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简介
剂型:0.3%、0.5%、0.6%、0.7%乳油
作用机理与特点:印楝素是从印楝树中提取的植物性杀虫剂,具有拒食、驱避、内吸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

主要作用于昆虫是内分泌系统,降低蜕皮激素的释放量;也可以直接破坏表皮结构或阻止几丁质的生成,或干扰呼吸代谢,影响生殖系统发育等。

鳞翅目昆虫对印楝素最敏感,表现为拒食、蜕皮时间延长、蜕皮不完全、畸形或蜕皮时死亡。

防治贮粮害虫也很有效。

防治对象:印楝素在国内登记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1、防治甘蓝小菜蛾,小菜蛾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发生期间施药,注意喷雾均匀,视虫害发生情况,每7天左右施药一次,可连续使用5次。

每亩用0.3%乳油300-500毫升或0.7%乳油60-80毫升,或0.5%乳油125-150毫升/亩喷雾,安全间隔期5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

或1%苦参·印楝素乳油60-80毫升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5次。

2、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时,每亩用0.3%乳油90-140克或0.7%乳油60-80毫升,每季最长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3天。

注意事项: 1、不可与呈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2、对蜜
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

蜜源作物花期禁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对附近蜂群的影响。

3、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鸟类保护区禁用等警示用语。

4、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各手套,避免吸入药液。

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

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5、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

中毒急救:中毒症状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

急救措施:1、不慎吸入,立即将吸入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及安静处,病情严重者请医生对症治疗。

2、皮肤污染或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3、误服中毒,立即携标签送医院,对症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