
台”,上台展示的竟全是被重新设计了的藏裙,设计很有现代节奏感,比如男士藏袍,设计者把长袍裁成了两半,
拿来穿了衣服,再套上下面一半,整体效果还是一个长袍的模样。
这样的设计,是省去了许多麻烦,可不知怎的,还是没能传播开来。
猜其原因,恐怕还是穿的人怎么也觉得没原来的味道,有些小气,失去了当家做父亲的人所具备的某种品质,比如说一种老成持重感。
而女装也是费心整了容的,原来朴素顺溜的领口,突然多了像时装一样的翻领、竖领、毛领……藏族的服饰审美观中,最注重崇尚的,可能还是一个“雅”字,女装没能流行开来的原因,我想可能是犯了这个忌讳。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T形台”之风,在拉萨人心中记忆犹新,无论成功与否,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而且它所带来的新东西,继续出现在儿童藏装上,非常的活泼可爱,非常有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