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9届高三语文周考试卷5

09届高三语文周考试卷5

09届高三语文周考试卷(五)(独家资料注意保存概不外传)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衬衫.栅.栏芟.除潸.然泪下煽.风点火B.甄.别装帧.箴.言再三斟.酌渐臻.佳境C.对弈.肄.业翌.日通都大邑.雄关险隘.D.整饬.喝斥.赤.手叱.咤风云炙.手可热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由于千年的风雨剥蚀,沧州铁狮子锈损严重。

美国的两位文物保护专家专程赶来,为抢救这座栉风沐雨....的铁狮子出谋划策。

B.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范围、幅度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办,各地方各部门不得自.行其是...。

C.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D.调查发现,我校最近有少数学生在午休期间去打游戏机,个别学生还参与了赌博,请老师们及时教育,加强管理,防患未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

C、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再次大幅上涨。

截至上周末,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每桶70美元以上。

D、导致目前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二是因为美元的过量发行导致了美元的泛滥和全球流动性过剩。

4.在下边的方框内填词,以图解申农所说的信息传递经过。

(4分)美国贝尔电信公司的申农博士认为,通讯就是在两个系统之间传播信息,即从信源发出信息,信息通过编码变换成信号,信号在信道中传输,通过信道传输的信号再通过译码变换成信息,信宿(接收者)就可以从中获取信息。

这种从通讯系统中提出的信息概念,被称为狭义的信息概念。

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

墙外却是____ _______ ,______ ,秋去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18分)韩安国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

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①吴兵于东界。

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

田甲亡走。

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甲因肉袒谢。

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

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

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

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

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

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

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

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②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非初不劲,末力衰也。

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注释:①扞:通“捍”,抵御②冲风:由下往上刮的强风。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后安国坐法抵.罪抵:抵偿B.田甲曰:“然即溺.之。

”溺:用小便浇灭C.安国及大行王恢将.将:将领D.群臣议者多附.安国附:赞同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C.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所为D.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安国早年受过韩非学说的影响。

他曾经受命和张羽一起成功地阻挡了吴楚军队,并显示出持重的性格特点,还由此成名。

B.狱吏田甲在韩安国因果入狱后侮辱他。

韩安国被重新起用后,田甲吓得离职潜逃。

是韩安国叫他回来就任原职,以后能友好地对待他。

C.韩安国曾经以五百金向亲贵田蚡行贿,再加上天子对他的印象也比较好,他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为御史大夫的高职。

D.与匈奴“打”还是“和”?韩安国认为虽然当时匈奴的国土不是很广,国家的力量也不是很强,但是“打”毕竟有许多的弊端,选择“和”比较好。

9.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甲因肉袒谢。

(3分)译文:(2)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3分)译文:(3)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3分)三、古代诗词阅读(8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呜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

②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此诗题为“幽居初夏”,诗中前三联是怎样着重写一个“幽”字的?(4分)(2)景物美,本应怡然自乐,诗人却在尾联“叹息”不已,诗人缘何“叹息”?(4分)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1.名句默写(五题任选四题,每空1分,共8分)(1)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琵琶行》(3)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4)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图南。

(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守望长城可臻在人生匆匆而又珍贵的细节中,我又一次在这里久久驻足,长城大地之上的苍穹,苍穹之下的桑田,像一部经典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扣人心弦的惊叹。

站在长城之巅,突然涌上了一种难以承受之重的感触。

胸中有着一种茫茫的春秋起伏,肩上总负有一种神圣的日月星辰,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现在与未来在这里接壤,一个眼神便是一页不朽的篇章。

于是,我不知道自己是沐浴在秦时明月之中,还是踏上了汉时雄关,拽着唐风宋雨的浪漫情怀,便将自己濡湿得淋漓尽致。

在整部人类史中,长城之外还有长城吗?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提起中国北京,人们第一个念到的名字便是这神奇巍峨的万里长城!这蜿蜒于千山之巅、莽莽苍苍的中国的长城,这壮丽辉煌的荣光是祖先赐予我们的永远的精神摇篮。

五千年的白云苍狗,五千年的日出日落,当我们的始皇大帝开始修筑长城时,整个西方尚处于耶稣诞生前的蒙昧时代。

而在华夏,在闪光的《诗经》华章之外,在老子已将宇宙和历史融会贯通的‚道‛中,在秦帝国横扫六合的金戈铁马声里,长城已经耸起了古老中国的精神脊梁。

如今长城横笛竖箫般的静美在古老中国的青春怀里,鼓实的肩膀勾画出世界上最壮美的图腾。

这是中国的骄傲,这是奔涌的力和美的精彩组合。

无论是过去的帝王,还是今天的百姓,登临长城都是为了寻找一个新的视点,使自己内心的飞扬与智慧的灵光奔腾于巅峰状态。

透过一砖一石,我看到了从甲骨文演变成方形汉字的中国;穿过蜿蜒流动的城墙,我看到了从丝绸之路驼铃声中走来的中国。

此时此刻,我将双臂伸展到不可能再长的长度,渴望拥抱长城,更渴望拥抱今日之中国。

登临长城,感受自我和民族的万象更新;登临长城,可以使太阳从灵魂中升起。

面对这无边无际的生命高原,我真的很难想像在自己长长的一生中能否开启这万里长城般的胸襟。

这份由长城赐给我的属于历史的感觉,是希望和再生的感觉,是属于我个人内心的起伏和超拔。

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突然有一种温柔的隐痛..。

一个秦时的女子将自己的胭脂泪点点滴滴地洒在了长城的青砖上,从此凝结在了人类历史的枝头上,今日的明月就是你爱的前身,温婉动人如一支挽歌震颤在长城内外。

遥望曾经是凄风苦雨的山海关,曾经是令人回肠荡气的山海关,在后来者的眼中却是一个曾经浪漫了千年的山海关。

到了今天,我情愿把它理解成一对相濡以沫的灵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次真爱就是一场生死。

只是如今谁懂呢?谁愿意相信呢?我唯美的眼光正与一对情侣相遇时,发现他们正向空中随手抛出了两只空空的饮料瓶。

我渴求完美的心灵不禁为之一颤。

是的,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当我们看到人性中的美好与鄙陋继续向前再向前时,你是幸福还是忧伤?会不会有人为之枕着长城的台阶而彻夜无眠?枕着长城的台阶,我确信历史的存在。

它让我明白了个体生命是从怎样的一条抵抗着风雪并荡漾着绚丽浪花的河流里延伸而来。

枕着长城的台阶,它让我充分体验到了在人文空气日益稀薄的生命高原上,我们的心中还有一点什么没有熄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是我们不变的精神指标。

忘不了,这里曾经承载过太多的苦难。

烽火狼烟、朝代更迭、外寇入侵、民族生死,都在那斑驳的墙体和被风雨侵蚀的台阶记录着。

中国人曾有的伤疤,应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抚摸,并夜夜牢记。

多少年风雨你默默承受,多少年苦难你独自经受,多少年辛酸你都尝过,我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所以你的未来我愿意肩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4分)(1)鼓实的肩膀勾画出世界上最壮美的图腾..。

(2)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突然有一种温柔的隐痛..。

13.文章以“守望长城”为题,写作者自己在长城之巅的“感触”。

从全文看,写了哪几方面的感触?请概括回答。

(6分)14.“登临长城,可以使太阳从灵魂中升起”,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联系上下文作答。

(4分)15.文中写到“秦时一女子泪洒长城”和“一对情侣随手丢弃饮料瓶”。

其作用是什么?(4分)六、选考内容(共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上海再现文化码头的启迪与思考孙逊近日,新华社播发的报道《上海再现文化码头》指出:‚70年前,上海有中国文化‘半壁江山’之誉,是与‘文化码头’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

举凡文化,写的、画的、说的、唱的……不管出自哪里,名气如何,规模多大,都想到上海靠一靠,走一走,露一露。

‛为什么?‚因为上海是个文化码头‛。

其实何止文化,上海从开埠之日起,就是个‚通商码头‛。

相关主题